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探索

时间:2022-05-26 09:23:07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探索

[摘要]西北大学建校时间长,基础设施老化,无功电耗、跑冒滴漏现象较为普遍,我校组织多次专家论证,到各兄弟院校实地考察,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最终决定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我校节能监管平台。我校以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为主线,在保障使用,不降低舒适度的前提下,从水电暖入手,进行用能监测与分析,为智慧管理与科学的节能改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了杜绝浪费、降低能耗的目的,实现跨平台、跨区域、集中监测、统一管理,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节能;环保;信息化;高校后勤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1.024

1学校基础情况

西北大学始建于1902年,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北大学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1958年归属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一省一校计划”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7.9公顷,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三校区教学区共有建筑126栋。其中太白校区75栋,长安校区33栋,桃园校区18栋。其能源及资源消耗有以下特点:(1)人员密集,全校师生3万余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功能齐全,能源消耗种类复杂,包含水、电、暖、新能源等,且消耗量巨大。(2)能源管理模式较为传统,大部分是人工、预估、凭经验的管理方式,缺乏精细化管理。(3)我校跟其他兄弟院校一样,长期以来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源使用成本意识相对较为薄弱。(4)我校2013年后勤改革后,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能源使用管理办法,如: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对重点能耗区域进行了节能改造、强化了管理措施,产生了一些节能效果,但从总体上缺乏节能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及延续性。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节能效益不显著。建筑面积、师生数量、科研总结、能耗设备等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使学校的财务部门及后勤部分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形式下,我校重新思考高校后勤的发展方向与管理模式,结合信息化、智能化和互联网+时代大力发展的背景,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应运而生。

2节能监管平台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重点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七大系统”。“一中心”为能源监管数据中心,“一平台”为节能监管平台,“七大系统”为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供暖计量监管系统、能源综合分析系统、变电所监管系统、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上传数据中心软件接入系统。在具体实施中,我校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案:一期搭建框架,实现三个校区104栋楼宇电的在线监测和太白校区、长安校区水的在线监测,包含1095个电能监测点和124个水能监测点;二期实现水电暖全面覆盖、完善各终端监测,实现管控结合,包括变电所监管系统、学生宿舍网络预付费系统、供暖端控制装置、路灯智能照明系统、空调智能监管系统等;三期进行全面监管,逐步推进定额管理和节能改造,并根据一、二期建设完成的使用情况,得出合理科学的能耗指标,继续细化全校区的能耗监测点,深化完善节能型校园的建设。

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节能监管平台可以采集水、电、暖等能源信息和空调、锅炉、重要科研等高能耗设备的信息参数,通过智能数据网络进行存储、处理、打包、压缩与上传,运用现场工业总线技术,与互联网络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物联网网络。一个统一完善的节能监管平台,包括校园能耗数据中心、各能源管理系统的统一门户平台、统一终端接入平台、统一报表服务、统一短信服务等建设内容,将前期原始能耗设备数和分类分项能耗数据以及外部数据自动导入能耗数据中心,用户可以快速对任意建筑中的系统和设备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报告并采取措施。后勤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三个标准:(1)建立统一能源接入标准,对其他能源管理提供标准的接口服务,可方便未来拓展系统或设施的能源管理(如节能改造系统接入),实现校园长期动态的统一能源监管。(2)建立后勤系统接入标准,为其他后勤应用管理系统(如学生公寓预付费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口。(3)建立预留接口标准,为信息化校园预留API接口,统一与信息化校园进行集成。

