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4-18 05:14:05

再论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摘 要:生产方式是一个由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纯粹宏观概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都与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即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只是因为生产力的技术构成方面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是外生的,才导致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公式。但是,由于生产力的社会构成本身是以生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且是内生于马克思的经济系统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这时就不能再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个公式了。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类型;生产变迁;生产力技术构成;生产力社会构成;劳动的技术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

中图分类号:F014.1;F09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47-08

一、引言

相比之下,应该说我们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改革开放前,受斯大林观点的影响,传统观点一直把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且过于强调生产关系,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确定为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对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创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从全国各高校所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与理解看出),可谓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有学者以1997年吴易风教授的《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我们认为这种划分除反映两次研究的小高潮外并无任何意义,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及其结论再也不可能回归到以前大一统观点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我们所希望的局面。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见解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对此进行探讨。

二、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回顾与总结

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对生产纵向与横向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版)86。马克思说得很清楚,首先是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非物质的服务性生产。很遗憾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超脱物质生产的束缚。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研究重视不够等与此有关,就本文来说,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也与此有关。

1.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回顾

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变迁的考察需要一个坐标。由于人类生产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与生产要素的质量等)与社会条件(主要是劳动过程的组合与组织形式等)下进行的,因此,可将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作为坐标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

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原始生产)有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技术上分别与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相对应,在部落、氏族乃至村社的社会形式下手工生产产品。随着铜、铁工具的使用、普及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这时期生产的社会形式逐渐变成了村社(印度)、庄园(欧洲)或家庭,家庭实际也是村社与庄园的基础。同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业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繁荣起来,与此相对应出现了独立的或者依附于农业家庭的手工业,也出现了一些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大型手工工场,在古罗马甚至还出现了股份制,但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主体。

人类社会生产上的重大变化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以后。地理大发现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市蓬勃发展,此时先进的合伙制、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业已经孕育了时代变迁的种子。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市场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商业革命,合伙制、股份制、公司制等社会组织形式在商业、金融业等领域迅速普及,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金融业经营形式让位于现代企业形式。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商品)生产效率、水平提高的支撑,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分料到户制”即“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包买商和中间商主导的“分料到户制”生产,一方面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了困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失去独立性为代价。

与此同时,利用合伙制、股份制等制度条件,一些行业,比如矿产、冶金等一开始就走上了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不久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转变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认为是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团队生产效益的需要)。在16—18世纪大约200多年时间中,工场手工业盛极一时。不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活动在集中的工场和分散的家庭之间还有很强的替代性,如果市场变得狭小,就可能退回家庭,甚至回归自然经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终止了这种具有摇摆性的生产状况。由于机器本身所具有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由于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更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最终摆脱家庭而由工厂或企业承担,交换成为常态,商品经济最终确立。同时,机器大工业和稳定的工厂制度直接造就了第一代资本家和工人。

但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止步,无论是生产的社会条件还是技术条件至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导经济发展的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经济”作为机器化大生产“技术经济”的替代物已经毋庸置疑。从生产的社会条件来看,就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与预测的那样,很多生产与服务都已经在家庭中来完成,比如学者的研究工作、软件工程师的开发编程工作、一些教师的远程教育工作等。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即使我们能以足够多的理由去否认它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要方式,也不能否认其作为混合生产方式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2.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总结

我们可以用图1来简单而凝练地总结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变迁过程:横向表示生产的社会条件,主要指要素在何种组织形式下进行生产,这种组织可能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统一体的部落或国家,可能是纯粹生产与生活合二为一的家庭乃至村社与庄园,也可能是以纯粹盈利为导向进行生产的企业,我们按历史演进的顺序将其从左到右排列在图的横向。纵向表示生产的技术条件,主要指生产者以什么作为生产的主要工具、手段或基础。从生产史的角度看,人们主要先是利用双手、体力与经验,后来是利用机器、技术,再后来是利用知识、脑力与科技,我们将三者从上到下排列。这样,不同的社会条件与不同的技术条件相互结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我们用箭头按先后产生与继承替代的顺序将各类型连起来,如图1所示,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人类社会“生产类型”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且,我们还三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在图中箭头围成了不可能闭合的图形,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二是从一种类型起箭头可能不是一个方向,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三是从私有性质的机器大工业过渡到国有、集体大工业,本身包含着社会性质的变革,特别是在我国具有很大意义。

上一篇: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历史背景与主要特征 下一篇:企业异质性与贸易中介理论研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