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物流快速反应(QR)系统的构建

时间:2022-05-27 05:32:34

浅析军事物流快速反应(QR)系统的构建

[摘 要]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各种突发灾难的产生,对军队物流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能在战场上、各种抢险救灾任务中保证物资运送的快速、及时,是摆在我军现代化建设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内军事物流系统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前沿的相关理论,提出一套科学的、反映未来战争的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构建设想,为我军建设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力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军事物流 快速反应系统 构建

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和各种突发灾难的产生,具有各单位协同困难、情况复杂多变、保障任务繁重等特点,能否提供及时、快速、有效的后勤力量支援,成为决定战场胜负、能否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关键,对我军后勤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构建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效率”优先,改革体制,拓宽渠道,确保战时、突发灾难时物资供应及时、准确,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对我军后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快速反应”简介

“快速反应”,又称QR(Quickly Response),最初是在外国服装业的行业流通中得以运用,并取得成功,后经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融入社会活动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较为全面的物流管理思想。QR管理是信息系统和准时采购(just in time,JIT)物流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将特定的产品交予客户”目的的产物,它的实现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EDI)、条形码和带有激光扫描仪的电子销售点系统等工具的使用。在物流的实际动作过程中,QR的最直观表现就是通过系统处理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大量的前置时间,这可使库存量减少并可进一步减少反应次数。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就是要借鉴地方物流企业针对市场快速反应,来提高我军后勤单位在军事物流方面的反应速度。

二、构建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必要性

1.及时、准确供应军事物资,确保部队战时打赢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持续时间短、物资消耗量大、各个兵种综合运用合力制胜的战争,战场在短时间内将汇集大量的信息流、物资流。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可以保证后勤单位在第一时间将前线部队所需物资送达,将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

2.平战结合,抢险救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全球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8个发生在中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致使24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伤,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80亿人民币。今年初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最初普降大雪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瑞雪兆丰年,没有意识到是一场大灾难来临。这次超过唐山地震震级的汶川地震,也是突如其来。我们能不能做出快速的有效反应,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对一个危机来说,最宝贵的能力是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可以使救援部队在生命的“黄金时间”到达,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节约经费,提高效益

现代战争将不再是也不可能是“不计战争成本”。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采用科学决策机制,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将会有效的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堵住浪费源头,发挥系统在经费节约中的服务保证作用。

三、构建我军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原则

1.动态管理原则

QR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品流通连接着多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即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市场,因而QR管理是一种作用于物流全过程的整体管理。在军队物资流通全过程中进行综合管理,把着眼点放在动态的物资流通上,通过物流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实现对跨领域、跨职能部门的物流活动的统一规划。

2.单位管理原则

QR管理不仅创造价值,甚至决定了整个商品价值的实现。同时,由于商品生产过程以及市场营销过程都是从物流过程开始的,它也间接的决定了物质产品生产及营销活动的效率。特别是伴随着物流信息化、系统化的发展,其有效的顾客信息管理机制,对生产和流通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要实现QR方式,就需要我们切实以“面向部队,服务部队”为目标,建立起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保障有力”为根本要求的军事物流服务体系。

3.关系管理原则

建立QR系统需要在流通过程各部门之间进行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接触、沟通与协调,深入了解各部门的机制和理念。在军队物资流通过程中,要实现QR管理,就必须对各方所能做出贡献、环境条件以及各种促进方式和合作可产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控制,避免由于资金、权利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平等的物流关系,造成物资流通的“不畅通”。

4.信息管理原则

QR背后隐含的意义是需求信息的获取,尽量实时并贴近用户。对于军队物资部门而言,物流的反应速度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意味着能否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能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资筹供的快速、准确、及时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为部队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前高速运作的经济条件下,军队物资供给部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四、构建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1.信息共享

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要求所有实体都必须步调一致,即同步作业。在共同协作这个大环境下,网络中的不同实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共享有关真实需求、库存和生产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实现军事物流快速反应这一特定的前提下,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是不现实的,但在经过合理的评估后,相对广泛的信息共享将提升我军的后勤物流系统的补给能力。