4效益分析

4.1节电效益分析

4.1.1节能效益分析(1)单个计量点节电效益分析。电能管理前的72小时柱状图如图1所示,为行政楼3月15日至17日的72小时用电状况图,体现了72个小时中每小时的用电量,其中横轴为时间轴,以小时为单位,纵轴为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从图可见,在非工作时间,仍有均衡的能耗产生。通过加强宣传与管理,优化后非工作时段待机功耗72小时柱状图如图2所示。2015年3月16日23:00至2015年3月17日6:00行政楼用电量。该时间段日用电量:56.67度该时间段月用电量:1700.1度=56.67度×30天该时间段年用电量:20684.55度=56.67度×365天(2)整体节电效益分析。目前,因未关闭接线板电源、饮水机电源而引起的待机功耗在我校属普遍现象,通过系统查询2015年3月17日0:00至6:00用电量。每天晚上的用电量为6125.78度,即0.61万度,通过行为节能后,这部分可以减小为零。因此每年有222.65万度的节电空间,按照70%核算,每年有155.86万度的节电空间。4.1.2经济效益分析每度电按照0.49元计算,并按照70%核算,每年有75.46万元的节电空间。4.1.3环境效益分析每节约1度电,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0.997千克,二氧化硫0.03千克,氮氧化合物0.015千克,碳粉尘0.272千克。产生环境效益如表2所示。4.1.4社会效益分析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推进了校园节能减排工作,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改善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师生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增了进师生对绿色校园、生态建设等理念的认知程度,提高了节约资源的意识。西北大学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具有服务社会、示范引领的效应,我校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必将带动整个西北高等院校的能源监管工作的推进。

4.2节水效益分析

4.2.1节水效益分析(1)单个计量点节水效益分析。2015年初,平台监测出,半年内太白校区教学七楼比教学六楼用水量多1万吨,2015年3月16日,系统再次报警教学七楼漏水严重,经逐步核实、排查发现十余个冲水阀损坏严重,更换后,供水正常。2015年3月教学七楼日用水量,正常时每天10~20吨,异常时每天近200吨。每天按照100吨计算,每月有3000吨的节水空间,每年有36500吨的节水空间。(2)整体节水效益分析。当供水正常时,72小时用水中应该有某一小时用水量为0,当72小时用水量均不为0时,系统报警,并认为72小时中最小的不为零的值为小时漏水量;各楼宇用水情况一般比较规律,将每日用水量与前几天对比,可判断漏水情况。漏水量计算如下(2015年3月17日):每小时漏水总量=46.9吨日漏水量=46.9吨×24=1125.6吨月漏水量=46.9吨×24×30=33768吨≈3.4万吨年漏水量=46.9吨×24×365=410844吨≈41.1万吨按照70%核算节水量空间=41.1万吨×0.7≈28.8万吨4.2.2经济效益分析费用(年漏水量)=41.1×2.9≈119.2(万元)按照70%核算节水费用空间=28.8×2.9≈83.5(万元)

5结语

大学,作为理念引导的先行者,肩负着环境育人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在做能源管理的过程中,节能、服务、教育三者并重。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我校师生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的后勤管理正朝着信息化发展方向大步前进,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总结。

5.1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要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结合

节能监管体系要以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为标准进行建设,必定会打破现有后勤管理的模式,只有通过节约型校园规章制度建设,辅以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与后勤管理体制改造有效配合,才能完成我校用能指标定额管理,真正实现“全面计量,分类核算,定额管理,超额收费,节约奖励”。我们在开展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时,坚持“能源监测与监管并举、创新决策与服务职能”既是我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的主导方向,也是住建部下一阶段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更是教育部门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5.2建设与运维并重

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做好两个结合: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与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系统设计与学校管理需求相结合,实现平台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和顶层规划。然后,根据需求紧迫程度和资金情况分期进行建设,做到有序推进。要使节能监管平台发挥显著的节能效益,必须要加强建成后的运行维护,需根据平台和学校能源管理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运行和维护制度,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是保持平台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节能监管平台的运行维护必须建立长效的人员、资金及制度方面的保障,只有节能监管平台处于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真正地确保节能效果的显著。

5.3建设与育人相结合

在高校,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是应当全面服务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能将其视为“一个项目”,学校需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制度管理、人才队伍、宣传教育全面推进。要与学校的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理念教育、行为教育要从基础抓起,让节能减排工作的思维模式植根于学生脑海中,从而体现在行为上,使其成为未来学校节能减排的中坚力量。总之,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是我校数字后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将我校能源由过去的粗放、估算、短效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现在精细、实时、长效管理模式,为我校数字化后勤、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能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校也将坚定不移地安排总体建设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能源管理的发展。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节能监管平台的发展将是陕西高校中的一面旗帜。

作者:胡莎 张欢 杨昌华 单位:西北大学后勤集团 西安科技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陕西乔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骨科影像资料管理现状分析 下一篇: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