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培训的喜与忧

时间:2022-05-28 05:42:26

论教师培训的喜与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及业务水平。但是,目前的教师培训存在着许多真与虚、深与浅、功与利。

关键词:教师培训;内涵;形式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5-0106-01

一、教师培训现状

1、过于重视功利

现在许多教育培训太重视功利,领导要的是政绩和影响,教师要的是工资和晋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组织一些教师理论和业务培训学习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现在的许多领导对教育培训,只看中它是否迎合上级的口味和意图,是否在形式上“轰轰烈烈”、“别出新载”,以便在向上级汇报时大谈所谓的“创造性工作”和辉煌业绩,根本不管这项学习培训到学校中怎么去具体操作、怎么去检查落实、怎么去考核评价,是不是真正起到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实效。说白了某些领导组织培训学习的目的更多是放在邀功取宠,捞名捞财。而教师学习的目的应当是及时提高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学习方向,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实效,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学习的功利色彩也很重,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升职称、涨工资、评先进,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必须继续教育的任务。因此,对待培训学习就成了抄袭应付或镀金炫耀,全员培训白吃咋谁也跑不了,外派学习公款报销乐逍遥,管它什么学习管它什么考试,到时候合格证一发什么都完成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是教师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没有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过于重视形式

许多教育培训只重视形式,走过场敷衍应付。以笔者每年都必须参加的所谓继续教育为例,层层主管部门首先大肆鼓动,强调厉害。然后给每位教师发一本书,就开始了继续教育学习,一段时间后,发下试卷进行考核。其实,不管是集体组织还是业余自学,学点东西总有益处;不管严格闭卷还是开卷,考试总结一下定有促进。但老师们从早7点起床到晚上10点后方可休息,每天光上课就有四五节,还要必备的备课、作业批改、和学生交流等等,都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心顾得上什么理论学习。事实往往是书发到手就要么束之高阁,要么一本一本当废纸卖。考试时,要么你答选择题我答填空分工明确,你抄大题我抄简答、协调有序。要么答案随着试卷一起来,考试结果人人90分以上。考时应付自如,考后啥也不懂。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反正上级的总结讲话时都是“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教师培训期望

组织领导者敷衍了事,学习培训者虚假应付,长此以往真不敢想象我们教育发展还有什么创新和动力,我们的孩子是否也要学学大抄小抄的功夫。就说以前的“教师三沟通学历培训”吧,没有看到有一个教师真正看看书做做笔记,反而注意到小抄早早买好,考前粘好叠小,弄成大包小包,听说考场监考老师给看着巡考请你尽管抄。这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还有不少,书是发了,学习也参加,证书或学历是拿下来了,可水平有什么提高?怪不得欧美不愿意承认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历。就好像是我们新课改,大会讲小会看,但是教学模式还是没有改变;说变,最大的地方也只不过是用多媒体机灌代替了了教师人灌,大家还是围着分数团团转。我想现在农村学生厌学现象的回升,与教师一次又一次的应付和抄袭中形成的浮躁学浮躁教浮躁管有很大关系。我们也要明确老师们是被逼者穷于应付,直接原因还在于主管领导其实知道你一定应付是有意让你去应付,可这样的培训学习应付多了,教师会不自然地就应付孩子。

面对未来,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应该切实走到广大一线教师中,了解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到底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岗位培训,使培训起到功半事倍,实实在在的效果。

上一篇:大学英语写作中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 下一篇:增强大学生公寓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