2.系统优化

通过对那些组成系统的流程的详细审查,得出这样一个事实:从“快速反应”系统一段到另一端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无效”时间。通过精简运作过程减少那些不增值的作业来实现这个目标,整个军事物流系统的反应就会更加迅速。

3.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

缩短前置时间是快速反应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方式是与重要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其中一种有力的方法就是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随着国防产品复杂性的增加,要求军事用户与供应商的共享程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VMI模式与重要的供应商加强合作,有助于建立反应快速的系统。

4.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不但产生了成本,也是实现快速反应的一个障碍。复杂性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系统中,同一产品的多种变化,或是同系列中的每种产品需要不同的原材料,或是频繁的产品变幻,以及那些涉及许多不同阶段和不同操作环节的繁琐流程都可能产生复杂性。可以通过探求这些复杂性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的目标,提出应从系统的模式选择,物流渠道管理,同步机制,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军事物流管理进行系统的规划。

1.采用“敏捷”的”快速反应”系统管理模式

现代战争的进程加快,战争的时效性空前提升,势必要求军事物流也必须随之而发生变化。对于”快速反应”系统而言,如果对部队的需求反应迟缓,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将部队所需的物资装配送达目的地,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提出申请的部队会因此失去应有的战斗力,甚至整场战争也会因此而失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军事物流管理必须做到快速反应。

2.物流渠道管理

在当今军事物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军事需求变幻莫测和军事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下,快速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过去的物流系统大都依靠预测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但是现在,缩短前置时间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成功控制物流前置时间的关键是实施物流渠道管理。渠道管理要求把生产与采购的前置时间同军事需求联系起来渠道管理的目标包括: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高强的灵活性;更快的反应速度。

3.同步机制

系统的反应速度关键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同步化水平。同步的系统是指实体通过网络实现紧密的互联并参与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系统伙伴之间所共享的信息包括需求数据及预测信息、生产计划、新产品开发细节和随时变化的物料清单。在背后支撑系统的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系统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变得不但便利而且经济。它的主要好处是,各实体内部的运作由于高度透明的信息流而变得更具效率,有效的军事物流系统都有其共同点――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同步化。

4.风险管理

现代战争中,打击对方的后勤力量是一种必要的手段。这使得”快速反应”系统更加容易中断。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风险都来自外部破坏,重大风险可能因系统的设计与战略上所采取的管理决策而产生。军队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快速反应”系统风险。风险状况必须明确而且要进行持续的监控,要对贯穿系统的关键路径进行评估,而且有必要设立防护措施。

六、构建要点

1.各军事物流单位明确自身优势,合理定位

对所在物流单位进行调整和取舍,不断培养自身优势。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快速反应救灾过程中,陆航的优势就得到了显示,最适合应用于公路交通被大面积阻断的救援。其他军事物流单位也可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本单位、兵种在快速反应系统中的作用。

2.平战结合,军事物流单位、地方物流企业之间经常配合

应当按照有利于部队建设发展,有利于战斗力保障力提高,有利于解决官兵实际问题的原则,对部队、地方的现有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利用,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快速反应保障能力。在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救灾指挥部先后调集近百架直升机,其中包括许多企业的直升机,为军事单位、地方企业的配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建立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网络

现代物流向横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军事物流系统也不例外。现实使军方认识到,任何一个物资部门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精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增强竞争的实力。通过运用先进的军事供应链管理方法,将在纵向一体化时代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加强了军事物流系统内各个实体之间横向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以军事用户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密切联系的、反应快速的和可靠的军事物流网络。

4.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我军目前的后勤保障手段基本上处于半机械化水平,信息技术含量低,制约着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认清严峻的现实,坚持以科技密集和质量效能为原则,按照整体筹划、突出重点、系统配套、重在实用的思路,采用多种物流信息技术手段(例如VMI、MRP、ERP系统等),不断提高军事物流装备的科技含量和保障功能。

七、军事物流“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

1.查找潜在漏洞

导致军事物流活动中断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供给风险。供应商供给中断的难易程度?风险还可能主要来自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以及低水平的供给管理。(2)需求风险。需求的波动性有多大?供应商是否存在并行的交易活动,其产品需求会影响到产品的供给吗?(3)过程风险。过程的弹性有多大?我们是否了解这些过程变化的来源。(4)控制风险。内部控制系统导致混乱和变化的可能性有多大?(5)环境风险。在整个系统中,哪个部位容易受到敌对力量的打击?

