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时间:2022-05-28 05:59:40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摘 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在学习美术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用爱心去呵护、发展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课程改革使得美术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广大农村小学,美术课依旧是“副课”,在这种情形下,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年龄结构,结合农村特点,挖掘并利用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利用现有资源和教师的才能,培养农村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体验美的乐趣。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兴趣 培养 学习美术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25-02

兴趣是一个人乐于积极地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乐于从事某种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皮亚杰曾指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的内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具有趣味,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认识兴趣是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最活跃的成分,认知兴趣强烈的学生常常废寝忘食地学习而不知疲倦。而新知识的获得,难题的解决,自己某种猜想被证实,又会使其感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使其原有的兴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美术作为德智体美劳的一方面,不仅生活、学习、工作需要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美学修养。但农村学生状况表明:大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不大,而且随着年级增加,美术兴趣水平不断下降,部分有表现欲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采用恰当的形式得以表现。究其原因,或是把美术作为一门辅课,以“主课”成绩衡量学生优差,学生没兴趣;或是教师重视不够,学科特点不突出;或是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学习不得法、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或是教师教学不得法、教学不灵活、评价不得当等。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让师生正确认识这门“辅课”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结合地方特点,适当地增删教材,注入时代的“活水”;

3.授之以法,注重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培养;

4.研究个体差异,对症下药;

5.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爱屋及乌”。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达到寓教于乐、启发思维之目的。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

二、从转变自身开始和创新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对于教学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我们美术教师在教授美术时既不应有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的思想,也不该持应付的心态。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要求学生。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少有苛刻的指责。再者,我们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一年级《玩陶泥》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放开地捏自己想捏的物体,让他们再回到玩泥巴的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陶器,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是学生来得时间最长的地方,我们在装饰教室或办黑板报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挂图和字帖来搭配装饰,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表现、好表扬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平时绘画好的作品公布在学习园地里,这样既美化了教室,渲染了学习美术的氛围,也能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本班开展美术作品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开办校园写生画展览、特色手工剪纸展览,办国画展览、装饰画展览,同学看到自己的作品都在展览之列,每个学生感到高兴。在学生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作品一并展出。通过各种措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更让校园增添了一些艺术的氛围。

总之,人都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接触美、欣赏美、感受美,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大有好处。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学内容和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林枫.培养农村小学生美术兴趣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2,(04).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蒋良.美术的教学选择[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上一篇:偏头痛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 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