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活素材 合理改编教材

时间:2022-05-28 02:52:39

精选生活素材 合理改编教材

数学知识生活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但在生活化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盲目追求生活化,忽视学科知识形成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充其量只能是用生活事例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罢了。那么怎样选择、使用生活素材才能促进有效学习呢?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开发和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活用教材,化静为动

动态的学习材料往往比静止的学习材料显得更有学习效果。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相遇问题,教材中虽然画上示意图,但呈现的是一幅静止的画面。由于本节课中涉及的概念较多,有同向、相向、相遇、速度和等,光凭观察静态的示意图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制作成活动的素材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素材理解这些关键的概念。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吴正宪老师上“相遇问题”一课的课始,叫一个学生从讲台前往教室后溜达一圈,引出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接着,她又让学生表演“相对、同时、相遇、相距”等概念,抠住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真实体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学生形成对相遇问题的理性认识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尽管这节课吴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出现“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这个计算公式,但学生的实践已经让这个模型根植在自己的脑中。最后的练习中,吴老师出了一个这样的题:小明和小芳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60米,小芳每分钟行70米,经过10分钟后,两人还相距200米,求甲乙两地的路程。大部分学生利用刚建立的模型列出算式:(60+70)×10+200。吴老师又将学生引向新一作活动,请两个学生扮演小明和小芳,到台前演示。学生中很快有人发现,相距还可以是相遇后再走一段路程。形象的演示给了学生开放的空间,他们对于解法(60+70)×10-200的理解自是水到渠成。

二、联系实际,增删补改

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但有些取材范围太窄,有的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绝不能生搬硬套,可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进行适当增加、删除、补充、修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2页有一道例题的主题图,让学生求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旨在让学生根据行程中的实际问题学习万以内的退位减法。它虽反映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性,也渗透了数轴知识,但这一实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且不具备思维的多向性。在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将题目改编成:丽丽有152元钱,妈妈的生日那天,她用93元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丽丽还剩多少元钱?学生顺利地得出了“凑整减”:152元减去付给营业员的100元得52元,加上找回的7元就得59元。

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倍感亲切、自然,能深化对退位减法的理解。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凑整减”这种简便算法,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学会了将较复杂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初步感知到数学建模的思想和乐趣。这道题还具有人文性,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能教育学生感恩父母。

三、重组教材,拓展思维

教材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结构,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总体来说,现有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和思维性,但有时并不满足这些要求。学习素材什么时候使用,什么环节使用,值得细细推敲。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教材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一课前,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了。而最大的难点在于读到几十九之后读整十数时存在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教师把“认识几十几”“整理100以内的数”和“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三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节课。这样重组教材,节省了教学时间,可以把多出的2课时教学时间用在突破教学难点上,学生们在认识了几十几后,顺水推舟地进入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学习环节,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这种跨越式的整体性教学思路,既省时又高效。

当然,在选择生活素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成为选择生活素材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二是素材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适度。由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素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生活素材选择不当,学生或为复杂的情境所困,或在过度的开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就会影响对学习材料的数学思考。三是要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学生面对现实的生活素材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生活素材时,要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使生活素材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真正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天马二小)

上一篇:教育是“给”的传递与发扬 下一篇:几个值得反思的数学课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