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的动感美

时间:2022-05-27 07:13:49

论音乐的动感美

摘 要: 音乐的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其悦耳动听的声音、婉转流动的曲调、浓淡相宜的和声、重复变化的主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感觉和意味、情感和想象、象征和思想,给人们以听觉的触动、悦情怡神的美感和精神的升华。本文就音乐的动感美、旋律美、节奏美、节拍美及力度美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美 因素 作品 形式 意义

一、引言

构成艺术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基础造型艺术,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其中,“音乐美”是其重要的审美特性。这是由其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形式的特点决定的。关于音乐的美学属性,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先哲学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述,从而使得音乐美学的构建有了丰厚的理论积淀。但是,和对客观世界所有对象的认识一样,音乐美的本质问题也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研究探索,以促进音乐理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拟就音乐动感美的本质特征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二、音乐的旋律美

音乐不仅仅使人感受到愉悦兴奋的音响,它有着自身的思维发展逻辑,情感表现方式和意义,而的材料和规则则是其建构的基础和媒介,它们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构成,影响着欣赏者从音乐中得到的审美享受。

例如:

这是一首宁静的情歌,原为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洁白的前额”,又名为“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1939年由王洛宾改编,流行于青海、甘肃以至全国,1948年,《小城之春》将此曲选为插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亲切委婉,是上下结构的单乐段,上乐句是在高音区,曲调明亮而充满激情,下乐段是在中低音区,音调温柔而饱含深情:上乐句调式较为模糊,下乐句调性较为明确。

旋律作为统一的、完整的音乐形式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以其鲜明的主题风格、独特的动机音型和音调素质,成为欣赏者所能感受到的最为明显和直接的要素,最能唤醒人们的心理共鸣。旋律由各种音程的连续而构成,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旋律依照自己的内部逻辑,将不同的进行方式富有个性地综合在一首作品当中,由音乐所要的具体情感内容和需要来决定,一般而言,上行的旋律,尤其是时间较长、音域较宽的上行,常用于表现情绪的高涨和兴奋;下行的旋律,常用于表现情绪的松弛或低落;横向地进行,尤其是小幅度的波状进行往往表现情绪的安慰平和。旋律不是一个脱离于其他表现要素而单独存在的要素,而是各种表现要素的统一体,它表现作品内容的能力不仅是通过高音关系,而且是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来实现的,它与其他表现要素的关系是整体与个别的复杂关系。

三、音乐的节奏美

节奏也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要素之一,是一种能够使人的音乐空间直觉组织化和序列化的原则。旋律脱离节奏便不能存在,但节奏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脱离旋律和其他一些表现要素也能独立地发挥作用。例如,非洲的钢鼓乐队和我国一些民间鼓乐队,可以进行独立的打击乐表演。

节奏的产生不是人为的,它存在于统一的天体和大自然中,更存在于生命之中。音乐的节奏与大自然同步,与生命同步,与人的情感运动同步。在音乐中,节奏往往赋予音乐鲜明的性格特征,使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生动。具有强烈特点的节奏使人易于感受和记忆,不同节奏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在各民族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形成的一定节奏型,往往成为这些民族某些音乐载体的代表性特征。如: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歌舞的典型节奏型:

圆舞曲的节奏型:

探戈舞曲的节奏型:

节拍是音乐中的节奏按照强弱轻重的规律性周期交替将音乐分组构成的组合形式。在每个小节拍上的强拍上的音,往往有支持或引导的作用,强弱上的音则居于从属的地位。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切分节奏的出现就打破了通常的节奏强弱的关系,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例如:《彩云追月》是较为明显的切分节奏型的曲目,它是一首起源于广东的民乐,以轻盈而优美的旋律著称。彩云追月是用我国的五声音阶写成,整体的听感给人感觉是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

四、音乐的节拍美

节奏和节拍是音乐中密不可分的要素。

不同的节奏和节拍为音乐的表现提供了强烈的动力和感彩。例如:具有强节奏的进行曲和一些舞曲常用的两拍子,具有舒缓悠长节奏的颂歌和抒情歌曲常采用四拍子,三拍子则成为圆舞曲的典型节奏,具有欢快活泼或抒情的特点。音乐表现不同的审美情感时,会采用相应的节奏节拍,如平静时,多用平缓的节奏,常时值的音;激动时多用紧张急促的节奏和强弱交替频繁的节拍。

例如:《匈牙利舞曲》第一号,约作于1869年前,原为钢琴四手联弹曲,为所作二十一首钢琴四手联弹曲《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一首。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g小调,稍快的快板,2/4拍。一开始即呈示出的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以匀称平整的附点节奏写成,柔和抒情而略带淡淡的忧愁。移高八度反复时,情绪变得更为缠绵。接着,出现了节奏活跃、带有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中那种快速段落风格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对比。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利吉卜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五、音乐的力度美

音强是指音的力度变化。它在音乐中表现上的一般意义是:力度越大,越使人感到音乐紧张性的增强:力度越小,则减少音乐的紧张性。另外,力度的增大往往伴随着音响的增强。在普通情况下,旋律上行时伴随着力度的增强,旋律下行时伴随着力度的减弱,因此,音乐的高潮往往是在旋律的不断上行中,伴随着力度的增强,使音乐紧张度增加而形成的。

例如:曾荣获全国舞蹈大赛的女子集体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藏族民歌《康定情歌》,强有力的音乐,夸张的现代节奏,粗犷的舞蹈语汇,表达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尽情歌唱生活、赞美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动人场面。

在这首舞蹈音乐里,有力的音乐旋律和夸张的节奏,带动着每一个舞者的情绪与情感,音乐一开始宽阔的音域就已经把舞者的情感带动起来了,紧接着,有力度的快节奏音乐更是频频带动人们的情绪,这时候带动的不仅仅是舞者,还有观众的情绪。因此,音乐的力度也是体现音乐动感美的一种表现。

六、结语

音乐的动感美包括很多:音乐的旋律美、音乐的节奏节拍美、音乐的力度美,等等,音乐的动感美能带动并影响人的情绪与情感。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美是现实生活的美的反应,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声音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曲艺音乐卷.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3]黑格尔著.美学(第三卷)(上册).

[4]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医疗美容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新课程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