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瓷文化现象研究

时间:2022-05-28 08:02:19

洛阳牡丹瓷文化现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洛阳牡丹瓷之所以从问世起就广受人们的欢迎,市场销售一路走红,不是因为它是一种全新的瓷种,也不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一种好看的花卉牡丹,而是它的文化。文化使它有了鲜活的生命,文化使它 有了丰富的内涵,文化使它有了可以长久的价值。人们喜爱洛阳牡丹瓷,不仅是它能够给人带来美感,更是因为它能带来文化的享受。洛阳牡丹瓷的成功,不仅是它的发明者个人的成功,也不仅是一种新产品的成功,而是洛阳乃至全国一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创新的成功,是河洛文化无限魅力的一种体现。因此,研究洛阳牡丹瓷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对于洛阳牡丹瓷,而且对洛阳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 洛阳牡丹瓷成功的文化背景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洛阳牡丹瓷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从“天时”来看,洛阳牡丹瓷即生逢其时,又准确地把握了时间节点。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是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并做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全社会关注和重视文化的氛围空前浓厚,“文化热”正在兴起,洛阳牡丹瓷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发展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潮流。二是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先后出现过“住房热”、“汽车热”,正向“旅游热”、“文化热”发展。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们更加重视精神需要,与精神需求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洛阳牡丹瓷正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推出的。如果把时空倒回十年、二十年, 即使洛阳牡丹瓷达到或超过目前的工艺水平,也不一定会有现在的热销局面。三是发现并选准了文化艺术品的市场空白。一方面是人们日益追求精神生活,开始注重文化消费,文化艺术品市场销售持续走热,另一方面却是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品种单一,缺乏创新,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的艺术品,特别是能够吸引人眼球,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产品却非常缺乏。洛阳牡丹瓷的问世,正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缓解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

从“地利”来看,洛阳既是九朝古都,又是牡丹花城。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在牡丹栽培、牡丹观赏、牡丹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发展方面都具有其它地域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洛阳作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孕育的河洛文化源源流长,这也是其它地区所无法相比的。河洛文化中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理学文化等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能带给人们很多教益。洛阳牡丹瓷融合了河洛文化和牡丹文化,正迎合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生活,期望富贵平安的生活理念,完全符合人们的心理诉求,所以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从“人和”来看,每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花会已上升为国家节会,由国家文化部和省政府联合举办,规格和规模空前。河南省和洛阳市正在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洛阳牡丹瓷的开发和宣传推广,把它作为政府外事活动接待专用礼品,亲自解决牡丹瓷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洛阳牡丹瓷的创始人从开始就非常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国内外各著名瓷器生产基地的专家、洛阳的文化名家,书画名家等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了各种大师级人物和专业技术人员,为牡丹瓷的成功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智力基础,这是牡丹瓷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二、 洛阳牡丹瓷的文化渊源

洛阳牡丹瓷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生逢其时,而且在于它扎根在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沃土,能够不断地吸收文化的营养;在于它自开始起就将产品与文化完美结合,赋予产品以文化的灵魂;在于它在大胆创新的同时,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思想受到启迪。

洛阳牡丹瓷的文化渊源深厚。首先是牡丹文化,洛阳的牡丹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洛阳牡丹文化的地位及优势是历史形成的,不仅国内就是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与之相比。牡丹是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花中之王,人们对牡丹的认识、 利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前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1600年前开始栽培观赏。洛阳牡丹自隋炀帝在洛阳称帝时由民间进入皇家园林,武则天和盛唐时期洛阳牡丹空前发展,牡丹由禁苑及皇亲国戚之宅,达官显贵之第,遍及寺庙道观、寻常百姓之家乃至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年还有盛大的牡丹花会。白居易的“花开花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都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洛阳牡丹的盛况。到了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洛阳牡丹已成为全国之冠。当时,作为陪都的洛阳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城市规模超过了京都汴京城,洛阳城内城外,处处皆园林,园园皆牡丹。在洛阳居住做官的欧阳修在他的《洛阳牡丹记》一书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北宋之后,虽经历史沉浮,时代变迁,但“洛阳牡丹甲天下”这种地位从未有改变。可以说,洛阳牡丹文化的独特优势是祖辈留下的,是历史形成的,是任何地方想通过广告和宣传所无法达到的。二是洛阳牡丹现有的规模和科技开发水平无人可比。洛阳现有比较大的牡丹集中观赏园20多个,除此之外,洛阳城内重要道路、广场、街头花坛广置牡丹;洛阳城外,高山坡地、农场也有很多牡丹种植,每年花开季节有数万亩的牡丹可供游人观赏。不仅规模大,而且洛阳牡丹研究和科研开发也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洛阳牡丹品种已达上千个,园林牡丹的观花期已延长至四十多天。洛阳牡丹摧花技术,使人们四季都能观赏到牡丹的芳姿,每年洛阳向全国和世界市场输送盆栽反季牡丹数十万盆。以牡丹为原料开发的科技产品品种繁多,有牡丹饼、牡丹茶、牡丹酒、牡丹枕、牡丹精油等等。三是洛阳人对牡丹和牡丹文化的钟爱无人可比。洛阳牡丹不仅品种多,色泽艳丽,而且花朵硕大,雍容华贵,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洛阳人对牡丹特别器重,养牡丹,赏牡丹已成为洛阳的民俗民风。洛阳人对牡丹不呼其名,直日“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在洛阳人心目中,“国色天香”、“百花之王”、“富贵花”是牡丹的代称,洛阳人不仅喜爱牡丹的芳姿艳质,而且还非常欣赏牡丹的劲骨刚心。洛阳人赋予牡丹文化精神、一种愿望和追求、一种吉祥如意、富贵平安、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象征。洛阳人不仅喜爱牡丹花,而且喜欢牡丹画、牡丹石、牡丹扇等与牡丹有关的一切文化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洛阳以王绣、文柳川、索铁生、高少华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群形成了洛阳牡丹画派。以孟津平乐、老城丽京门为代表的群众牡丹书画创作基地,会聚并联系了数万人画牡丹,牡丹画已成为洛阳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正是有牡丹文化深厚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洛阳牡丹瓷兴旺发达已在情理之中。

上一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下一篇: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