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

时间:2022-05-29 12:19:56

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

摘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指的是这两对矛盾关系间达到一个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最佳状态。从历史上各社会形态的变化来看,每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都是为了使两对矛盾间达到新的平衡。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对矛盾总体上已达到平衡,但仍然有在结构上和局部的不平衡的实际,所以,我们要不断通过渐进改革,使两对矛盾实现动态的平衡,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平衡点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16-02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的概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点,指的是这两对矛盾关系间达到一个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最佳状态,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能最大程度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提供服务。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须要达到平衡。与此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的,生产关系却不能自动地随生产力的发展而调整,提供一个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可以解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能促进经济基础发展,上层建筑的变革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革。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其平衡点指的是这两对矛盾关系的同一性,即矛盾间相互依存和促进并共同发展。然而这个平衡只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其斗争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社会就不能发展了,认识就会停滞、僵化。所以,我们要通过改革使这两对矛盾体从不平衡达到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平衡会被打破,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时我们又需要通过调整来解决矛盾,达到新的平衡点,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以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证

中国在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可以一直找到平衡点,经济总量占到世界比重的25%,而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年均GDP增长仅仅0.4%,这并不代表生产关系还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革命的爆发也就成为了必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封建社会的后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平衡是一个递增的过程,从平衡到较为不平衡到不平衡,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不断加剧,生产关系开始逐渐朝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量变到达质变,当超过了一个度的时候,之间的链条极度扭曲,当上层建筑无法再维持这种生产关系的运转时,整个链条随之断裂,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上层建筑也就随之诞生。封建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合发展生产力时,它就变成了一种束缚生产发展的桎梏,所以必须炸毁,重新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拥有过其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可随之不断达到平衡,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 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平衡点又发生了向左的偏移。从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每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很难从泥潭中抽身,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周期之长都令人欷不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负增长。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本国和全球性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矛盾无法化解,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采取了很多政策来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显然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已经到达或接近了一个极限,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了。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资产阶级不可能要求生产力为了配合自己的统治而向后倒退,为了达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平衡点,资产阶级只能是放弃这种统治,按照这种要求,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出要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但是,想要资产阶级自动的退出统治舞台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无产阶级必须武装革命,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中国在建国以前虽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由于民族资本家和殖民资本家的出现,还是有了一定规模的机器工业,所以中国有一定的工人基础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俄国也与中国的情况相似,符合马克思晚年所提出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所说的五种社会形态的变化规律是普遍规律,也就是一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能达到平衡时,革命应该爆发了。而据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应该遵循着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先进的国家制度的建立一般都是在前一社会没有充分发展的前提下率先建立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总体适应中也存在局部矛盾,正如所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是不对抗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3] 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就是要通过对不平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革和调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4] 当前,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不断出现总体平衡过程中一些结构性的不平衡。这说明了一步到位的改革是不现实的,必须不断通过改革和调整来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过程。即使到了共产主义阶段,这个平衡也只是相对总体上的平衡;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不平衡仍会不断出现,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通过改革或调整,促使其达到最大化的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一举跃为第二大经济体,使3亿人脱贫,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总体小康,被世界称之为“中国奇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对矛盾间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局部不平衡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其原因就在于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某些政治、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那么它们可能会转化为导致整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谈道:“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5]1995年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十二大关系,这是在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为了解决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相平衡的新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时至今日,这十二大关系中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再如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不平衡是无法解决的,与之相反,这正是符合中国国情而采取渐进式改革、发展、顾全大局的必然选择,发挥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施政策的稳定性、高效性、长久性。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中国面临新发展形势下需要解决的发展中出现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这个理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建设“全面小康”扫清障碍。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6] 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就是在无时无刻追求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最大限度的平衡,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阶段,要长期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认识,解决在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不相平衡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强调邓小平所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尤其是在西方西化、分化势力影响,以及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下,如果只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平衡,盲目照搬国外经济模式发展,就很可能对中国的改革造成错误引导,造成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那么上层建筑也会随之改变。我们已经有了剧变的前车之鉴,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6.

[3]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7-218.

[4]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13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0.[责任编辑 吴高君]

上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史略 下一篇:安徽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