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开展

时间:2022-05-26 08:50:15

谈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开展

摘 要 2010年6月1日在昆明市召开的全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旅游业进入发展最好的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才的智力、知识支持,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如何通过特色的实训教学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应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 旅游大类 实训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情况

高职是指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龙头。高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如本文摘要中所言,现今“旅游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高职教育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必要而且发展迅速,而实训特别是校内实训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内容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并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态度,实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高职院校均认同实训的重要性,作为技能的培训方,院校的实训建设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回避的是,我们的实训教学在开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师,结合自己授课情况以及对其他旅游类实训教学开展情况的了解,认为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训教学开展存在问题有如下几点。

2 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实训教学课时安排较少

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实训课时要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以体现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往往这些实训课时会被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公共课)占用一部分,然后综合实训占很大部分,最后留给专业课的实训课时则是少之又少。

2.2 实训内容和企业衔接不佳

(1)实训项目安排多为截取式,不能完整体现工作全部内容。为了方便授课多数实训课程在组织教学时会使用项目任务驱动法,将课程分为几个项目、任务一一讲授、实训,这种方法优势明显,但是容易出现实训教学断层现象。

(2)实训条件受限,不能和企业挂钩。旅游大类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全真的工作环境,著名企业的进入,但是因为高职院校实训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很多企业表示对于新型设施设备,精美用具,很多学生表现很惊奇,完全没有使用经验。这主要与一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有关,有的高职院校重视设立校内实训基地,但往往因为资金问题导致校内实训基地存在实训面积小、实训设备落后,甚至无大型实训设施设备、实训耗材低劣等问题。

(3)实训氛围营造不足。实训氛围除了要求仿真的实训环境还要求教师的良好组织,学生的兴趣支持。但是实际上就算有的院校投资建设仿真实训室,实训氛围却没有实实在在营造好。如有的院校建设了3D导游实训室,却成为学生理想的平价影院。

2.3 实训教学组织力度不够

(1)实训教学组织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实训课多为小班上课,但一个标准班级多在40人以上,有时甚至达到60人。学生人数不同,但是教师组织教学方法却相同,有的人多实训地点无法容纳则采取分组上课的形式,1组第一节课进行,2组第二节课上课,这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课时,教学目标完成效果不好。

(2)教学课堂管理难。很多上实训课老师抱怨实训课课堂难控,如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英语课程在机房进行,教师对学生电脑操作很难管理。对于消耗性强的课程管理更难,如茶艺、调酒类课程,教师既要教授演示操作流程又要个别指导,学生消耗又要控制,课堂不像理论课一样学生端坐教师讲解,这使得课堂管理很有难度。

(3)实训教学考核难以全面。实训课考核多采用操作或试卷方式进行,操作侧重学生技能掌握,试卷考试侧重理论掌握,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体现学生的实训掌握情况。而在实际考核中,学校统一安排考试,多数实训课程采用试卷考试,对技能的掌握考核重视度不够,更难体现对职业素质的考核。

2.4 学生对实训课玩心多于学心

学生对于实训课多是让学生喜欢但学不好的尴尬情况。以笔者所教授的“调酒”课程为例,很多学生对课程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操作学习认真,但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不是学了酒水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品基酒、喝鸡尾酒时的感觉。这种情况很多,有的学生学了电脑操作课程,但是却在毕业时打字都成问题,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很差。

3 做好实训教学,体现高职特色,培养旅游人才

3.1 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

建议增加专业实训课程的课时,课时安排应考虑每年学生数量的变化,以完成教学目标来调节。另外,在课时安排时了解企业技能操作要求,充分吸收合作企业意见。

3.2 实训体现企业特色

(1)企业参与实训项目安排。高职培养的旅游类人才应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职业标准相适应,与行业要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要求学校实训必须体现企业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种类变更速度加快,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从业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使实训和就业不脱节,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接触,让企业参与实训教学,共同制定实训项目内容,使教学目标清晰、完成度好。

(2)增强实训基地功能。实训基地是高职学校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仿真或实战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走出校门以后立即与市场接轨。实验实训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实践教学中心任务,具有先进性、综合性、仿真性、开放性。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

(3)企业参与实训氛围营造。企业将最新的行业发展情况如高职共享,以便高职实训场所氛围布置仿真。如现今客房部要求床单、床笠及其他布草的规格和以前是否有变化,应及时反映在实训课堂上;餐饮摆台中中餐的汤匙很多酒店用不锈钢质地、西餐口布材质花纹发生了变化、酒吧里最受欢迎的基酒、茶吧里最吸引人的茶艺演示等等这些都应该在实训中得到传递和重视。企业实际的操作规范要求、操作要领、不同岗位的职责等这些都是实训的重点,实训室建设、实训材料的准备都应有企业的参与,让实训成为校内教师进行的企业提前岗位培训,使实训氛围和企业无差别。只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职业氛围和学习场所,才能使得通过校内实训的学生在就业时和企业零距离。

上一篇:财经类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关系探讨 下一篇:广西岩滩库区移民贫困成因与可持续生计路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