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创作的技巧

时间:2022-05-29 10:17:58

浅谈绘画创作的技巧

【摘要】表达出画者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创作是复杂的思维与情感活动的产物,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艺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创作是美术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关键字】美术 创作 色彩 构图 艺术 修养

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美术作品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一件优秀的作品要求作者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情节,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出画者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并能引发观赏者的许多联想和深深思索,以至对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久久不能忘怀。

一般初学者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总是先学素描、速写,然后是色彩,到有了一定的基础,甚至是直到打算报考美术院校的时候,才匆忙学一下创作以应付考试。许多人并未真正在创作学习上下过功夫。因此,我们只要多下点功夫,就有可能获得较明显的提高。而且,创作的训练和学习,可以反过来促进造型能力、构图能力、速写能力等。另一方面,创作相对难学、难教。创作是复杂的思维与情感活动的产物,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艺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而需要较全面地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创作是美术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可以说,我们平时对绘画的所有基础练习,都是为了能掌握一套得心应手的创作技巧和训练我们的创作能力。基础学习与创作的关系就像体育中的训练与比赛的关系。

绘画创作的大致步骤可分为:审题——以确定画什么;构思——以确定怎样画;构图——以确定具体画面的定位;表现——以确定表现形式和具体形象的刻画。至于技法则贯穿着其中每一步,当然还包括时间的安排,效果的处理,肌理的表现等方面。1、审题。绘画跟作诗一样,首先要立意。在这一阶段,我们一定要仔仔细细地阅读题目,反反复复地吃透题目、扣题作画、切题构思,这是最重要的。切不可曲解题意或者不假思索地动手就画。如果题目理解错误了,那就“南辕北辙”了。例如题目是《春天》,而你却是画桔黄色调的秋天,尽管你秋色画得很迷人,但离题太远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生活并不等于艺术。平时对生活要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发现美发现创作的题材。那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才能发展、组织成创作的画面呢?一是要有真实可信的题材。真实可信才有说服力,真情实感才能感染人。二是要有善良正义、积极、健康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三要有美的表现形式。2、构思。构思必须围绕题目而展开,不要停留在题目表面,而应努力挖掘题目的内涵,大胆地“借题发挥”但发挥不离题。具体来说,构思的时候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①从哪一角度表现主题?(正面或侧面或反面衬托)②用什么形式表现主题?(是具象写实,还是抽象变形?是装饰还是意象?)③画面的场景、时间、人物形象、色调要如何处理才能生动地表现主题?总之,巧妙的构思才能感动人。“巧”就是最恰到好处地突出表现绘画的主题。是一种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智慧表现。例如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作者巧妙构思:画内,几只活泼的小蝌蚪随着幽谷中奔流的山泉一路欢快地顺流而下;画外,蛙声悠扬,泉水丁东,共奏出优美的旋律。让人不禁联想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意。3、构图。构图是构思的具体化。就是把要表现的形象和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组织,以构成理想的画面。中国古代论形象地称之为“经营位置”。构图时边想边画草图,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构图一般应饱满紧凑而不堵塞,变化而均衡,概括而不过分简单。要巧妙地利用各种形象内容的位置、大小、疏密的关系,创造出对比强烈、主体突出、主次、层次分明的画面效果。构图是达到理想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的第一步。4、表现。就是画面制作。画面的整体效果好才能一目了然。具体制作画面时,要注意掌握好形象基本的比例、动态和造型特征。注意构图的完整以及大的黑白灰节奏变化,色彩则要注意天空、地面、墙壁等大色块的对比协调。充分运用各种手法和技能,努力生动地表现出创作构思的主题。

总之,我们要不间断地学习所有绘画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品味。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及素质。我们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上一篇:课堂善提问,质量有保证 下一篇:分析理解英语长、难句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