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飞来的作文

时间:2022-05-28 03:12:57

蜜蜂飞来的作文

正在上班会课,曹茗森报告:“朱宇航在玩蜜蜂。”真是气人,老师在讲课,他却在下面玩蜜蜂,我气不打一处来。我压住火,问学生:“在哪里弄的蜜蜂?”“在学校门口的商店里买的。”“五毛钱一个。”学生纷纷向我汇报。好奇心驱使着我:“养蜜蜂干什么?”“养着玩呗。”“那蜜蜂吃什么?怎么养?”“蜜蜂被装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里面放了一点白糖。”

我把朱宇航的盒子拿了过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蜜蜂喜欢生活在哪里吗?”有的说蜜蜂生活在大自然中,有的说它们喜欢呆在花丛中,有的说喜欢在树林中……“那它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得怎么样呀?”我接着追问。“它们很快乐。”“很自由。”我接着说:“对呀,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蜜蜂多开心呀!它们都在干什么呀?”一个学生说:“它们在花丛中采蜜,给人酿蜜。”“多勤劳的小蜜蜂!”我表扬道。“如果有人把它们的窝捣掉了,它们就会蜇人。”这时,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冷不丁地说道。“它们的窝叫什么?”“蜂巢。”学生异口同声。“它们为什么会蜇人?”我继续追问。有个孩子说:“它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对!你知道吗?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蜇人的,蜜蜂蜇过人以后就会死掉!”“啊?”学生很诧异,继续追问,“为什么蜜蜂蜇人后自己会死去呢?”对呀,一直只知道蜜蜂蜇人后就会死,至于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我赶紧拿出手机百度一下。原来蜜蜂腹部末端的毒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针后面连接着毒腺和内脏器官,腹刺针尖端有几个呈倒齿状的小倒钩,当蜜蜂的毒针蜇入人体的皮肤后,排出毒液再拔出刺针要慌忙飞走时,由于小倒钩牢固地钩住了皮肤,所以,毒针连同一部分内脏也一起被拉了出来,这样蜜蜂当然就会死去。“你现在感觉蜜蜂怎么样?”我问。“我感觉蜜蜂很勇敢。”“它是一个小勇士。”“对呀,蜜蜂真的值得我们学习。”“蜜蜂在劳动之余,还干什么?”一个学生笑着说:“蜜蜂还喜欢在花丛中捉迷藏。”另一个补充:“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多开心的小蜜蜂呀!”我总结说。

我话锋一转:“可是有一天,小蜜蜂遇到了什么?怎么到这样一个小盒子里了?它又生活得怎么样?假如你就是这只被装在盒子里的小蜜蜂,来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学生陷入了沉思。马传杰说:“有一天,来了一群人,他们捣烂了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给捉了去,装在盒子里卖。”“在盒子里,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学生议论纷纷:“我很难受。”“我憋得快死了。”“里面很黑,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很不快乐。”“就是,这时候的蜜蜂多难受呀,为了让蜜蜂快乐起来,我们要怎么做?”我问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把它放回大自然。”我又用眼光征询了朱宇航,他也点头同意。

“蜜蜂又飞回了大自然,他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他很快乐,又自由自在了。”“他又可以和小伙伴一起采蜜了。”“他要采蜜去送给他的小主人。”“这是一只知恩图报的小蜜蜂。”我及时表扬他。“小蜜蜂又重新回到大自然,它多开心呀,这要感谢我们班的同学,今天你们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为了纪念这只可爱的小蜜蜂,我们给它写篇文章吧?”“好!”“要是先画出思维导图,你的文章会更加有条理,内容更丰富。”学生们纷纷拿出纸笔行动起来。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置身于活动中,才能产生表达的欲望。现在,孩子们下笔是那么迫不及待,他们有的变成了那只可怜的小蜜蜂,写小蜜蜂怎么被捉的,有的写小蜜蜂在盒子中的生活,有的写小主人放蜜蜂,还有的写成保护动物倡议书等等。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很有童真童趣。

本次习作过程给我的感受颇深:1. 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本来这是一节语文阅读课,却因为一只小蜜蜂的出现,让我们有了一个难忘的作文课。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细节组成的。只有善于发现、捕捉生活细节中的情趣,才能为习作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的素材。2. 对于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去处理,巧妙地把“事故”变成“故事”。3. 习作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才会动人。4. 因为有了这次与众不同的体验,学生画的思维导图也丰富多彩。有的分成:小蜜蜂原来美好的生活、被捉的经过、在盒子黑暗的日子和回归大自然。有的分成:学校门口卖蜜蜂和同学买小蜜蜂(社会现实)、蜜蜂给人类做出的贡献、呼吁保护蜜蜂三部分。还有模仿《放小鸟》一文,分成:买蜜蜂、蜜蜂渴望自由、蜜蜂的作用和放蜜蜂四部分。

是的,给学生发言的“自由”、想象的“空间”,习作的灵感就像蜜蜂一样飞来了……

上一篇: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有效提问,让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