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传承 杨氏创新 散氏盘派呼之欲出

时间:2022-05-27 07:08:15

康氏传承 杨氏创新 散氏盘派呼之欲出

杨新见,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他明显不同的两只手,握了30多年刻刀的右手明显得粗壮好多。尽管杨新见本人极为低调,但在日本刻印屋收藏的中国历代刻印大师中,杨新见已经有了自己足够的位置。“散氏盘”派早已“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方寸中追求极致

刻印史上的每一步里程碑式的发展都离不开精英人物的思想火花的跃动。谈起刻印,杨新见明显的话语多了好多,他对中国的刻印艺术自有他的独到见解。

杨新见认为:就学术研究来说,中国印章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

刻印艺术是书法、绘画、雕塑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刻印的艺术。

在杨新见的作品中,灵感随处可见,“天圆地方”的周易理念随处体现,从构思、到文字到刻印风格,可谓极具匠心。而杨新见认为,刻印艺术的精髓就是追求“方寸之间的极致”。 而这“方寸之间的极致”也带给了他30多年的刻印追求中的更多快乐。

散氏盘神韵难挡

在与杨新见的交谈中,他提及最多的有两个人的名字:艾青和康殷。

他认为自己刻印艺术中的严谨风格,师承康殷大师,而他从很小就能迷恋上这门刻印艺术,得益于艾青大师。在9岁时,经常出入艾青家里的杨新见,受到艾青的影响,就对书法、绘画、刻印情有独钟,他能为自己花三毛钱买到自己喜欢的清代文印典籍而如获至宝。而他在书法、绘画方面的天赋在他13岁时,就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方寸空间。在1977年的一次大型的“迎春画展”上,他的《群虾图》和当时国内顶级的绘画大师摆在了同一展区。

师从康殷,可以称是杨新见艺术追求中的最大收获。和记者谈及康殷,杨新见告诉记者最多的还是作为老师授课的“严”字诀,尽管自己当时14岁,是最小的一个学生。康殷治石刻印,独具一格,他的印石艺术,不但独步印坛,而且被国内誉为首家“金石第一人”。而自己在跟从康殷的学习中,潜心研究,在继承康殷金文入印的基础上,又以西周散氏盘文字入印。在西周金文中散氏盘铭文最为独特,有人说它是“金文中的草书”尽显率意自然美。开宗立派的锤炼过程无不是技艺同修,以意行气,以气贯意。在杨新见的作品中,散氏盘文字简便随意,结体灵活,章法布局争让错落,可谓神韵俱见。我们随处可以领略到他的那种深厚的造诣:运刀洒脱而不失神韵,印风中正而形神浑然天成。尽管“散氏盘”派呼之欲出,而记者面前的杨新见,依然保持了自己的低调作风。

上一篇:三大途径力促中部崛起 下一篇:借势S.H.E 海尔手机发力电视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