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5-28 04:43:18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摘要:高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放在第一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至关重要。目前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课

有关部门调查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8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短了10年,这说明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薄弱,这恰好与高校体育教育有直接关系,即高校体育未能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意识和行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没有成功对接,学校体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高校体育应拓宽其在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意识、社会交往和娱乐休闲等方面的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分析

1.主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学校、社会向他们灌输的、要求的就是学习好,而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从来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阶段虽然有所好转,也仅局限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了拿学分,为了评优秀不得已而参加体育活动。到了大三、大四,刚刚培养出的体育兴趣,由于没有了体育课,体育活动随之懈怠。这样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客观方面。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阶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对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方法进行调研却发现,教学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能进行锻炼,离开老师就无法科学地实施自己的体育活动,而且体育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得甚少,不能满足学生对健身知识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需要,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以及增强体质的意识,这样对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就无从谈起。

二、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高校体育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效益,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归结于增强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质,缺乏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现代学校体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现有高校体育状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把有限的高校体育资源全部用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较好的培养方式,把人置于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引导其向着生活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2.忽视了与体育人文、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知识教育未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教材比重太小,并且理论课时数有限,甚至没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忽视了与体育人文、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等的传授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所学各种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故而难以在课后进行自我锻炼。

3.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高校体育课过分强调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技术技能的教授,过多地从考试、考查的角度考虑,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多数技术技能的教授,缺乏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感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过之后,技术技能也就随之消失,缺乏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得不少学生毕业后,体育生活也走向终结。

三、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1.树立新的大学体育教学思想。传统的学校体育,是以掌握“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过分强调技术规格和运动能力方面的要求,使学校体育变成一些竞技运动训练的缩影。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大学体育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要有质的转变。大学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要通过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为大学生将来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同时,大学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活动进行得如何,不仅影响在校期间学业的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大学体育应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教学,为大学生今后能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打基础,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使大学生能真正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建立对体育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想。大学体育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征服的喜悦,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发展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开设多种体育选项课。学校应根据场地和师资条件开设多种体育选项课程供学生选择,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愿意从事的项目,学习和掌握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并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丰富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模式、实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为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大学体育考试评价体系,从多种素质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制定综合性的体育成绩评价模式,使单一的“育体”、“达标”评价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转化,尽可能通过考核评价的多种作用,来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反馈调节――使其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杠杆,使成绩考评真正转移到“启智、求知、用心、育人、健身”这一主要目的上来。

3.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而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锻炼习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两操一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高校的场地、器材,保证学生锻炼。可将学生早操和课外活动情况列入体育考核评价体系。

4.实施个性化培养。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一系列方法、手段,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由于学生的天赋、性格、体育爱好和运动特长各不相同,为让他们有充分施展优势项目的平台,学校可通过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课,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5.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终身体育是相对于人的一生全程化的体育活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不同身体状况,应采用的锻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也不同。需要运用体育保健、康复、健身等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加以指导。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应采用体育理论课讲授,学生通过教材、图书资料及网上查询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对于一些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集中解答或网上答疑等方法解决。在学期或学年末还可采用理论试题的形式,检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此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以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赵克锋,等.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2):31-32.

[2] 郝策.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87.

[3] 焦建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0-81.

[4] 李冰,等.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5,22(5):91-93.

[5] 朱萍.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2):42-43.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Life-Long Physical Training of Consciousness

GE Bao-xiang

Abstract: college spor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sports ability,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habit in the first place, to do this,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Consciousness training has some problem, the sports workers should be applied to atten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ciousness; physical education

上一篇:少数民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单证处理能力的... 下一篇: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谋求地方高师院校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