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产业

时间:2022-05-27 12:06:03

公司与产业

摘要:本文根据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揭示出公司强大的生命力,并阐述了公司对于产业优化的推动力,最后重申“人为为人”的核心思想,为公司和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司的特点;公司与产业;人为为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81-01

一、公司一经产生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较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它具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1、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一定义是思维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它使陌生人之间合作起来建立有生命的组织体成为可能。从此,企业不再局限在家庭和熟悉的人之间,企业有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2、自有竞争,平等契约。法律规定了财产权,在这基础上,公司可以平等签约,自由竞争。比起国家特权公司,公司更有长久的生命力。

3、两权分离,生命延续。公司第一代创始人尽管具有创办企业的禀赋,但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公司所有问题的答案,也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的后代和自己一样具有天才的企业头脑,个人的优势不能传承下去,只有制度才能将优势延续。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现代企业制度选优提供了可能。

4、企业文化,各领。公司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调动起激发个人潜能的文化基因,就能将人的因素转化为生产力。在东方,“公益即私利,私利能生公益”的家国气质下,民众的力量凝聚为公司的力量;在西方,自由独立,个性创新的文化下IT产业势不可当。

二、公司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具体到产业领域,公司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1、公司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

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低下的问题,最终要靠公司来完成。公司降低成本的内在冲动迫使它进行更有效的设备投资,不断采用新技术,转变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每个公司都相继提高效率,最终整个产业的效率和技术就会进步。第二,公司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是企业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自从智力与资本结合,人类的生产力就呈几何级数增长:杜邦的尼龙、贝尔的晶体管、DNA生物技术、高分子材料、原子能、空间技术、半导体,创新无处不在。在日本,引入的专利被进行二次创新,学习者成为领导者;在硅谷,失败被看做荣誉,美国的IT产业全球瞩目。公司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上,也表现在对世界各国,人与人关系的重新定义上。一国的产业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本国市场时,时代要求它以全球的视野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应运而生。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精神使它能“四海为家”,而全球公司更是英雄不问出处,“只把他乡做故乡”。公司渴望全球市场的内在冲动引发了全球竞争,这降低了人类的交易成本,产品更加便宜。杜邦、贝尔、IBM、西门子,这些公司能时刻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将争夺和冲突转变为分享和合作,最终促使了本国产业甚至世界产业的发展。第一,公司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国家优化资源的措施如果没有公司的呼应就不能落到实处。第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自身的努力。公司的优良特点逐步演变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第三,由于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企业经营不善或者相互拖欠造成的,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公司负有很大的责任。当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深刻交融,当实体经济中供给远大于需求创造的繁荣到来时,虚拟经济的泡沫却因吹得太大而破裂。公司既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灾难的酿造者,防范金融风险,公司负有很大的责任。

2、公司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教育开始,构成一个链条:即教育―研究与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里,公司是主体和突破口,这是因为公司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主体,而且是研究与开发、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司将是一所大学校,是教育、研究、生产的重要阵地。

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如今跨国公司、全球公司这种高级的公司形式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反全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们担忧:没有全球化的调控机制,全球资源被少数大公司控制,这些巨型公司是否会形成难以制约的权力?全球化伤害文化的多样性,破坏环境,拉大贫富差距,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其实是对公司和产业如何处理“人为”和“为人”关系的拷问。当公司只致力于如何将自身搞好,而不顾其他主体的利益时则必有害于整个系统,而这最终也会损害自身的发展利益。同样,当产业只拘泥于本产业、本部门而不能转向其他产业或部门互为支持、协同发展,或者甚至为了本产业部门的发展而不顾其他产业利益时则必有害于整个产业系统,最终也损害了自身的发展利益。所以,以“人为为人”指导公司和产业,才最终能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产业经济学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作者简介:任娜(1990― ),籍贯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金融学;张凯(1990― ),籍贯河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08级本科生,专业:金融学。

参考文献:

[1].《企业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产业经济学》,2005.08.

[2].《竞争的人为为人观》.《产业经济学》,2005.08.

[3]记录片.《公司的力量》.

上一篇:论资本多数决原则与少数股东权利的冲突 下一篇:家电销售网站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