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监管中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平衡

时间:2022-05-28 09:52:53

论金融监管中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平衡

摘要: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的、以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为基础、强调单个金融机构个体稳健的金融监管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挑战。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表明,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是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和工具。扩大监管范围,建立统一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机构,并有效降低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

关键词:金融监管:微观审慎:宏观审慎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9-0029-03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监管总是与金融危机相联系的,无论何时发生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立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易宪容,2003)。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也不例外,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又一次受到了挑战。危机前,大多数国家采纳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思路,而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表明,以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为基础、强调单个金融机构个体稳健的传统金融监管,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无法完全胜任其职能,宏观审慎的概念被再次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和方案。

一、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

金融监管中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区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国际清算银行总裁Andrew Crockett(2000)就曾明确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Micro-prudential)与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两个维度。微观审慎的目标是减少单个金融机构破产的风险,宏观审慎的目标是减少整体经济因金融危机而产生的成本。在宽泛的意义上,两者的目标分别是“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因此,如果将金融系统看作一个大的投资组合的话,宏观审慎关注的是整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微观审慎关注的是单个证券的收益与风险。

Claudio Borio(2006)从目标、关注点和风险性质等方面对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作了具体区分。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限制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风险,以免对整个经济实体的真实产出产生巨大损失。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单个机构的风险控制。而不考虑他们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此,宏观审慎的目标更多是在宏观经济中,而微观审慎则在保护消费者(存款人和投资人)方面得到合理体现。

从风险性质的角度看。宏观审慎认为风险依赖于机构的集体行为――在技术层面它是“内生的”。这是因为,总体而言,机构能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交易的数量(即借和贷),由此影响经济力量本身。反过来,这又对机构的良好运行具有强大的反馈影响。与此相对的,由于关注焦点在于单个个别机构,微观审慎的视角会忽略这种反馈,即将风险看作“外生的”。孤立来看,单个机构一般会对市场价格或经济整体产生很小的冲击。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体系整体,微观审慎则关注单个机构,因此,从监管手段上看,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而后者是“自下而上”。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

(一)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

根据传统的银行审慎监管理念,资本要求是银行监管的根基,人们采用资本要求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被监管机构的偿付能力。保护债权人利益(Dewatripont&Tirole,1994)。这种微观审慎监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资本协议中,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事实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其完全实施之前已显现出严重缺陷,而此次危机则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其充分暴露。

1.新资本协议在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要求方面存在不足。虽然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流动性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风险之一,在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中要求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但对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如何计量流动性风险、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重要问题,新资本协议的规定相对简单。而且,在金融创新和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银行流动性风险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表外运行趋势,依靠日常的监管手段很难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则迅速演变为系统性风险而难于逆转。

2.新资本协议对于创新金融工具的资本约束不强。随着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银行除了存贷款等传统业务外,在证券化产品、表外融资工具、股权投资、衍生产品交易、投资银行业务等新兴业务领域的投资组合迅速增长。而新资本协议虽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的资本要求和方案,但对这些新工具缺乏明确、具体的处理办法,对其中类似CDO(担保债务凭证)这样的金融工具的风险认识不足,对一些新出现的风险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本覆盖。危机爆发之后,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现行的新资本协议没有捕捉到一些较为关键的风险,因此,委员会在2009年1月了《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修订案》(征求意见稿),对非证券化信用产品提出了“新增风险资本要求”的概念;对证券化产品,要求按照银行账户计提资本。委员会还在考虑要求银行计量压力下的VaR、停止对于股权特定风险4%资本充足率的优惠等(黄志凌。2009)。

3.新资本协议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缺陷。根据新资本协议,其第三支柱即市场约束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充分的信息披露。但从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化看,无论是CDO还是CDS,其市场规模、机构持有状况以及风险评估,都不为投资者所知,当危机爆发后,信息的不透明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并放大了系统性风险。

(二)宏观审慎监管缺位

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并不足以实现宏观的稳定,经济学理论上所说的“合成谬误”就是其具体体现,而从此次危机看,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是监管领域暴露的最大问题,

1.影子银行系统的扩张与监管缺位并行。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首次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The Paralel Bankin)Svs,tern),它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巴曙松,2009)。长期以来,影子银行系统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而通过高杠杆投资方式将利润急剧放大,从而鼓励了整个金融系统的过度信用扩张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并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

2.多头监管诱发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在现有监管体制下,不同类型的金

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面临不同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规则,经常会导致监管当局的监管工作陷入“监管重叠”(Regulatory duplication)和“监管真空”(Regulatory gap)的困境中,从而为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Regulatory arbitrage)提供了空间,诱导金融机构选择监管宽松的监管者,形成了竞择监管者行为(Regulator-shopping)。

3.顺周期性的监管政策加剧了系统性风险积累。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顺周期性是指经济中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导致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长期以来,监管机构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对政策产生的顺周期性认识不足,加剧了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三、有效平衡金融监管中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的建议

针对此次危机暴露出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中的种种弊端和缺陷,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金融监管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反思这些改革建议和方案,并结合中国客观实际,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以达到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平衡。

(一)进一步完善微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和工具

微观审慎监管是审慎监管体系的基础,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取而代之,而应基于现有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加以补充和完善。从我国金融业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进程看,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纪律约束等问题依然是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攻坚难题。因此,银监会提出的“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以及坚持通过一切监管行动和措施来强化审慎风险监管和促进被监管对象的进步、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因的积极变化来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防线等原则,其意义在危机背景下更加凸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加强风险集中度和大额风险暴露的监管:加强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细化了对资产证券化、表外风险暴露和交易业务的披露要求;将薪酬机制纳入监管范围,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

(二)扩大监管范围,涵盖所有的金融机构、产品和市场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新近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提出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强调了应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包括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和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被监管机构的扩大,将信用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等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被监管产品的扩大,将衍生产品尤其是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纳入监管范围。三是被监管市场的扩大,包括将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影子银行体系”和“结算和交割体系”等纳入监管范围。不仅如此,G20伦敦峰会报告《强化稳健监管和提高透明度》还提出,还应要求不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也应具备注册资格或接受适当监督,还要特别考虑到非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同质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在中国金融创新开始起步、跨行业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各监管机构之间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不留监管真空,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统一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机构。加强监管部门问的协调和配合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应在于防范跨行业、跨市场、跨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在中国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框架下,必须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及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力求发挥合力,使监管更加及时有效。未来可以考虑借鉴欧盟的做法,在现有监管机构之外,构建相对独立的系统性风险理事会,专门负责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识别和监管。

(四)有效降低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

近来,我国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性的逆周期监管措施,包括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构成的质量,从源头上控制信贷的杠杆率和集中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计提拨备力度、坚守风险管理底线、严密防范票据风险、加强对贷款风险集中度的管理等。这些逆周期措施对我国银行业实现经济波动时期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一些更深层次的宏观审慎性监管工具也应当被挖掘,这包括用更简单的指标来衡量杠杆比率的累积以及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对风险暴露的敏感度,根据经济周期而不断调整的资本要求,囊括所有信息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标准的设定,利用更长期的历史数据来衡量风险和准备金要求,更加关注抵押贷款的贷款价值比率,等等。

上一篇: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下一篇:对我国宽松货币信贷政策退出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