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银行支持——以河北省为例

时间:2022-05-28 09:04:44

浅析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银行支持——以河北省为例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小微企业发展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然后从银行支持层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银行支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小微企业对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繁荣城乡市场以及及新农村建设的主力。然而,近年来河北省小微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面临成本压力、税负压力和融资困难等多重制约。本文以河北省小微企业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融资现状,然后从银行支持层面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制约

(一)成本上升,刚性支出增加

首先,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首先,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近几年各地连续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2011年上调幅度为23.7%,2012年上半年全国又有18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平均增长幅度为19.7%。其次,近几年多数生产资料价格的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上涨8%和5%,价差达3个百分点,无形中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再次,房屋土地租金提高。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改造进程加快,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地、房屋、铺面价格及租金快速上涨。

(二)税费负担依然较重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目前向小微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收费项目多达69个大类。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些减税、免费的扶持政策,但真正落实到单个企业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融资难度较大

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加大了贷款的倾斜力度,但仍难以惠及所有的小微企业。特别在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市场流动性趋紧,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加之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实力、资产的局限性,使其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无奈只有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高利息致使企业承担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甚至不堪重负。

二、河北省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的现状

(一)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稳步增加

近年来,河北省银行业机构把支持小微企业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改善融资与服务模式。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全国排名由2009年的第20位提升至2011年的第11位,其中2011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了866.05亿元,增速为33.68%,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长速度19.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同样具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如表1所示)。

从河北省金融发展数据可看出,2011年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处在监测以来高位,中型企业略高于监测以来平均水平,大型企业较监测以来平均水平低13.28。大、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57.92、73.76和83.66,分别较上季下降6.02、3.64和提高1.45。小型企业贷款审批条件指数最高,为49.01,其次是中型企业,为47.03,大型企业为44.55。这说明银行更倾向于向小微企业贷款。信贷格局也确实出现了向小微企业倾斜的格局。河北省专门制发了《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小微企业抵押方式创新,并以农村信用社为试点,积极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支持涉农企业发展。

表1 2011年河北省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情况

数据来源: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二)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从银行对小微企业客户的服务方式看,银行正在由被动应付型服务向更加主动、专业且系统的服务方式转变,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以及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逐步成为当前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流方式。在金融服务内容和范围上,各银行基本完成了由一般的现金、信贷、结算服务到包括企业投融资、资金运营、信息咨询、理财管理等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转变。考虑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尽力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让利于小微企业客户。

(三)建立专门机构,推行专业经营机制

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分别设立了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职能部门,配备了专职客户经理,推行专业化的调查、审查、审批机制,实行评级、授信、用信一次审批,缩短了决策链条,提高了业务效率。部分银行还推行了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事业部管理体制,加大了对中心人员、费用、信贷授权等方面的管理及业务权限,使小微企业中心的自主经营性更强,办事效率更高。

三、河北省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不平衡

各银行之间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2012年末河北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占比为20.78%,其中政策性银行46.31%,五大国有银行6.27%,其他股份制银行18.08%,城商行36.58%,农村信用社51.24%。占比最高的3家分别为70.16%、68.49%和60.32%,占比最低的3家银行只有0.7%、3.1%和3.5%。有的银行数千亿的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足百亿,显然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二)网点布局不普遍

伴随经济金融改革,银行机构向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县域以下银行网点不断减少,恰好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分布情况星罗棋布,且大多集中在县域以下的状况相背离,况且即使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周边或产业集群带,目前银行机构设置也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银行营业机构设置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

(三)经营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银行内部小微金融服务机构设置存在问题。部分银行没有设立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业务机构,或者只在很少的分支机构内设置,而且业务办理缺乏针对性,未对小微金融业务进行梳理、改革、创新。二是一些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存在专业人员缺乏且业务素质低的问题。比如部分市分行小微金融服务部门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有的小微金融中心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引导业务开展能力较差。三是有些行对于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差,因而支持力度不到位。

四、河北省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银行业需客观认识小微企业风险与收益

相当部分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其业务发展逐渐脱离小微企业,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其实从理论上而言,贷款集中度过高的风险要远大于分散贷款的风险。再从资金使用效率角度看,一般银行都会根据小企业的风险程度对其贷款利率进行上浮,经过风险与成本调整后的贷款效益优于其它贷款类型,与下调10%的利率来争取大客户相比,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资金回报率更高。而从客户角度看,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小、周转快,合规的小微企业有能力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据调查数据统计,约有80%以上的小微企业可以接受法定基准贷款利率上浮,其中有60%的企业主认为即使银行上浮以后的贷款利率仍然属于合理水平。因此,在银行业整体信贷额度控制下,适度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

(二)完善河北省金融服务体系

制订金融解决方案,为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本外币存款、贷款、贸易融资、综合授信、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内容在内的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服务机构。针对客户需求,改进信贷管理体制,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或授信管理部门,强化小微企业服务。发展完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在内的银行业服务体系,开发专注于地域性特色的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加强县域金融服务,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向县域增设分支网点,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县域层面的全面覆盖。加强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改善金融农村基础设施环境。

(三)健全小微企业担保体系

建立小微企业专业信用评估体系,有别于大中型客户评级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小企业贷款增幅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风险补偿,以此调动银行业扶植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其中河北省银行业在小微企业担保方面不乏成功案例。比如霸州市平口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该村小微企业密集,是中国北方颇具规模的地板拖、玻璃擦等家政用品生产基地,农行霸州市支行经过实地考察,由该村村委会担保,向全村55家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发放惠农贷款1600多万元。运行两年来,未出现一笔不良和逾期。又如霸州市邮储银行专门推出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三家企业为一联保组,资金共同使用,风险共同承担,签协议时需要每家夫妻双双到场,并提供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这样,就把可能因婚姻纠纷而导致经济纠纷的风险因素大大降低。

(四)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要从扶持、促进小微企业的角度认识问题,严禁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包括违法违规收取或变相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搭售保险产品等;严格限制对小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确需收取的,需要经过上级行批准。经办银行还要积极协调工商、住建、土地、环保、房管部门,以及评估、担保、登记、公证、法律等机构,尽量降低企业在股权出质登记、资产抵押登记、资产评估等一系列环节的相关费用,提高办理效率,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宾,潘倩,郑佩亚.保定市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4(1).

[2]沈国儒.河北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调查报告[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5).

[3]丘大波.霸州市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启示[J].河北金融,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2013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河北省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3JJ015)研究成果)。

上一篇:保康农村保险市场供求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丽江旅游房地产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