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时间:2022-05-27 10:52:26

如何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37-0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趋重要。财务管理担负着为企业稳健理财,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将原来守财、保值、记账型的财务管理转变为生财、增值、决策型的管理,真正肩负起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责任。

一、制订与实施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就是依据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对财务环境及财务能力的分析,编制财务战略方案,并组织实施与控制。

1. 制订财务战略的程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除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外,还要着重考虑企业整体战略要求,制定财务战略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环境的未来状况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影响的性质、程度、时间等;其次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编制、设计具体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战略方案的评价,选出满意的方案。

2.实施与控制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也就是努力遵照前面所述的各战略原则,以此为指导思想,评价各分期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制订与实施前,除了考虑财务战略要求,还得关注组织情况,即建立健全有效的战略实施的组织体系,动员全体职工参加,这是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同时明确不同战略阶段的控制标准,将一些战略原则予以具体化。比如,定量控制标准辅以定性控制标准;长期控制标准辅以短期控制标准;专业性控制标准与群众控制标准相结合等等。

二、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1.发挥财务部门信息优势,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确定成本控制额。财务部门可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在科学测算盈利水平、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成本控制;同时,运用成本边际分析法,为企业提供成本利润模型.通过提高边际效益来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以科学管理为重点降低产品成本。一是开展责任成本核算。企业责任成本就是根据生产过程和成本项目来划分责任,以测定的责任目标为依据,按照干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划分企业内部责任层次和责任范围,把成本与经济责任结合起来,使生产单位、管理部门以及班组或个人对成本支出负有一定的责任,并对其完成的好坏程度进行考评,奖罚兑现,使成本支出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以内部承包、内部银行、内部核算、经营调度的有机结合控制成本,并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管理是很可贵的,这种管理方法能把企业的各项承包指标落到实处,并能真正做到纵向到低,横向到边,群体意识和紧迫感增强,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做到承包有责任,控制有目标,考核有依据,管理有成效。

3.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指导,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管理实践活动。为此,必须从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出发,更新观念,锐意改革,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提炼、完善,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从价值工程的角度而言,衡量产品价值的高低,是用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的比值,瞄准同行业成本管理的先进目标,外应改革大势,内练管理真功,大作成本管理文章,以此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首先,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学习先进企业工作经验,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其次,配备必要的有能力的成本管理人员,是顺利开展成本工作,发挥成本管理作用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还应树立强烈的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技术进步意识和效益意识;不仅要懂得成本会计,还应熟悉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此外,提高其他人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更要增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把经济性与技术性很好结合起来,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深化改革,必须研究各种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以谋取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从而使成本管理向预防性管理方向发展。采用倒推成本法,综合考虑,根据盈亏指标,倒求出成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层层落实责任制,特别是落实成本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健全企业管理层的成本责任制,抓好成本目标的落实,明确标准,与经营者的年薪制挂钩,严格奖惩兑现,以此增强领导抓好成本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逐级目标成本管理机制围绕“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生产成本管理思路,逐步建立起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达到责、权、利的统一。

三、突出资金管理的中心地位,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以良性的资金循环运动体现企业经营实力的观念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这种观念的形成,充分显现了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 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甚至于那些盈利能力很强的企业亦然。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未建立一个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

1.应对企业资金筹集优化管理。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资金总需求量不可能完全依赖于自有资金,同时,资金运动的收支不平衡性以及使用权的可转让性。使企业筹资具有了客观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合理确定筹资数量、筹资期限、筹资结构及成本。

2.应对资金投入优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将资金合理配置于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及项目,并且能适时、适用地使用各种资金, 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要合理地确定资金运用于各项目的比例关系。财务人员应考虑 (1)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比例;(2)生产经营资金和商品流通资金比例;(3)基建项目资金与流通资金比例。其中.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合理配置是关键因素。当企业全部资金中自有流动资金比例较高,负债资金比率相对较低时,企业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小,此时,流动资金对固定资金的比例可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应适当提高二者间的比例。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1.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整企业的资金储存量和流量,强化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与优化配置,有效权衡其流动性和收益性;合理安排筹资结构,权衡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有目的地掌握资金运用和来源结构,权衡其获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2.强化事前预算管理。企业必须克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消极依赖心理,要根据多变的市场状况,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认真按投资需求动态编制资金预算,避免在急需资金时匆忙筹资,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的恶性循环。

3.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构。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导向,财务部门应是企业组织机构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地位应在其他专业管理与系统之上。

4.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敬业精神。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财务人员。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要求企业通过在职培训等途径提高企业理财队伍素质。

5.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现代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对风险予以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控制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通过制定应对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增强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以把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上一篇:淮南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负债状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