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结合与评论的形象化

时间:2022-05-27 06:33:19

视听结合与评论的形象化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运用新闻评论这一体裁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运用好声音元素

首先,用好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还原现场气氛、增加信息量上有着其它视听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生动地运用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真实感、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2008年,云南省的张光泽父子俩途径25个省,行程5万多公里,沿途以自己的方式宣传奥运。年近九旬的父亲与放弃工作的儿子,卖掉房子,贷款30多万,为的就是这次“全国之旅”。他们来到营口后,记者前去采访报道。乍看起来, 他们的行为有点难以让人理解。面对镜头,父子俩说出了心声,说出了别人无法体会到的感受。这些感受只有用同期声的方式表达效果最好。

其次,用好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指在重大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采访中,对突出、升华主题有重要作用的录音素材,是直接体现主题,代表事物个性的音响。利用好典型音响,要求作者不要在音响运用上公式化。比如说到农业丰收就用割麦机的隆隆声,说到学校就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这样的公式化音响使音响失去了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还要注意,评论中的音响往往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一般不能成为完整的论据,不能代替语言表述。故而,音响和语言表述应是有机结合的。作者只有把那些在现场捕捉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鲜活的典型音响配以精当客观的语言表述,才能使所要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形象化、立体化,从而增强评论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再次,重视多元评论主体的互补。 相对于平面媒体,有声媒体更便于与受众的直接交流,贴近受众,亲近自然一度是广播电视节目追求的重要目标。主持人(或记者)取代播音员正是提升亲和力的一种有效尝试。主持人的点评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点评的内容是主持人(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及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也是他们语言个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同时,一些权威嘉宾的点评也会加大节目的评论力度。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很多节目中增加了电话连线权威专家做及时点评的内容,这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收听、收看效果,增加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厚重感。

受众的参与论证。这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 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 由受众主评,主持人(记者)来串连、补充、引伸。

二、运用好画面元素

第一,捕捉有代表性、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画面是电视新闻反映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手段和最主要的元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画面是电视新闻评论作品的精髓,而流畅、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有助于更艺术地、客观地反映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所处现场最具本质特征的动作流程。

第二,注意抓拍现场镜头。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独特个性的是与采访同步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现场画面。来自现场的新闻画面最真实,最有生命力,也最能吸引观众。为什么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大,就是因为观众能看到最真实的现场实景。

第三,运用好细节画面。“所谓细节,一般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部叙述单元。它是构成作品整体的基本要素。”[1]

一般认为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画面细节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新闻信息,深化新闻内涵,提高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记忆效果。《焦点访谈》早年播出的一期节目《“罚”要依法》,在利用细节画面方面非常到位,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交警乱收费的问题。交警蛮横粗暴的态度引起了观众的公愤,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观众记忆犹新。(二)画面细节能够增加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一条新闻要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准确地表述事实,满足观众的信息要求,除了新闻稿写作尽量要精炼准确之外,还要用极具说服力的画面去表现事实,引导观众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除此之外,用录像资料、照片等间接的形象材料来表明已过去的或难以捕捉到的事实,这也是画面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当需要说明某些问题,与之相对的画面是已过去补拍不到的历史,这时资料和照片的补充,对画面的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注意画面、语言、声音等元素的补充映衬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充分利用连续活动画面的优势,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重要要素。图像符号系统给观众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活动性和现场感。因此,电视新闻评论主要以视觉逻辑为主。但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由语言、声音、图像三重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是画面、 语言、 声音这三大要素的和谐统一。从电视的媒体形式特性来看,语言文字和声音应该统一在画面的内容之中, 语言文字通常要“写画面”,声音与音响的出现通常要起到显示画面背景的真实性、 生动性和可感性作用。我们不能因为电视画面重要就否定语言解说的基础性,更不能造成声画两张皮,导致电视新闻评论结构的分裂。

“形象化”还可以从叙事艺术和后期编辑的角度来加以开掘。先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故事化叙事就是一种开掘广播电视新闻述评节目“形象化”的途径。罗兰·巴特认为,这个世界的叙事数不胜数,任何材料都适宜叙述,无论是戏剧、舞蹈、杂技、电视、广播、报纸、小说,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2] 电视新闻述评节目的故事化,就是利用电视这一叙事媒体,采用各种叙事技巧,把各种叙事元素结合起来,将各种信息有效的传递给观众,从而达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目的。

传统的电视评论模式,往往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追求理性的思辨色彩,通常是对一类现象进行逻辑组合,分析推导出结论,或是由此及彼、从点到面的散发式联想。其优点是逻辑严密、主题集中;其缺点则是弱化了感性的特点,影视语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引入“讲故事” 的评论模式,有助于将图像叙事的审美感受过程还原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创造和释放了电视图像叙事的威力和作用,能够把评论隐含在故事的叙事之中,在故事层面上解决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以平常人的视角切入叙事,反映社会中的大多数,触摸生活脉搏,这种评论的力量相比简单的说教来说,可以使节目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揭示深刻的社会道理,在潜移默化之中将道理深入受众心中。

另外,后期编辑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电视特技手法增多,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机会。目前,各种各样的字幕机、软硬件不断升级,使得屏幕画面字幕的特技效果繁多。不同的特技效果可以增加节目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一种意境美感。此外,在节目制作当中需要对镜头作一些处理,用慢动作,或者快动作交叉剪辑,或是运用蒙太奇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加一些转场特技,增加节奏感,更好地服务于主题,以上的编辑技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形象化”特征有了很大的促进和表现。

注释:

[1] 郝建军.电视纪实的魅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译.叙事学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上一篇: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探析 下一篇:加强电视主持人管理 提高频道品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