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因素调查

时间:2022-05-27 10:28:14

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因素调查

【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的信任度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54例,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护患关系信任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5个维度中,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得分最高,为(3.64±0.28)分,对未来的信心得分最低,为(3.36±0.78)分。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41个项目中,得分最高的是“按床头铃后护士很快回应”,为(3.94±0.37)分,得分最低的是“护士对我的指令太多,我感到拘束,不太自由”为(2.74±0.11)分,3分以上的项目有34个。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付款方式是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P

【关键词】 护患关系; 信任度;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9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4

护患关系紧张引起的护患矛盾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存在紧张的医患、护患关系,致使医生及护士工作压力增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医患、护患间的信任度降低和缺乏是医患、护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1]。在这种状况下,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融洽护患关系有利于双方良好行为的形成,预防和减少纠纷和诉讼事件的发生[2]。通过正常评估护患关系的信任度,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信任度的措施,对提高护患关系信任度,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对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进行护患关系信任度进行评估,总结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护患关系的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54例,其中男97例,女57例;年龄20~65岁;疾病类型:流行性腮腺炎20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肺结核61例,病毒性肝炎66例;住院时间6~21 d,平均10.5 d;付费方式:自费71例,医保83例。病例选择标准:住院时间>6 d,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生活可自理,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3]评估患者的信任度。内容包括护患信任度定义的5个维度,41个项目,其中7项是对知识和技术方面的确信,5项为对未来的信心,11项是一贯性,11项为尊重,7项为安心感;正性、负性条目分别为31项、10项。采用等级计分法,正性条目: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负性条目采用反序号计分,总分为各条目计分之和,总分范围为41~164分,得分越高提示信任度越高。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经同意培训的调查人员在病房内向患者发放问卷,并讲解填写问卷的方法及每个条目的含义。所有问卷均有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共发放问卷154份,回收154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设定α=0.05为检验标准,P

2 结果

2.1 护患信任度各维度得分情况

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5个维度中,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得分最高,对未来的信心得分最低,详见表1。

2.2 患者的护患信任度各个项目得分情况

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41个项目中,得分最高的是“按床头铃后护士很快回应”,得分最低的是“护士对我的指令太多,我感到拘束,不太自由”,3分以上的项目有34个。最高分的5个项目和最低分的5个项目,详见表2。

2.3 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性别等作为自变量,护患关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付款方式是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P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护患信任度总分最低为88分,最高为158分,平均(133.78±14.11)分,40例患者评分低于均值,提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不高,从表1可以看出,在5个维度得分中,最高得分是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而对未来信心的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选的对象较多为慢性传染病患者,这些传染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措施,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影响了患者的信心。

从表2结果看,护患关系信任度得分与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由于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模式,施行床边工作制,责任护士工作时间几乎均在病房内,这促进了护患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亲情式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得分高的项目中大多数与沟通交流相关[4]。在得分较低的项目中,主要与病区管理有关,这是由于护士是病区管理的执行者,在护士工作的规范行为中,为使病区整洁、规范相关物品放置时可能会与患者的个人习惯发生冲突,因此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冲突,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5]。

从表3可见,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及付款方式:(1)年龄。年龄越大信任度得分越高,这是由于年龄越大的人群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及对疾病的所见所闻也越多,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理解也较深刻,尤其是>50岁的患者出生时由于医疗资源缺乏,因此对医院医生和护士的信任较高,加之年龄增加后,常伴有慢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程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老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6-7]。而

综上所述,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较特殊且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双方信任的建立自患者入院即开始,且贯穿整个住院期间,本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付费方式均会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故需从此三个方面改进护理措施以促进护患关系融洽。

参考文献

[1]马佳玲,王忠太,王波.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07-109.

[2]高玉琴,潘伯臣,吴辉.护患关系满意度与护士抑郁症状调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6):547-548.

[3]刘彦.浅析护患关系的协调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2011,12(3):5381-5383.

[4]朱宁.信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J].医学与哲学,2010,31(1):14-16.

[5]李建敏,王艳云,张秀娟.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7,22(14):1475-1476.

[6]赵立勇.谈护患关系不融洽的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1(4):113-115.

[7]胡学军.探讨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西部医学,2005,72(4):408-409.

[8]陈田林,陈勇飞.从护患关系的不协调因素分析其实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33(3):59-61.

[9]黄惠娇.影响门诊注射室护患关系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浅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36(4):99-100.

[10]王玉萍.影响内科医患关系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探讨[J].西南军医,2008,71(4):168.

[11]陈念湄,李武甲,孙艳平.注重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调查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95(39):691.

[12]刘艳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16(5):76.

[13]贾文荣,刘新,高雪梅.协调医患关系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重要作用[J].价值工程,2012,104(16):319-320.

[14]赵立勇.谈护患关系不融洽的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12(4):113.

(收稿日期:2015-09-25)

上一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使用无创呼吸机合格率中... 下一篇: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