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公路互通区内的绿化施工

时间:2022-05-27 09:50:32

浅析市政公路互通区内的绿化施工

摘要: 下文针对江苏省某市政公路互通区园林绿化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其项目本身的绿化工程特点,作出了相应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最后对施工中的施工要点进行了一一分析。

关键词: 市政公路互通区园林绿化

一、 市政公路绿化工程特点

1.1 公路建设的观赏效果必须做到适应视角的不断变化

有句名词叫标志性建筑物,房屋如此,桥梁如此,就连市政公路也会是如此。所以市政公路互通区的景观及设计也是可以做为标志性之一,互通区景观的观赏视角变化会随着车辆行驶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坐在交交通运输的车辆上,在分离桥上行驶的车辆需俯视景观;在主路上行驶的车辆需平视或仰视景观;行驶在匝道上的车辆需随弯道动态观景。由于市政公路上行车速度相对较快,因此,绿化景观须有鲜明的特点,以便一目了然。

1.2 成景后应做到零养护

互通区具有远离城镇且相对封闭,互通区间通常距离较远,地区性均偏处野外,容易受到原有植被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互通区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费用相对较高。必须设计出“零养护”的绿化景观,从而有效降低互通区绿化景观工程的总体成本。

1.3 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互通区绿化景观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基本上都在主路通车后方可进行,施工复杂且危险系数较大;加上处于无水无电的僻避处,导致许多小型用电设施都无法正常使用,需要大量人工作业才能周转; 因此,互通区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1.4 景观功能应体现多样性

互通区景观作为高速路上的节点,要具备缓解司乘人员视觉疲劳的功能;作为高速路上的绿岛,对环境污染的净化能力要强;作为城镇与高速路的连接点,要有指向性标志。

二、 设计理念

2.1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针对江苏省市政公路互通区的园林绿化设计,需重点考虑因冬季跨度长引起的缺少冬季景观问题,应大量选用抗寒性强的树种、常绿树种及冬季观干树种,从而确保冬季景观的饱满性,并根据植物的观花期、观叶期及观果期的不同,合理搭配树种,以保证四季连续观景。

江苏省市政公路互通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植物配置需做到“四优先三慎用二不用”,即“野外造林植物优先,抗盐碱植物优先,强共生能力植物优先,耐寒耐旱植物优先;高养护植物慎用,易倒伏植物慎用,短寿命植物慎用;不抗寒树种不用,非乡土树种不用”。

2.2 立体造景,多点观赏

互通区绿化景观为立体景观,有别于城市绿地的平面景观,对其景观序列的营造要求大量使用高大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等植物,从高度对比、颜色对比、体量对比等角度着手,将景观从二维上升到三维。设计力争做到“用色差体现市政公路绿化的丰富性,用高差展现市政公路绿化的层次性;用体量大小突出景观的主次,用位置分布凸显绿化的形式”。

2.3 结合地域,突出特点

依据互通区所在地域位置及植被情况,可以把互通区地域归纳为 3 类,分别是穿越城镇型、穿越田野型和穿越林区型。设计充分考虑到互通区景观与周围环境及地域特色的结合。充分体现出 3 种类型的不同特点,做到与农田、防护林、城镇远郊区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有效地利用场地内无规律的排水势,针对场地高程差不等这一现象重点设计,力争做到顺势造景,合理间植。

2.4 匹配环境,和谐生态

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适地适树原则,在选用乡土树种的同时,适当引进适应性强、观赏性佳、长势良好的驯化品种。坚持绿化与防护并重的原则,广泛选用耐干旱、耐盐碱、抗病虫害强、防风固土性强、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

2.5 粗放管理,长效观景

设计中将城市园林与野外造林的优点进行整合,从而做到:“绿化植物和野生植物共生,实现零养护;高大乔木与野花野草共存,实现零管理”。

2.6 结合施工,控制造价

按照“景观绿化元素相对景观各区域紧密联系,统一中存在变化;动态参照基点相对场地各区域灵活精准,施工中轻松定位;绿化组团位置相对障碍分布各区域距离适当,施工中主动避让。”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体现“施工设计一体化”。设计要考虑到工程造价,本着“高效观赏低消耗,合理密植零养护;景观分布集中化,观赏区域典型化”的指导思想,植物间疏密结合、张弛有度,营造出“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景观氛围,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三、设计方法

3.1 种植设计

互通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环境较复杂。针对互通区特点进行分析比对,在植物配置时,特别强调注意 4 个方面的问题:①杜绝使用低于 60 cm 的苗木,不使用绿篱造景,避免使用低矮、城市景观序列的同时,达到零养护的目的;②尽量选用抗性、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③选择观花观叶树种,合理搭配,形成空间层次效果;④设计联系施工,为施工工作提供便利,降低后期养护管理难度。遵循该配置原则,选择合适树种,合理搭配树种,以保证四季连续观景,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林木品种如表 1 所示.

3.2 构成设计

设计将植物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相结合;将景观序列位置和观赏视角相结合;将组团的疏密对比和高速观赏相结合。展现互通区的连续性景观。

四、 施工要点

4.1 隐蔽工程

(1)施工过程中,若遇直径≤1 m 的植物残根,需及时清除后再严格按施工图纸放线施工;若遇直径>1 m 的植物残根,可与施工设计人员沟通,灵活避让。

(2)施工过程中 ,若遇通讯光缆 、电缆等国家强制保护型设施,需立即停止施工并联系相关部门,经光缆、电缆维护单位到场协商后,如需避让施工,请及时与设计方联系。(3)施工过程中,若遇地基、路基、大型石板等清除难度过大的高硬度、大体量掩埋物,经设计方同意后,可灵活避让。(4)由于场地状况不稳定 ,交叉施工 、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故各互通区施工工艺应适时商议、校验,及时调整。

4.2 互通区绿化施工注意事项

(1)市政公路绿化施工常常与道桥和护坡施工共同进行 ,故场地尺寸暂不固定,若施工中遇到尺寸、位置问题,请及时与设计方联系,最大偏差距离不宜超过 10 m;若由于护坡垂直投影面积扩大导致互通区面积小于设计面积时,可与设计单位商议后将施工操作面积按等比例缩小,灵活进行。

(2)植物散植区域的位置 、外轮廓 、面积和区域内植物株数,需与图纸一致;单株植物种植位置最大偏差值不宜超过 10 m。

(3)为了保证施工放线相对精准 ,顺利地避让场地内各障碍,施工方施工定位、放线前需与设计方联系,施工放线、定位方法需与前期规划设计踏勘方法保持一致。

(4)市政公路互通区绿化工程常常伴随着给排水困难 、放线无参照等技术难题,此时需及时与设计方沟通。

(5)施工过程中 ,施工方要灵活施工 ,合理的结合场地现状,重点理解设计意图,本着效果好、最大化的符合设计意图的目的重点施工、灵活布置。

五、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市政园林工作中的相关经验和总结,还望各同行共同学习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蒋春雷.浅谈园林绿化在市政公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2):135.

[2] 程冬宁 . 浅谈我国中小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 [J]. 科学之友 ,2010(3):8-6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旅游公路景观设计 下一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和预防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