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上海营改增试点”所产生的效应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7-06 10:47:31

浅议“上海营改增试点”所产生的效应及政策建议

摘要: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同时印发了相关等通知,并明确从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于上海市展开试点。本文,笔者将先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产生的背景,其次再次阐明试点方案的主要内容,再次对政府和企业从本次试点政策中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剖析,最后针对此次试点工作的不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营改增”;试点;影响;对策

一、“营改增”的背景分析

(一)宏观方面背景分析

增值税起源于西方,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从国际税制改革发展趋势看,目前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通常会覆盖绝大多数货物和劳务。我国自引进增值税这一概念以来,不断加大实行的力度、扩大征税的地区和范围,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此举适应了国际大趋势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家税制改革的需要。

(二)微观背景分析

首先,上海历来都是改革的先行实验区。从改革开放后,上海承接了很多中央政府要求率先启动和发展的项目,比如第一个国务院批准的“浦东新区”、三大中心建设、人民币离案试点等均在上海首先实行。其二,因为上海是国税局和地税局合二为一的,并不存在两者激励的博弈。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能够更好的加强上海市税收部门的工作,提高其办事效率。最后,上海各个行业比较集中产业链比较完整,在这里实行试点,能够给大多数企业减少税负,完成结构性减税的相关任务。

二、“营改增”对上海整体经济和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上海整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自2012年元旦上海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后,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海财政的增量,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给广大企业减负就是有利于上海整体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试点政策对上海的影响。首先,“营改增”进一步推进了财政税制改革、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市国税局、地税局局长顾炬表示,“营改增”破解了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解决了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了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可以说,“营改增”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提升了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少企业主动将一些生产业外包或者从制造业分离,促进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解决了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有力提升了上海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上海地方财政进一步因增值税试点而受益。据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此前透露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去年增长6.8%,但增幅有所回落。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开展,上海市增值税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最后,上海优先试点会逐渐形成“虹吸效应”。所谓虹吸效应,此处是指由于上海开设了“营改增”试点使得很多企业感觉到了税负减轻的好处,进而吸引了其他地区或者国外的企业争相进入上海,从而使上海这个城市获益。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从长期来看,改革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重复征税,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①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市吸引跨国公司总部48家,2012年目标是新增50家,而头两个月就已吸引12家落户。

(二)“营改增”对上海企业的影响

1.对部分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增值税税负增加比较明显。②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政策实施之前,交通运输业类企业要交纳3%的营业税。在实施后,这一行业改为交纳11%的增值税。从增长率看是增长了8个百分点,虽然规定很多诸如燃油、过路桥费等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作为抵扣项目,但是事实上这些企业很难取得增值税发票,这对交通运输业来说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营改增”自2012年初于上海试点正式铺开以来,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其原因在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物流业设置了“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仓储、货代)两类应税服务项目,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物流辅助服务按照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物流中的装卸搬运服务和货物运输服务从3%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税率,加上货物运输服务是物流企业最基本的服务,且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导致试点后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③可以说,“营改增”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的,尤其加重了很多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负担,政府必须直面这一阵痛。

2.对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在“营改增”之前,现代服务业交纳的是5%的营业税税率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有一定的纳税压力,但在“营改增”后,此试点方案采纳6%的税率,虽然增长了1%,但由于其设备、费用等能够纳入到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其税负不会提高。虽然其他现代服务业的税负不一定降低,但是由于下游环节支付的税款可以得到抵扣,从而可能会大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仅有助于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减轻税收负担,优化税制结构,也有利于促进产业分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④从政策实施到现在,很多服务性的企业由于很多时候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他们能够剩下一笔费用用于研发涉及、提升服务,这对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通过此次试点税制改革,肯定能够提高上海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上海“营改增”试点中存在不足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上海“营改增”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涉及的行业范围太小、仅简单几个行业,不利于各行业间的公平税收待遇。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没有纳入征收范围。自2012年元月开始,上海参与试点的企业有12.6万户企业(其中,交通运输业1.1万户,现代服务业11.5万户;一般纳税人4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6万户),这对于上海整个经济来说还冰山一角。这次试点使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受益颇多,但是其他没有涉及的行业可能会加剧他们心中存在的不公平感。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同行业因税制不公而产生的副作用正在凸显。

