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时间:2022-05-27 05:58:51

浅析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摘 要】本文以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贫困问题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规模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之后等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甘肃民族地区;贫困;政策建议

1.引言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16个,主要有回、藏、蒙古、东乡、哈萨克、保安、裕固、撒拉、土和满族等,其中东乡、保安和裕固族是甘肃特有民族。甘肃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5个民族自治县,共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2007年底,甘肃民族地区总人口为32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53%。

1.1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状况

贫困现象由来已久,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学者们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流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西方自由派贫困理论和激进派贫困理论、联合国贫困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理论,这些理论界定了贫困的涵义、剖析了贫困的成果,提出了反贫困政策,并在反贫困政策模式上形成了政府干预理论、自由市场理论以及多元治理理论。

在国外,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以冈纳.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学者强调政府干预模式,提出政府干预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政策模式。以新古典主义解决学派为代表的学派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政策模式。以阿马蒂.森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认为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保障和扩展贫困人口的权利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政策模式。

在国内,结合中国政府反贫困的历程,学者们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汪三贵(1994)较早提出3种经济开发模式:以资源为主体的资源依托型、以资金积累为主的资产积累型和以技术带动的技术驱动型。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反贫困研究”课题组(1998)首次明确提出“扶贫模式”概念并提出7种有代表性的反贫困组织操作模式:山区综合开发、温饱工程、人力资源开发、“巾帼扶贫”行动、小额信贷扶贫、以工代赈和项目带动农户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0)在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中,根据政府扶贫资金投入相应地提出3种模式:贴息贷款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和财政扶贫模式。近几年,国内工作研究的成果多,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的成果尚属鲜见。

2.甘肃省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2.1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小,人均经济水平低。2007年甘肃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9.56亿元,占甘肃省比例为5.53%,2007年甘肃省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0.6亿元,占甘肃省比例为5.39%,这两项指标远低于土地和人口所占甘肃省比例。从人均水平来看,甘肃民族地区也处于落后水平。

产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发展二、三产业,但由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依然以传统农牧业为主,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少,工业化程度低,产业增加值不高。

2.2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落后,收支矛盾突出

甘肃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落后。2007年甘肃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为7.12亿元,占全省的1.82%,这与其土地、人口所占比例严重失衡。2007年甘肃民族地区人均财政收入为216.93元,分别只占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4.49%、23.44%和5.58%;人均财政支出为2620.19元,收支严重倒挂,较低的财政收入水平导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2.3生态环境恶化,人民收入水平低、贫困发生率较高

甘肃民族地区多属自然条件严酷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在收入较低的现状下,甘肃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较高。21个民族县中,14个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截止2007年底,共有绝对贫困人口31.2万人、低收入人口92.3万,分别占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9.5%和28.1%,绝对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相比同期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水平分别高出4.69%、5.20%和8.39%,低收入人口所占比例分别高出17.50%、19.87%和25.97%。贫困发生率是较高,大量的人口在平均收入水平之下,极易陷入贫困状态。

2.4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甘肃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硬件不健全,设施简陋、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2007年甘肃民族地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病床数分别为29.69人和20.19张,相对落后于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县乡两级卫生医疗机构水平落后,制约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福利的提高。

从各层次教育事业方面来看也处于落后局面,2007年甘肃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2%,分别低于同期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0.3%、0.8%和1.3%,从每万人中各级学校在校人数来看,甘肃民族地区也落后于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而民族地区只有一所。

社会保障初步覆盖,水平较低。城镇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初步覆盖,基本实现了大病统筹,但是受制于地方财政水平和医疗机构数量,农牧民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现期主要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城乡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存在覆盖面较小和救助水平较低的问题。社会福利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

综上所述,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由于各级重视和发挥自身积极性获得了大幅增长,但是与甘肃省、全国民族地区和全国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的状况,经济基础薄弱、人均经济水平较低、财政收支规模较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贫困问题严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事业落后等方面依然是影响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在《劳动合同法》下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 下一篇: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