2.“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1)理解“快速反应”系统风险。军队内部物流系统的管理层存在着对更宽广的供给/需求网络缺乏认识的情况。他们对通向军事用户的下游路径有着较好的了解,而缺乏关于上游供应商生产活动的信息。初级供应商们,为了保持其生产连贯性,往往要依赖第二甚至第三层的供应商,信息链却没有延至这一层面。如果要降低和管理风险,对“快速反应”系统细致入微的理解是必需的。

(2)改善“快速反应”系统。“改善”系统即简化系统、提高过程的可靠性、降低多变性。然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军事物流系统,他们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成本控制。在改善系统方面,本文推荐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是一种数据驱动和进行持续改善的方法,寻求对过程的控制和提升过程的性能。符号“?”在统计学上用来测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六西格玛的目标是消除过程的多变性直至每100万次生产活动或“灾难”中只有3.4次会失败。这样不仅减少了消耗,而且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获得了收益。虽然六西格玛的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无法达到,但是整个系统却可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3)确定关键路径。供应网络是一张由点和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点代表企业、实体或者设施设备;线是指结点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物流、信息流或资金流等。供应网络的薄弱程度正是由这些点和线决定的。由于可能存在数以千计的点和线,系统风险管理的挑战就在于确定这其中哪些是关键的环节,一旦失败对系统的影响将有多严重?军事物流管理层必须有能力去明确需要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关键路径,以确保系统的连贯性。

(4)管理关键路径。关键的点和线被确定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降低或消除风险?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制定应对突发灾难的计划。其次,为了消除或避免成因,可以利用“因果”分析法是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如果问题的成因是瓶颈问题,那么决策时就必须进行慎重抉择。很多情况下,瓶颈可能是一个反应能力有限的主要供应商,最好的情况是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其他选择,那么就有必要通过采取措施来应对瓶颈问题,以使整个系统活动得以继续。

(5)提高网络的可见性。“快速反应”系统的网络可见性是有限的,网络中的某个实体往往并不了解上下游的营业水平和存货流动情况。这样的话问题往往要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才能被发现,此时可能因为已经太迟而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快速反应”系统的管理应具有更好地辨识发生意外灾难(或者计划灾难的不发生)的能力。

(6)建立系统连贯性小组。“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的前述几个方面,都需要建立一个长久的系统连贯性小组去执行的。从理论上来讲,这些小组应是多功能的,它们应该具备一切必要的技能,以保证它们能够成功完成那些错综复杂的分析,以及顺利执行系统风险管理过程。例如,小组应该编制一本“风险花名册”,记录可能的薄弱点,以及为了减少风险而准备采取的措施。”快速反应”系统的主管应是小组组长,小组直接向军事物流系统的决策层汇报工作,确保”快速反应”系统风险控制可以得到最大的优先权。

(7)军事客户与供应商协同工作。军事客户与供应商协同工作来共同处理系统的风险,在许多特定的行业中存在一些很好的例子。例如BAe系统首创的“行为关系维护”,它们同大约200家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重要战略供应商管理程序。BAe组织小组进入到这些主要供应商中,并与之高层保持频繁接触,寻求优化物流过程和提高可见性的方法。把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引进到”快速反应”系统的风险管理中。另外,各实体应明确建立关于供应商统一的行为标准,要求供应商以此监管自身存在的系统风险。如果每个企业都能负责地同最临近的供应商和军事客户合作,共同执行这里所提倡的风险管理程序,整个物流“快速反应”系统的风险就会小得多。

参考文献:

[1]谢 平:军地物流一体化军事后勤系统管理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07.5

[2]张尧辰:快速反应的物流系统.中国物资流通,2000.9

[3]李中京:建立快速反应的系统.大理学院学报,2004.7

[4]汪文平: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升后勤保障效益.基层后勤研究,2008.1

上一篇:我国广告传播中的品牌文化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错位”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