第二,有的行业税负不降反增,加剧了一些行业的恐惧心理。

在试点后的半年到一年时间中,据相关媒体披露一些交通运输业出现了税负增加现象,本来是一个结构性减税政策,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行业没有享受到好处。前文也提到过交通运输业从交纳3%的营业税到11%的增值税,即使是某些项目可以抵扣,但是还是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税务负担。另外,比如现代服务业中也有些行业受到了负面影响。例如电视节目播映权属于“商标著作权”被纳入“营改增”,按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较之前的5%营业税率上升1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来看,电视剧制作成本实际抵扣项较少,且由于电视剧制片形式、核算主体的多样性,会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远大于进项税额,甚至无进项税额抵扣的极端现象,实际税负不降反增。⑤

第三,国际企业、外地资本朝着税收好处大量涌入,挤压了当地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自“营改增”试点后,上海凭借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政策带来的更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外国企业争相涌入,这无疑对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好的征兆。但是,这么多的外来企业、资本进来后势必会给当地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本来就是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就很值钱,现在外来的企业来上海很本土企业瓜分本来就比较固定的市场份额,这大大挤压了当地本土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

第四,上海不具备代表性。上海虽说是全国经济的“龙头”、“排头兵”,很多政策在这里率先实行并获得了良好效果,也给很多地方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但是,上海毕竟在“营改增”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情况,由于上海是国税与地税合并办公的,所以不存在像江苏、浙江等地的国税与地税的矛盾冲突,而在全国其他地方

围绕着财税分配问题中央和地方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上海“营改增”试点政策能够为其他地区展开相关试点提供一定经验依据,但是这些地区万万不能依葫芦画瓢,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二)对于“营改增”政策不足所提供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试点行业的范围,体现公平性。笔者认为针对当前“营改增”试点,应该增加试点地区的行业范围,不光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可以改为增值税,甚至金融、保险、期货等行业也可以纳入试点范围,这样不同行业都有涉及可以体现国家对于税制改革的公平性政策,从而让更多更广泛的企业减负。

第二,加大对受此次试点损失过重的行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专门的扶持资金管理委员会。对这些没有享受“营改增”试点的企业进行调研、评估和咨询辅助,进而把他们的风险降低。据了解,因“营改增”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上海实施了过渡性扶持政策,《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指出,“对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的方式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以及“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设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资金按现行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分别负担”。

第三,严格控制进入上海的国际企业和外地企业,有选择性的招商引资,最好引入高科技企业,有利于本地长远发展的国际公司,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由于上海市营税制改革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得很多外地、外国的公司迅速涌入上海这块金地,这对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对这些行业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打破了本地行业之前的平衡性结构。因此,笔者认为,在引进外企时,一定要有区别对待,提高进入门槛,让更多更优秀、更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进来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活力。

第四,应该加强东西部不同城市试点的力度,不光要有东部发达城市,而且还要有西部贫困地区参与试点的身影,如此可以坐到全面评估“营改增”的利弊,进而优化这项政策,为广大企业服务。此次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试点范围从地理上看,只涉及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江苏、浙江等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首的近十个地区,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东西部经济发展极具不平衡,东部的企业承受税收能力强反而减负,西部企业资金薄弱反而没有尽早减轻税收负担,这更会加剧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因此,笔者建议中央应该加大“营改增”试点地区范围,一定程度上也涉及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全面评估这项试点政策,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艳.“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探微[J].财务与管理,2012(41)

[2]王劲松.“营改增”引企业上海“抢滩”[N].北京:中国财经报,2012-04-07

[3]左明,王冬.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江苏经济报

[4]蒋永霞.物流业应慎重对待扩大试点[N].北京:中国商报,2012-03-23.

[5]阳.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扩围分析――关于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研究,大观周刊,2012(28):105

注解:

①王劲松.“营改增”引企业上海“抢滩”[N].北京:中国财经报,2012-04-07

②左明王冬: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江苏经济报,

③蒋永霞.物流业应慎重对待扩大试点[N].北京:中国商报,2012-03-23.

④阳.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扩围分析――关于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研究,大观周刊

⑤章雁.“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纳税与筹划,2012(6):60-61

上一篇:铜山区群众篮球运动的现状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