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同情”导写

时间:2022-05-28 07:27:36

话题作文“同情”导写

请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这是一个范围宽泛的题目,你可以叙述一个人悲惨的故事,表达你对他的同情――关键是要写出你的恻隐之心,还有你同情他的眼泪和帮助他的行动。也可采用编述故事的写法,借某一事件表达你对“同情”的理解。当然,还可写成议论文,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同情要看对象,不能做救蛇的农夫;比如说,谴责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来谋取利益的行为,并揭示这种做法的恶果;比如说,倡导别滥用你的同情,以免伤人自尊,等等。

总之,完成这道题立意有高下,要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并不容易。如果你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尽情抒写对战争中苦难儿童的同情,抒写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的同情,抒写对曾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而现在生活依然贫困的老区人民的同情,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表达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的话,我想一定能打动更多读者的心。

行走在爱中

江苏省太仓中学潘珉瑜

[例文展示]

把同情藏在心里

江苏省太仓中学邵益

说到“同情”,很容易联想到可怜,然而可怜并非同情。“同情”应该有更宽广的内涵,它并非只是强者对弱者的关怀,也并不是单纯的对遭遇危难者的怜悯;它是对万物的博爱,是虽无力普度众生却也要尽力为生命添一份色彩的信念。

特雷莎修女,她用生命在一片缺少爱的贫瘠的土地上,重重地写下了“同情”两个大字。她以她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苦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关怀和爱。这是对同情最好的诠释。

她不曾像摩西那样叫红海分开,让两边立起敌对的堡垒,让以色列人从干地上走过去;她不曾用食物喂饱五千人,叫许多人跟在她后头拥护她;她也不曾搞过叫天地变色的社会革命,不是个翻天覆地的伟人。她所做的,是当垂死的病人或饱受苦难的人被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并让他们感到温暖。

多少次她默默祈祷:

一颗纯洁的心,很容易看到她心中的基督

在饥饿的人中

在赤身的人中

在寂寞的人中

在没有人要的人中

在没有人爱的人中

在麻风病病人当中

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

“这种同情源自她的博爱,她对人的同情,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成功地弥合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如是说。

虽然我们很难做得像她一样好,因为我们做不到奉献一切去帮助苦难的人,我们见不到战火中的“基督”,我们更无法要求自己为了省钱帮助穷人而只穿鞋不穿袜子……然而,如果我们有颗同情心,依然可以给予这个世界以关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举手,一投足,带着对弱者的尊重,对不幸者的同情。

最后,我想以叔本华的话作结:所有纯粹的爱归根结底都是同情。美德的真正精髓是产生了善行的爱,若没有这种爱,善行就只能是僵死的功德。

[点评]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被特雷莎修女的事迹所感动,情动于衷地表达了对她的钦佩与赞赏。的确,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那颗博大的爱心,为“同情”作出了最好、最深刻的注解。令人高兴的是,潘珉瑜同学已经接受爱的阳光的照耀,获得了心灵的教养――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相信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温暖。文章同时也启发我们:要写出好作文,必须开阔眼界、多读好书。

提升建议:如能补入一个反例(比如富人为富不仁的典型事例),借以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内容上就更充实了。

蔚蓝的长空不时飘过一朵朵白云。有一个小孩在看云:云美?云奇?云像山,像鸟,像鹿,像城堡,像魔鬼!他专注地看着云,因为除此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费神的了。

“阿呆,阿呆……”

“哦,是叫我吗?”

“唉,你真呆啊,老是望着窗外发呆。”

“你们有没有同情心啊?人家弱智,你们还欺负他!”阿呆听了这话很难受。他幼时因高烧影响了智力发育,反应有些迟钝,一些同学因此而嘲笑他,作弄他。更让他伤心的却是另一部分同学对他的同情与怜悯。“人家弱智,你们还欺负他!”这话萦绕在阿呆的耳边,挥之不去。

“你们有没有同情心啊?”望着满天的繁星,阿呆的泪流了下来,被人同情的滋味是如此的锥心刺骨。“我该怎么办呢?天上的星星啊,你帮帮我吧,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不要别人的同情,靠自己的努力,让同学刮目相看!”星星对阿呆眨了眨眼睛。

“我不需要同情!”阿呆默默地对自己说。

清晨,天空一碧如洗,阵阵清风徐徐吹来,阳光温暖地照耀,花在微笑,鸟在歌唱。阿呆早早地到了学校,他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洒上水,就开始朗读了。看着明亮的教室,听着阿呆的朗读,同学们一个个悄悄地坐到座位上,开始了学习。

傍晚,阿呆最后一个离开,擦净黑板,倒掉垃圾,把教室的角角落落都整容上一遍,才放心地回家。

冬日的一个下午,忽然下起雪来,六角形的雪花轻盈而美丽,如仙子一般。不一会儿,树木穿上了白色的纱裙。放学时,它们早已换上白色的棉袍。同学们背起书包,嘁嘁喳喳地往外走。“哎约!”一个女孩摔倒了。阿呆急急忙忙回到教室,拿来扫帚,想扫出一条路来。这时,没有同学嘲笑他,而是也回到教室拿来扫帚,跟阿呆一起清扫着地上的积雪。

雪停了,一轮夕阳在他们身后燃烧着,把校园映照得分外美丽。

从此,再也没有人嘲笑阿呆,同学们都把对他的同情深藏在心底。

[点评]这是一篇不错的小小说。文章叙述了一个名叫阿呆的弱智少年,因为不愿被人怜悯而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同学尊敬的故事,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作者意在告诉人们,直接地表示同情,有时也是一种伤害。作品还告诉我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做人的尊严。综观全篇,立意和构思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尤其是文中的环境描写,很成功,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提升建议:如果把“同情也会造成伤害”这层意思表现得更明白、更有力度些,把阿呆的形象塑造得再形神兼备些,那就更可取了。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反复思考而又没有取得共识的焦点问题。人性问题,也苦恼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例如,面对他人的失败或不幸,大多数人会产生同情或恻隐之心,显示出人性善良高尚的一面;但是,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为之高兴的固然不乏其人,心态复杂的也许更多,甚至还有比心态复杂更卑劣的恶言恶行,从而深刻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人际间的许多矛盾纷争由此而生。

请以“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提示]

引出话题的“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的时候,为之高兴的固然不乏其人,心态复杂的也许更多,甚至还有比心态复杂更卑劣的恶言恶行”,列举了“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可能有的不同态度;“从而深刻地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问题的实质;而“人际间的许多矛盾纷争由此而生”,则道明了不良的结果。

具体作文时,可用好对比手法(包括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以凸显文章的力度。

上一篇:以“细节”为话题作文导写 下一篇:像流水那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