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CRP、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29 05:55:14

PCT、CRP、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PCT、CRP和血常规中WBC及PLT、MPV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71例非感染组作为对照。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各自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败血症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和0.01,而WBC及PLT、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5和0.5。 结论 PCT、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诊断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a)-001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CT and CRP and blood routine in the WBC and PLT, MPV in neonatal sepsis in the early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in 71 cases of neonatal sepsis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same period in 71 cases of infection as a control group.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thei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esults Sepsis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s of PCT and CR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were 0.02 and 0.01, and the WBC and PLT、 MPV comparison differenc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were 0.1, 0.5 and 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CT and CRP is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sis.

[Key words] Neonatal sepsis; Procalcitonin; C-reactive protein; White blood cells;Platelet;Mean platelet volume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增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病死率为30%~50%[1]。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金标准为血培养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指标对疾病早期诊断和降低致残率、病死率至为关键。研究显示血清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此,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中71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检测PCT、CRP、WBC和PLT、MPV联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败血症71例,出生4~28 d,平均体重(3.60±0.54)kg,入院时均行血常规、PCT和CRP检测。同期非感染足月新生儿71例为对照组,出生3~28 d,平均体重(3.50±0.46)kg。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新生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的采集及方法检测

入院时败血症组新生儿静脉血采集后立即送检,征得家属同意后非感染新生儿采集静脉血。血清中PCT浓度采用半定量的免疫色谱检测法测定,SE9000血液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i-CHROMA比浊仪测定CRP,样本采集和检测程序均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无菌操作。

1.3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等主编)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及新生儿感染的阳性标准: PCT推荐3~28 d新生儿参考值≥0.5 ug/l;CRP>8 mg/L,血常规:WBC20×109/L,PLT≤100×109/L或>300×109/L,MPV13fl视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及结果

败血症组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WBC及PLT、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各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

敏感性=真阳性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性=真阴性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PCT、CRP、WBC、PLT、MPV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33.80%、15.49%、4.22%、32.39%、22.53%,特异性分别为:98.59%、98.59%、97.18%、66.19%、88.73%。

3 讨论

3.1 PCT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 d内PCT会有生理性的增高,第3天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故新生儿领域的研究认为PCT:①主要由新生儿自身合成;②在生后48 h内有一生理性高峰;③与除败血症有关外,其他因素如窒息缺氧、低血糖等均不影响;④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2]。PCT含量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儿的临床阶段有关,因而PC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作为脓毒血症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和脓血症的严重程度、用于评估细菌性感染患者病情的进展、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疗效的监测。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00%[3]。该研究显示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以上结论相符。

3.2 CRP

CRP是在炎症及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等受体拮抗物侵袭因子作用下产生,一种由肝脏产生的非特异性的急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仅少量存在于人体体液中,血清CRP参考范围是0.057~8.2 mg/L,但在炎症、组织损伤和手术后4~6 h内迅速增加,36~50 h达高峰,峰值均为正常的100~1000倍,其迅速升高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有关,其半衰期较短(4~6)h。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 d迅速恢复正常。其在炎症反应发生8~12 h方可测出,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新生儿感染有一定意义[4],但与PCT比较而言,敏感性较低,尤其对严重感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方面,该研究进一步证明CRP敏感性不及PCT,为15.49%。

3.3 WBC

WBC以在出生12 h以后采用结果较为可靠。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常增多,可WBC计数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时的敏感性较差,但特异性较高,为97.18%。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显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性很大,需PCT、CRP以及血培养等[5]。

3.4 PLT

细菌感染导致内毒素释放引起血小板内皮网状系统损伤,降低了循环血中PLT含量,同时细菌壁中含有的五肽胶原糖能促进血小板表面的MHC-II类分子的活化,激活APC提呈T淋巴细胞免疫,正反馈调节血小板的适应性体积改变[6]。MPV提示血小板的消耗和生成。研究证实血小板减少和败血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新生儿败血症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53.8%[7],PLT计数的敏感性与CRP相似,且优于WBC计数[8]。该研究结果与此结论相符:PLT的敏感性为32.39%,MPV的特异性为 88.73%。

综上所述,从该研究可以认为,PCT与CRP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指标,从而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指导。但监测的例数不多,不排除有偏倚的可能,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求证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Kari A. Simonsen, Ann L. Anderson Berry.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January, 2014,27(1):21-47.

[2] 任艳丽,杨长仪,陈涵强,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6):335-338。

[3] Claudio Chiesa, Lucia Pacifico.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Procalcitonin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J]. Medicine, 2015,94(30):1-10.

[4] 甘雨灵,宋兴华.降钙素原在感染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0):1762-1765.

[5] 陈晨,张娟利,王静,等.新生儿败血症182例血hs\CRP、 PCT及WBC检测及早期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4, 43(1):32-34.

[6] 王晶,甘轶文.血小板的变化在新生儿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9):4982-4983.

[7] 刘亚兰,陈燕,王琳,等.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0):487-489.

[8] 孙晓,秦桂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40-342.

(收稿日期:2016-05-05)

上一篇: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 下一篇: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