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北地区榛子园地的规划设计

时间:2022-05-28 01:02:21

浅谈辽北地区榛子园地的规划设计

榛子原产中国,生产以辽宁省最为久远,品质以铁岭榛子最为著名。做为铁岭地区最北部的昌图县,近些年榛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榛子园数量不断增加。建立榛子园,特别是要建设大型的商品化榛子园,需要科学的榛子园规划设计方法。下面浅谈一下辽北地区榛子园地的规划设计。

1 规划原则

榛园建立的宗旨是争取在有限的空间和最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最高的经济效益。规划紧紧围绕建园的宗旨,按照需要科学配置。榛园土地规划,应保证生产用地的优先性,可对园内按地势中的山脊、山谷和天然道路进行分区,并按道路、防护林带和排灌系统及有关看护房、仓库等设置进行统一规划,使各项服务与生产用地保持最佳的协调比例。辽北地区各类用地比例建议为:榛园栽植面积85%左右,道路面积5%左右,防护林面积5%左右,办公生产看护用房、蓄水池、绿肥基地等面积5%左右。

2 榛园小区划分

为了方便生产管理,榛园可以划分成几个区。科学划分榛园各区,这将直接影响榛园的建设成本和产出收益,是榛园土地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划分榛园小区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2.1 分区时尽可能把气候和土壤条件相近的相临地块划为一个小区,以方便同一小区内的管理和操作内容一致性;

2.2 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可以防止榛子园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有利于水土的保持;

2.3 有利于防止榛园受风的危害。

2.4 有利于榛园的科学化和机械化管理。对于较大的榛园要划分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不宜过大,应因地制宜,辽北地区一般不超过20亩为宜。面积过大,管理不方便;面积过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还会减少榛园种植面积。小区形状以规划成长方形为最佳,以便与生产作业,降低用工成本。小区常以天然沟渠和道路来划分。

3 道路的规划

榛园生产,道路最为关键。良好而合理的道路,是榛园的重要设施,也是现代化榛园的标志之一。各级道路应与小区、防护林和排灌系统等统筹安排。大中型榛园的道路系统由主通道路、支路作业道路和小路作业道组成。一般主路宽5米左右,是园内的主要道路,外与公路相通,内与支路相连,保证常用车运输车辆通过即可。支路的宽度约3-4米,即把园内大区分成若干小区,又要保证普通作业车辆正常出入。小区内设作业道,每10行树左右设一条作业道,作业道宽1-2米,只需一二人并排通过作业即可。小型榛园为减少非生产用地,可不设主路和小路,只设支路即可。

4 排灌系统的规划

榛园可充分利用当地水源,如河流、小溪、地下水、小型水库、塘坝和水井等,引水入园。也可根据园地面积大小和需水量,在园内制高处修建贮水池。灌溉渠道的设置可采用永久式,也可采用移动式。如果采用永久式,无论在平地或坡地,其走向都应与榛园小区的长边一致。而输水的支渠则与小区的短边一致。山地榛园的渠道与平地不同,它可以结合水土保持系统,沿等高线按一定比例挖成明沟,供排、灌兼用。平地榛园如进行沟灌,则可不另开灌溉渠。山地榛园,道路坡度大时,路旁要设排水沟。道路旁的排水沟应与总排水沟连通,以免因积水过多时冲刷路面和园地。现在水资源日趋匮乏,榛园的灌水系统,应是节水型的。

5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5.1 修梯田

坡地结合造林整地沿等高线修筑,可以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程度,加高加厚土层,有利于榛子植株的发育,理便于栽培管理。梯田面的宽度与坡度没有关联。坡度较陡、土层较薄时,田面宜窄些;坡度小、土层厚时,梯田面宜宽些。石壁较土壁梯田牢固,石壁可修成直壁式,土壁应筑成斜壁式,可以加大植株根系的活动范围。

5.2 按撩壕

在土层较厚的山坡上,可沿等高线挖横向沟,沟深25厘米左右,在沟的下缘堆土成垄,沟底基本保持水平,两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壕间距离等于定植榛树的行距。榛树栽在壕的外坡,这里的土层较厚,水分、空气适当,又不易积水和冲刷,且榛树的根系可以加固土壕。

5.3 鱼鳞坑

适用于山地地形变化复杂或在较陡的坡上栽植榛树。鱼鳞坑的直径为60-100厘米,在坑下方用石块或土作埂。

6 建筑物安排

榛园建筑物是辅助生产的有关设施,包括管理用房、榛果存放库、机车库、农具库、农药库、晒场、机井房等。建筑物安排要按照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经济的安排设计。

7 防护林设置

设置防护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榛园受大风危害,同时有利于榛园的生态条件的改善,从而保证榛树正常的生长发育。其主要作用有:1、降低风速,减少风害。建立有效的防护林,在有林带保护的范围内可降低风速三分之一。2、调节温度,增加湿度。林带保护范围内春季平均提高气温0.3摄氏度,夏季提高气温0.6摄氏度,并能增加有效积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防止或减轻霜冻的发生。

8 栽植园的设计

榛园的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要进行栽植园设计,包括造林密度、树坑标准、苗木选择的设计,同时做出预算,画出整个栽植园的规划设计图。在图中要明确标出主要措施,即栽植地块、排水灌溉系统、作业道路、看护房仓库等建筑物、晾晒场地等位置及占地面积。其中定植园的设计要在总的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单独设计,划出各小区定植图。定植图应包括下列内容:定植的位置、栽植株行距、每个小区栽植的品种及株数。设计定植图时要注意每行每一株与道路和排灌渠道及防风林的距离。最后,画出定植平面图和山地的等高梯田图。

以上建园规划设计是针对建立大型榛园考虑的。若建立50亩以下的小型榛子园,虽然不用太复杂,但为了榛园便于管理、结省人工、提高经济效益,在建园时也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也要作设计图,特别是小区划分,作业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很重要。另外还要考虑使用小型农机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雇工,降低成本。

上一篇: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温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展望 下一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背景下的怒江人口较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