婚姻也需要“充电”

时间:2022-05-29 12:24:16

婚姻也需要“充电”

每一对夫妇可以将一周当中的某几个小时为共有的“天堂时间”,并在这个时段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务,进行深刻的交心。深入的沟通,是解除“橡皮外衣”的有力武器。

您听说过“橡皮婚姻”吗,就像职场上对赞誉和批评都无动于衷的“橡皮人”一样,有些结婚不过两三年的“80后”夫妻,突然发现彼此间已经无话可说,甚至争吵都销声匿迹。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仿佛已经提前来临,变成了“三年之痒”甚至“两年之痒”。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1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已婚人群中,75.7%的受访者表示周围存在“橡皮婚姻”。在已婚人群中,19.8%的人承认自己的婚姻正处于“橡皮”状态,而婚后3~7年,是“橡皮婚姻”最容易出现的时期。

在一些社会学研究者看来,“婚姻物化”是“橡皮婚姻”产生的重要原因。很多年轻人结婚,首先考虑“条件”是否匹配,恋爱时往往忽略了情感需求。婚后在情感交流、性格磨合中出现矛盾时,夫妻双方也倾向于通过物质来解决问题。但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其实很短暂。

事实上,“橡皮婚姻”这种现象,是人在婚姻生活中能量耗竭的一种反映。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甚至激烈的争吵,都是释放情感这种能量的过程。而处于“橡皮婚姻”之中的夫妻双方,很可能已经耗尽了情感的能量,抑或将这种能量隐藏在“橡皮外衣”之下,却不知如何去释放。这可能是夫妻双方在婚前沟通不足,因而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也有可能是热恋阶段或新婚燕尔之时能量消耗过大,以至于无力维系此后漫长的婚姻生活。

幸运的是,不同于夫妻双方在激烈争吵之后离婚,并彼此怨恨的悲剧性结局,“橡皮婚姻”的拥有者仍然保持,并且努力维系着他们作为夫妻的名分,这就使他们拥有了重新开始的平台。身处“橡皮婚姻”之中的夫妻双方,完全有机会坐下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实质,也就是一个人从出生直至结婚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

在国外,为名分尚存、夫妻之间关系却颇为冷漠的婚姻“充电”,使之重现活力的方式并不罕见。印度等国的一些旅行社为感情逐渐冷却,乃至婚姻濒临瓦解的夫妇设计了多种“拯救婚姻旅游”的路线,使他们有可能在为期一周的旅行中专心沟通,重新了解彼此。而在实施“契约婚姻制”的爱尔兰,未到契约约定时间不得离婚的禁令,以及鼓励长期“婚姻契约”的机制,实际上就发挥着劝导每一对夫妻主动让感情“保鲜”,不断沟通以了解彼此的功用。

我们常说,家是人的温馨港湾和加油站。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通常需要应对大量的事物,而人的精力有限。因此,当夫妻双方都非常忙碌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应对外部世界的能量,于是只得选择“橡皮化”的生活。当今中国实施“契约婚姻”一类的制度或许并不适合。但在这个崇尚契约和规则的时代,夫妻之间完全可以为他们的感情制定一些“保鲜”的规则。举例而言,每一对夫妇可以将一周当中的某几个小时设为共有的“天堂时间”,并在这个时段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务,进行深刻的交心。深入的沟通,是解除“橡皮外衣”的有力武器。

上一篇:别说世上没有好男人 下一篇:辨痰选药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