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教师潜心教学 促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2-05-27 06:45:24

引教师潜心教学 促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我校积极探索、潜心研究,不断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发展最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0-01

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得到稳步发展的保证。

一、教学观念求“新”

(一)深入学习课程标准

学校应围绕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建立“自学、反思、实践、研究”的校本学习与提高模式。每学期每位教师要写自学笔记,上交两篇学习体会,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研究能力。

(二)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给教师的建议》《什么是最有效的课堂》等教育理论,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上交一篇读书体会文章。学期末举行全校“教师读书交流茶话会”,每位教师畅谈收获,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创造多种学习机会

学校要经常组织观看教育专家或名师的讲座、课堂实录等。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培训,多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每次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要做全校汇报、讲座、示范课,以实现共享。

二、 教学管理求“精”

(一)坚持查课制度

要求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教导处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与教学抽查和督查,推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坚持教导处教案月检查、教研组长教案“日日签”制度和课前两分钟候课制度,督促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加强作业检查

教导处每学期检查四次作业,做到有检查、有总结。一看布置作业的量是否适合学生的特点;二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分层作业;三看学生书写是否规范、整洁;四看教师批改期是否及时、准确、认真。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学生作业展览。

(三)落实习惯巡查

严格要求学生,小处着手。教导处结合听评课和巡查进行专项考核,包括文具书本的摆放,预习、复习和作业的程序,坐姿、站姿、书写姿势以及字典、词典的运用等。

(四)严肃考风考纪

做好考场布置工作,精心设计考场板报,给学生创造整洁、温馨的考试环境,形成考场文化特色。成立监考人员领导小组,领导和教师挂牌监考。

三、课堂教学求“质”

(一)加强集体研讨

要求教师集体研讨时间保证、制度落实。各教研组围绕常态课堂教学,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评析、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鼓励教师之间开展“聊天式”“互助式”的研讨活动,激活研究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学习研讨之风。

(二)进行集体备课

实行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各备课组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积极讨论,深入探索。要求各备课组负责人确定好中心发言人、记录人,做好记录。

(三)开展教学竞赛

积极开展“构建‘双效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教师全员参加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通过竞赛,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朴素、简单、精细上下功夫,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效。

(四)实行骨干带动

学校注重“推骨干、树骨干、学骨干、带骨干”,每学期对骨干教师委以重任,鼓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课改教研课,带头参与课改和技能大赛。对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采取骨干教师专题专人负责、集体攻关的方法,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四、教育形式求“活”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各种学科竞赛及特长展示活动。通过文艺汇演、朗读比赛、手抄报评比、硬笔书法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开展班级课外阅读特色活动

为各班级配备了图书柜,倡导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不断补充、更新图书。每周三下午为学生集体阅读时间。假日期间,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时列出书目,加强课外阅读的推荐和指导,加大学生阅读量,丰厚积累,积淀语言。

(三)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

引导各班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读经诵典,增长智慧。每学期组织全校经典诗文集体展示活动,评选出优秀诵读集体。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了道德修养,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育科研求“实”

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做好课题的立项、研究等工作,开展一系列教研、科研活动,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等结合起来。定期举办教科研讲座、科研课题实验汇报课,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互动学习、交流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者要继续探索、完善,向教学要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六模块构建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下一篇:知识巧联系,能力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