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时间:2022-05-28 01:00:18

“四面青山下,渝东米粮仓,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说的是农业大县梁平。梁平县农耕条件好,但多年来同重庆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广大农民依靠“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方式辛勤劳作,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费用大。但自2003年以来,新装备开始挑战旧模式,梁平农民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的甜头。

养鸭大户的“郁闷”

梁山镇张桥村远近闻名的养鸭大户杨在义近年来有点郁闷。

以前,每到秋收时节,收割后洒满谷粒的稻田,是他那2000多只雏鸭的觅食天堂。但自从机械收割水稻后,情况越来越“糟糕”了:稻田里干干净净,可怜的小鸭子很难找到一颗谷粒。

不过杨在义也想得开,他说:“农业进步了,我也要与时俱进,改变养殖方式。”

如今,每到收割季节,来自县内外的各种收割机穿梭于稻浪翻滚的田野,帮农民把一年的辛劳稳稳当当地收进家中。2006年,梁平县组织各种水稻收割机386台,实现机收水稻20.2万亩。

机收水稻不仅颗粒归仓,而且成本低、速度快。

屏锦镇农民万达明家有4亩水稻,往年要花700多元雇人才能将稻谷收回,2006年他只花费了240元就全部收净。以前收割水稻对他来说是件苦差事,他对笔者说:“一季收割下来,腰杆痛得像要断一样,人都要脱层皮,而现在确实不同了。”

机械收割水稻的速度是人工收割的20多倍,省心、省力。去年当地很多为杂交水稻制种的大户特别高兴,认为是机械收割帮了大忙。因为种子价值高,要求收割速度快,否则遇到阴雨天气,损失不可估量。城北乡制种大户周启华的500多亩杂交水稻种,只用5天时间全部收割完,保证了丰产丰收。

新机械淘汰老耕牛

去年4月5日,和林镇和林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比赛的双方是一台“合盛”牌耕田机和一头健壮的公牛。同样翻耕一亩水田,质地一样,形状相近,耕田机用时1.5小时,而且犁脚深,耕牛却用了4.5小时。面对结果,满身沾满泥浆赶牛的“老把式”不得不自愧不如:“还是‘铁牛’能干。”

春耕时节,各种耕田机械在广袤的田野里大显身手。县农机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耐心讲解注意事项,手把手教农民操作技术。

良好的机械性能、优惠的政策措施、周全的技术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屏锦镇农民利2005年花3900元购买一台“合盛”牌耕田机,自用加出租,当年就收回成本。他告诉笔者:“耕田机的工作效率是耕牛的4倍,而且耕地质量好,犁脚深,农闲时不需要喂养,实惠!”

目前,梁平县农民购买农用机械达750台,近几年机耕面积平均达到23万亩以上,2000多条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耕牛因此“下岗”。

机械化插秧的背后

去年春,听说市里的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仁贤镇农技员杨绍金有点紧张。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示范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农民朋友是否会接受?他心里还没有底。育秧那几天,他几乎天天往示范基地跑,看秧苗长势,给操作人员讲解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为参观学习人员介绍工作开展情况,还要做好各种记录,为高质量开展好插秧工作打下基础。

抓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重点是解决水稻育秧技术与适宜的插秧机技术的衔接。2006年,该县在梁山镇、仁贤镇、和林镇进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试点320亩,从水稻育秧、耕田、插秧到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服务,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全县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去年4月18日,时任重庆市人大副主任金烈视察了梁平水稻机插秧工作,认为机械插秧一天可达到20亩,为人工效率的30倍,是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争抢农时的重要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笔者看到杨绍金整理的2006年技术资料和示范情况信息,当年机械化插秧育秧示范工作成效好,农民普遍接受这种省工省时的生产方式。对2007年全面推广机械化插秧,他充满了信心。

“皆大欢喜”的农机合作社

荫平镇一位农民感慨地对笔者说:“我购买了2台耕田机,加入了荫平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合作社帮我经营,我只管收现钱。专业合作社还为我们组织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又挣钱,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针对目前农户家庭分散经营规模小,单个农民购买农机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梁平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新路子,2005年以来,先后在荫平、仁贤等镇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农业机械组织起来,以机耕、机灌、机收、机防作业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劳动力转移较多的村组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入社社员和农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农机作业服务,拓展农机服务市场,实现了机手和农户的“双赢”。

目前,荫平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耕田机8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台,大型提灌站2座,入社农户已达到120户,实现连片机耕500亩和灌田1000亩,合作社组织协调作用充分显现,农机效能得到更大发挥,该社已经建成梁平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从2006年度数据看,梁平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推广耕田机321台、联合收割机7台、小型实用农机具2600台,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386台,完成水稻机收面积20.2万亩,为农民节省水稻收割成本2020万元,完成机耕25.5万亩,完成机械插秧面积320亩,全县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0.2%。

2006年,梁平县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

・专家观点・

张天佐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

农业机械要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买得起”是解决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问题。农民收入低、积累少,许多大型农业机械想买而买不起。这就要加大财政、信贷等政策扶持的力度,解决农民购买力不足和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用得好”是解决好农业机械使用的可靠性、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要使农民“用得好”,一要保证农民买到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农业机械;二要保证农民买到的农业机械与当地的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有较好的适应性;三要做好安全检查和教育培训,让农民放心安全使用农业机械;四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保险业务的发展,解决农机灾害的社会救助问题。“有效益”是解决一个良性发展的动力问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是把它作为增收致富的手段。农机合作社和跨区作业就是实现“效益高”的一个成功典范。

上一篇:邓平寿的故事在继续…… 下一篇:“新板眼”搞活传统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