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法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05-27 01:55:41

浅析经济法的教学方法

摘要:经济法是高职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法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法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进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经济法课程始于20世纪80代初。但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不能令人满意。笔者一直担任经济法教学工作,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发现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分析这些不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提出改进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法教学工作的现状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因为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经济法课程是放在基础课教学计划当中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还是必修课,必须认真对待。但面对如此枯燥的课程,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何谈把它学好。就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一)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结合课堂案例教学,偶尔布置一些课堂讨论、课后案例分析等。这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经济法教学的目的在于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经济法律的实务能力。虽然,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实践发现,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显示速度较快,信息量大,学生的思维往往跟不上授课进度,从而削弱多媒体教学所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刚刚讲过的知识点,学生很认真地记录在笔记上了,但在随后讨论案例的时候学生却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其实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机械地进行了记录,根本就没有理解。

(二)学生法学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

因专业培养目标所致,没有也不可能在课程设计中开设经济法的前沿法律课程,例如法理学、民法、商法、行政法等背景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吃力,故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还有一类学生是基于考证的压力,因为,目前无论是考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还是经济师,经济法都是一门必考的课程,所以这部分学生对经济法相当重视。这类学生不但上课认真听讲、勤记笔记,课后经常会问老师有关法律的各类问题。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认真听课却没有达到听课的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学习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死记硬背,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当碰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时,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二、运用先进方法开展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工作

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过实践性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实质和内涵,并进一步培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活起来,活起来的目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就是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使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性、思考性和启发性。

(一)抓好课件的制作,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笔者认为,课件的制作不能只求精彩漂亮,必须实用。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技术方面,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如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动画设计使课堂内容生动起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在内容形式方面,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应使用多种形式,通过图片插入可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情况通过图片予以展现,如企业营业执照、票据凭证等,以增加学生的感观认识,增强理解与记忆;第三、在知识量方面,由于经济法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在有限的课时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增加展示的知识量,使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样不但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增设专门的仿真案例讨论课

仿真案例讨论课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一个仿真环境,并由学生扮演独立的当事人。具体做法是:教师从报刊杂志及有关专业资料中寻找真实的具有可争辩的案例放到课堂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评判。例如:根据“王海打假案”,教师可以就“知假买假能否要求双倍赔偿”组织学生仿真讨论。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王海,另一组代表经营者,要求根据自己的角色各自陈述理由。这种仿真案例由于强调了它的仿真性,因此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较多,学生课下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非常有好处。

(三)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或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所有这些目的都是希望将学生真正纳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感受,从中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四)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对这些学生根据其所学专业的不同要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要着重介绍民事制度、合同法(特别是其中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制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需着重介绍法人制度、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制度;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应当着重介绍税法、会计法、票据法等法律制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需。

总之,以往“老师课堂讲课本儿,学生复习背课本儿,期末考试考课本儿”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需求。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应以构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较快的掌握社会交往中有关经济法律的常识,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较好的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实现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世中,倪业群.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3]乔玉君.关于完善法律硕士培养体系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律师,2005(6):210

上一篇:浅谈幼儿师范专业高职对口升学的复习策略 下一篇: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