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时间:2022-05-28 08:14:52

谈中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荣誉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生活规定的基本的道德行为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道德领域内也引起了一系列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的变化。许多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共同遵守的、较为稳定的观念和准则都将在这一时代变革的潮流中接受检验。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能否守住清贫,甘于寂寞,依然如春蚕和蜡烛那样,无怨无悔;能否坚持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保持心灵的一方净土而不受金钱和名利的腐蚀呢?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荣誉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就应该自觉地站在时代变革的前列,主动承担重建社会道德的伟大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一、中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存在的认识误区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教育法》和《教师法》,保障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利。但由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教育水平还相对落后。加之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抓住机遇,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振兴国民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依赖于教师个人崇高的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倾向的影响,受社会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有些教师不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从事教育教学,而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兼职上、创收上,授课草率应付;有些教师把考试作为卡扣学生的手段,甚至向学生家长索取钱财;有些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移,人生理想境界低下,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2007年重庆市对500余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发现76.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51%的教师落下“职业病”,37%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在这种环境中的教师,其实很难感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做教师,不过是为了生存,成了不少教师仍然坚守教师岗位的真实理由——那些还有崇高教师荣誉感的教师,无疑就成了最“可敬”的人。比如,那个日薪1斤苞谷的“苞谷教师”,就因为其无法让人相信的“低薪”“感动”了中国。

总而言之,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存在以上的认识误区,这往往导致部分教师产生一些消极错误的做法:

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冷漠,缺乏感情,师生关系紧张;(2)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考虑如何创新教学。课堂教学沉闷、枯燥,缺少生机和乐趣,很难实现教学互动、师生共鸣;(3)对本职工作倦怠,不思进取,流于世俗,不去钻研业务,很少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观念陈旧,知识老化;(4)职业荣誉的心理认同度降低,不少人自卑自怜、自暴自弃、自哀自叹,已至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心理疾病。凡此种种现象皆有害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育的持续发展,从而影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从振兴民族、振兴教育的高度来认识教师职业荣誉感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把教师职业荣誉感建设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二、构建新时期中学教师职业荣誉感

前苏联教育家布加里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镜子里,有许多双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眼睛在不停地盯着。“时到今天已不限于此了,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师地位不断地提高,教师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教师必须树榜样于学生,立形象于人民,造影响于社会,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记,师不德,学不存,世必乱,国必亡。

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了事业心,他就会心甘情愿地与教育事业结为终身伴侣,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陶行知认为,没有责任心的人固然不会从事教育,没有教育信仰的人,也是不能做教师的。事业心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教育是大事业”,人生“为一大事业来,做一大事业去”,既然认定了这一大事业,就“非得终身从事不行”。而“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它需要人们全心全意的“服务”,忘我无私的“奉献”;需要的是那种“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心;需要的是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献身精神。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精神,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的、持久而高尚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培养教师荣誉感的必备要素。

人本管理提升中学教师职业荣誉感

首先,要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应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让教师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的自觉性。并且要开展教师职业荣誉感大讨论和自我评议活动

其次,用制度引导人。制度既能引导人,也能约束人,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人。多数人能够遵守制度,只有不成熟或失去理智的极少数人才忽视制度。制度的引导作用远大于其约束作用。

第三,用环境改变人。改善硬环境,强化吸引力,努力为教师创设宜人的办公环境。从办公桌椅、办公用品、教学书籍、信息化设施、审美需求、空间需要等方面创设与时代同步的条件,使教师不短缺精神,不自卑自弃。改善软环境,激活教师内部动力。改善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直击的关系。

第四,用榜样带动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有鼓舞效应。通过民主评议,产生师德标兵。提倡领导发挥带头作用,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师德标兵发挥模范作用。用身边的榜样带动教师、引导教师、激励教师。

第五,用评价激励人。教师的工作是幸苦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的。大多数教师并不奢望物质利益的丰厚,而更关注精神需要。他们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渴望有归属感。他们希望得到领导的信赖、同事的佩服、学生的欢迎。所以,可根据新的教育形势,设立多个层次的奖励,让大多数老师受奖,全员受奖,依人依事设奖。激发教师创新的热情,促进教师各方面优势的发挥,满足教师自我实现和希望认可的需要,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上一篇:杜绝“螃蟹文化” 下一篇: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