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之创新

时间:2022-05-27 10:02:25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之创新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实际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体现语文教学之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创新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教学技术迅速发展,每个人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万变的时代。祖国需要的是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创新型人才,能适应激励的国际竞争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面等方面多下功夫,在挖掘学生们身上的创造潜能。而针对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而今,信息知识已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要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应用于教学,从而体现教学的创新。

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21世纪创新型人才,教师应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老师上课,当思路清晰时,课就上得很顺畅,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当思路不清晰时,就会觉得重难点把握不了,虽然认真备了课,仍然出现上课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对于青年教师,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教师根据课件演示,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另外,在课件的使用中,利用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教学成功率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现存的资料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例如:高一课文课本第一册中的《荷塘月色》,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景语”、“情语”如何浑然一体。让他们看CSC的配套画面,并配以名家的经典朗读和文质兼美的课件。这样就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极大地丰富和扩展课堂知识容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领悟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获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主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最为有效,而只有创造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多媒体元素集中于一体,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起来。如语文教材中的《胡同文化》一课,为了使学生能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课堂上展示了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播放录音之后,再运用CAI课件,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并很快学会了教学内容,了解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悠闲的小品文的精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技巧,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审美愉悦。

课本上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有局限性的。作为课本知识的极大补充,多媒体资讯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知识领域。语文知识在很多方面与课外知识紧密相关,丰富广阔的网络资源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知识,提供学生视觉认识、听觉认识,获取综合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获取方式效果远远不及利用多媒体知识获取,这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有兴趣学,高效率地学,并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增强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与学习实践。在“做”中“学”,而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形式,教师还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习的创造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几个、几十个学生相互作用,对学习的帮助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教师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从同伴处得到新启发,不同的见解、思路,还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长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通过群体的合作,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和整个班级讨论,与别人一起完成工作,增强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如教学《祝福》一文时,播放其中的片断,学生通过看光盘,再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发表各自见解,对文中的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深层含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最后全班讨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学生各抒已见,达到了讨论的高潮,虽然答案大同小异,学生们却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刻地掌握了课文的主旨。这样,既增强了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交流能力。

4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克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某一课涉及的内容趋向专业性,我们可以调用一批符合教材内容的素材充实进去,使其有独特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自己,不能束缚学生,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更应用于教学,使之既然增加教学良性效益,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的应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这是在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的,相对于传统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调学习环境,学生更容易接受,此外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评价信息能力。在小组的相互讨论中,在不断的互动练习中,在通过多媒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大大提高了思考能力、创造性、想像力和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信息时代的到来,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生机与动力,又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教师,更应有责任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力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素质,自身素质不提高,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要加强进修,“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常流水”。我们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参考文献

[1]张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上一篇:小刺猬冬眠记 下一篇:LED光纤语音通信技术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