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7 11:31:15

整体护理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对于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考核得分在护理后都有明显的增加,同时研究组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整体护理;内分泌失调;肥胖患者;临床疗效

肥胖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话题,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病人数正在急剧增加。长期肥胖人群比非肥胖人群更加容易患上冠心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一系列慢性疾病[1]。本次临床研究以12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为对象,探究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这类疾病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本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2]中关于肥胖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均有内分泌异常的情况。其中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86例;患者年龄在24~56岁,平均年龄(41.3±5.6)岁;患者体重指数为30~46kg/m2,平均体重指数(35.2±4.3)kg/m2;其中初中或者中专水平有22例,高中水平有41例,专科以上(包括专科)水平有57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肥胖患者均采取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给予内分泌调节性药物等。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进行常规的宣教和常规的饮食指导等。而对于研究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等,同时定期的进行随访。

1.3疗效判定 采取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在临床护理前后对患者各进行一次测试,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情况越好。对于临床疗效则是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标准进行判定[3],其中治愈标准:体重指数降到正常范围18.5~23.9kg/m2;有效标准:体重指数降到24.0~27.9kg/m2;无效标准:体重指数仍处在28.0kg/m2及以上水平。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以P

2结果

在护理后,研究组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临床疗效上,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生活中,人们发生肥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食物摄入过量、内分泌异常、运动不足等,而内分泌异常是几大主要因素之一。内分泌失调主要影响的是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一旦摄入的能量过多就很容易出现肥胖症状。在人体中,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类激素和神经系统对于体内各类生理功能及代谢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常状态下各种激素在人体内是处于动态平衡,以确保体内各类代谢和生理功能都能够正常的运转。如果某一种或者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打破了原有的动态平衡,那么就造成了内分泌失调[4]。

目前对于肥胖患者的治疗仍然是通过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实现,对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肥胖患者同时还要给予改善人体内分泌的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然而患者内分泌失调症状的发生与其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情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以单纯的内分泌调节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它着重提出"心理、生理、精神"三者的统一[5]。把它应用到内分泌异常所致的肥胖患者身上,首先应积极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的运动意识,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在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观察,及时的解答患者所出现的问题,使得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整体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疗效都要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内分泌失调所致的肥胖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艳丽.肥胖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35(1):64-66.

[2]杜松明,李艳平,房红芸,等.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联的比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6):626-632.

[3]郑少雄.摄食、肥胖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6):361-366.

[4]李文文.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4(18):941-942.

[5]吴德芳,罗阳.我国整体护理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334-3337.

上一篇:江汉平原皮影的审美追求 下一篇:医护合作策略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