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活动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5-28 06:20:06

双重活动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双重活动教学法的特色是在教学改革中实现了教学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要同时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且两个主体的交际关系应该是平等而合作的。具体到写作教学中,写作课程就应为师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师生双主体相互依存的交际过程。

关键词:双重活动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写作教学

双重活动教学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信息论、交际论等新兴理论观察教学、组织教学,在总结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的系统教学模式;双重法从基本要求、实施原则、教学步骤等各方面对当前的许多外语教学热点问题都作了新的论述。[1]

双重活动教学法认为教育是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反复进行信息、情感、思想交流的过程;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因此,教师和学生就构成了两个主体,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2]因此,对于当今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的话,推广“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不失为一种优化教学的途径。

“双重活动教学法”中的“双重”,是指事物具有两种属性,是矛盾的统一体;揭示事物双重性就是为了正确处理矛盾。如英语写作教学涉及到六个因素:教学目的、主体、客体、渠道、环境和交际,即六个教学原则。

而“双重活动教学法”中的“活动”,则是指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没有活动,任何教学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让上述六个教学原则互相联系,优化组合,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双重活动教学法虽是在上世纪末期方由王才仁教授提出倡导的,但广东、广西、湖南三省近年来已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并取得了明显成效[3]。因为英语写作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但目前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尤其英语写作始终是他们极难改善的一项,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进行教学优化改革。

所以,就大学英语写作这门功课而言,师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就应是英语写作;教师和学生同时都是认识和实践的承担者,只是承担的任务不同而已。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应该是设计写作教学活动并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参与,帮助学生与客体(即英语写作课程)发生作用;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方案和安排分为五个步骤进行:教学双主体指的是师生应同为主体,写作教学课程应为师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写作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双主体相互依存的交际过程。

(1)引入。

引入就是根据需要,将旧内容与新信息结合,创造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以自然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如教师打算讲解英文简历应该如何写作,那么为了引出“英文简历”这个教学目的,教师就可先简明复述前一阶段所学习的“描写文”中学生练习过的“对自我的描述”,然后提出“英文简历中对自我的描写和普通的自我描述有什么不同?”,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动。

启动指的是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应先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然呈现出新内容。如为引出“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地道的英文简历”,教师就可以先和学生讨论“求职时简历到底重要不重要?”“在当今社会,英文简历是否是大学生求职的必备条件?”“英文简历和中文简历到底有何区别?”,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也应发挥出主体的作用,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最终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

(3)输入。

输入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学讲解,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虽然教师对学生进行输入需要一定的讲解和概括,但教师讲解时需注意把握重点并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如讲英文简历时,教师就应将其特点和基本构成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英文简历在格式构成上的极大不同,如首先英文简历的篇幅应该控制在一页纸以内,这就完全不同于动辄好几页的中文简历;还有英文简历中一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项目是不用写的,这包括了中文简历中最常见的“身高”、“体重”等项目。通过这一阶段的输入活动,可让学生对于新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加工。

加工是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重复、记忆教学内容,要力求组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活动以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要特别注意照顾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科学性。比如,教师可设计让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提问对话练习,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怎样的简历内容才能在求职时吸引眼球,以脱颖而出。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为有疑问的学生解决困难,如是可真正培养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亦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

(5)输出。

输出即结合实际,运用所学,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英语写作课最终要让学生进行专项写作练习,并在写作之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例如英语写作课最终要让学生进行专项写作练习,并在写作之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讲,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因为英语写作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所以对于相当大一部份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写出一篇地道的英语作文,其实具有相当的难度。而如果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不高,则容易在双重活动教学实践中产生以下困难:

(1)课堂教学活动不协调。学生本身英语水平不高的话,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活动时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而不给予帮助引导,很容易让学生不知该讨论些什么,又或是觉得双重活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是换汤不换药,于是活动就易流于形式。

(2)活动不全面。学生英语程度不够的情况下,教师如果不加之引导,学生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的局面。

因此,鉴于以上实际情况,预期双重活动教学法可在四川师范大学进行逐步推广:因四川师大在每届大学新生入校之际,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专业的综合考虑,将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划分为A、B、C、D、E五类,所以,预期可先从英语水平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的A、B类学生中推广,待达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学生反馈意见后,再逐步分别推广到C、D、E类学生中去,最终,实现双重活动教学法在全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推广。(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基金项目:1.双重活动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

2.双重活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编号:JCWYKC201220

参考文献:

[1]王才仁,曾葡初.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彭剑波.双重活动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p.245-247

上一篇: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调整 下一篇:背景音乐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综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