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5-27 08:56:36

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摘要: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活动者以各种专门的技艺为手段,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体育活动。开展群众性篮球运动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篮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参与者的身心健康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影响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相关因素,为群众篮球运动在我国推广和普及提供一些经验和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群众篮球运动;现状;对策

1.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职业化篮球经过十几年风风雨雨的发展,职业篮球联赛已经形成规模。随着职业篮球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也日益普及(群众篮球运动本质是以篮球运动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在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群众基础雄厚,普及率较高,人们喜欢进行篮球运动,活动相当频繁,但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鉴于此,本文选取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参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影响徐州铜山地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及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参与者,体育教师,铜山区部分单位系统职工联赛(柳泉实验小学教职工篮球联赛)的各球队队员及教练以及徐州市铜山区部分俱乐部(江苏国立雄狮俱乐部)运动员及教练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群众篮球运动方面的文章,各种期刊杂志,并通过互联网查阅了群众篮球运动的相关信息,吸取了作者对群众篮球发展的建议和观点。这些都为本论文的构思、研究方法的确立及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专家咨询法。访谈体育领域的专家、区内某些俱乐部及单位系统职工联赛负责人、管理人员等,了解他们对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俱乐部现状的看法及对未来发展对策的见解。

2.2.3问卷调查法。在徐州市铜山区各校篮球场馆进行整体随机抽样,对参与篮球运动的团体及个人,地方篮球俱乐部以及徐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相关专家,个别单位系统职工联赛的工作人员及运动员进行针对论文有帮助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

3.结果与分析

3.1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分析

3.1.1参与者的性别及年龄。参与者的性别及年龄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性别结构

性别男女合计

人数18317200

百分比91.5%8.5%100%

表2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年龄结构

年龄18岁以下18-2728-3738-4748-5757以上合计

人数517029211910200

百分比25.5%35%14.5%10.5%9.5%5%100%

根据对表1的分析可见: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性别比例中,男性占91.5%,女性占8.5%,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的比例。说明铜山区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睐于篮球运动,女性很少选择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而8.5%的女性参与者多数是职业运动员和学生。

3.1.3参与者的动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篮球运动的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篮球锻炼、进行篮球活动,并导致篮球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内部趋向和动力。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动机见表5。

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参与者的动机中娱乐健身所占比例最高为43%,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广泛的提高,群众的健身意识大大增强,大众体育深入人心。

3.2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场地分析

打篮球需要有场地,通过表8可知,铜山区的群众篮球运动缺少自己专用的篮球场,一般是到学校(占76.5%)或是体育场馆(其中公益体育场馆占7.5%,收费体育场馆占14%)活动,这些场地通常设施比较齐全,有很多要收受一定的费用,而且要去打球的人也很多,场地比较紧张。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已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一,铜山区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睐于篮球运动,女性很少选择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健身项目;第二,篮球运动并没有成为大众的体育运动,与参与者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群众自身状况的因素,运动场地和设施的缺乏以及适当的媒体宣传,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

建议:

因此,要促进徐州市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长足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第一,营造良好的群众篮球硬件设施;第二,推动群众篮球运动的游戏化发展;第三,努力争取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支持,扩大篮球普及面,壮大爱好者队伍;第四,加强群众篮球运动的管理,改变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往日的无序性,有目的、有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群众篮球运动;第五,以繁荣校园篮球运动为突破口,促进群众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者单位:1.淮安外国语学校;2.宿城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升平.浅谈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3]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4]聂锐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5]杨铁黎,张建华.关于中国职业篮球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6]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8]李敦杰,叶新新.世界篮球市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u].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9]曹桂祥.关于中国篮球运动深化改革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0.

[10]陈胜.中国篮球市场发展潜力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11]田东.全民健身篮球竞赛游戏方法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1999.

[12]张发强.2005年全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3]朱志强,贾春佳,张海龙.黑龙江省群众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

上一篇:浅析中西文化中“面子”的概念差异 下一篇:浅议“上海营改增试点”所产生的效应及政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