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调控管理

时间:2022-01-23 06:33:51

高校后勤调控管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逐步深化,许多高校后勤实体己采用企业运行机制,它们和高校之间的行政关系正在弱化,经济关系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研讨高校对后勤实体的调控问题有无必要和可能?回答应是肯定的。因为,高校的后勤消费资源有着社会第三产业消费资源所不具有的个性特点,高校后勤生产资源的特性也是社会第三产业生产资源所不具备的,高校后勤实体和高校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调控成为必要和可能。

对后勤实体调控的内涵、力度的研讨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条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后勤实体迅速发展壮大,也有些后勤实体经营管理不善。高校对后勤实体调控是否适度、正确,成了后勤实体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从理论上把它探索清楚,在改革实践中就会事半功倍。

一、高校后勤实体的源起、现状及走向

我国的高校后勤由高校自主管理,具有事业性质,并和高校的教学科研融为一体。这种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日益加快,高校后勤瓶颈现象的渐趋严重,而渐渐地显露出弊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完善,从外部保证了后勤社会化的可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既从内部提供了后勤改革的条件,也使后勤社会化作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而成为必然、必须的一项任务。可以这样认为,高校内、外部的情况呼唤、催促着后勤社会化的改革。

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社会化的真正难点不是高校后勤无人运作、缺少投资,也不是高校的管理创新、改革攻坚缺少理论支撑和实践能力,难点在于,高校的后勤改革是在高校几十年大包大揽后勤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年的积淀,使高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后勤队伍,对他们的“消化”,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真正难点。如果对他们关心、支持不够,就会引发稳定问题;如果过于倾斜和照顾,后勤改革就有可能流于形式。

由于各高校内、外部条件不尽相同,高校领导层面对后勤改革的理解和操作也各不相同,出现了后勤实体分别按现代企业、企业、准企业的体制去管理,按照各不相同的机制运行的现象。

高校后勤改革中出现的后勤实体的多样性,并不影响后勤实体走向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从通俗的层面上讲,后勤实体的规范“剥离”,就意味着所有的后勤实体都要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尽管原来的基础各不相同,前进的速度有快有慢,但是总的方向是一致的,即高校后勤实体完全融入社会第三产业的系统之中。从理性的角度剖析,也是有立论依据的。高校后勤产品和社会上的第三产业产品的区别,不是产品性质的不同,而是服务对象、地点的差异,它属于基本私人产品性质。基本私人产品的性质属性,必然要求高校管理层面和后勤实体的关系是经济意义上的。当然,这种状况的全面实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人员的消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现在需要研讨的是,在这样的进程里,高校还要不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调控?如果需要,在多样化的后勤实体面前,调控方式中有没有共性的内容?下文就要回答上述问题。

二、对高校后勤实体调控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如同社会上所有的改革一样,既是挖掘各方面的潜能、激发各种力量的举措,也是促成各方面利益的调整的过程。我们所要做的,是力求各方力量的最大发挥、各种矛盾的平衡缓解。后勤主体和消费主体的利益方画,既有着共性的一面,即把学校后勤搞好;也有着利益上的差异,即后勤服务的主体——校内外各种实体必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后勤的消费主体——广大师生员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有限,他们希望价廉物美。

我们对高校后勤消费主体作一简单的剖析,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对后勤实体调控的必要性。高校学生属于无收入阶层,伴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更多的特困生进入高校,对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估计过高,会在后勤改革中形成基础性偏差。大学生在高校集体住宿、主要在校园里消费的特点,形成了谁占有了后勤服务市场,谁就极有可能获得利润的局面。我们强调对后勤实体的调控,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大学的正当利益。“在国有企业中,如果政府不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行使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而让经营者或劳动者完全自主地决定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国有企业就不可能追求最大化社会利益目标,进而也就不可能发挥弥补‘市场失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作用。”同样道理,不能造成后勤改革后的利益调整中,后勤实体经营者的利益大幅攀升、大学生的利益不断受损的状况。仅仅依靠后勤实体的觉悟和良知,是无法完全体现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的。高校对后勤实体的调控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上文中已经提及高校后勤市场的特殊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经营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减少对大学生的经济伤害呢?高校后勤的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竞争规则,在后勤的相同服务领域明确,必须有多家实体经营,由消费者的选择决定校内外实体的胜和汰。我们所说的对实体的调控,应该包括高校自身的实体,高校自身的后勤实体也要经受这种考验,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要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不恰当的保护上,而应该不畏艰难,敢于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如果说强调竞争是保护消费群体——高校师生员工的正当利益的需要,那么,调控后勤实体的另一个作用是为了回避风险。不论高校后勤实体在市场体制中已走多远,也不管它们采用何种运行机制,可以预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后勤的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仍为高校。投资方面和实体运作方面如何互相制约、协调,是企业的共性问题。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取得很好的效益,甚至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管理层面没有调控好是重要原因。“政府职能转变后应当是对经济管理职能从具体经营活动的管理转变为按经济系统机理的规律管理,这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引起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质上的提高和飞跃”。后勤改革的路刚开始走,全国范围内的后勤实体的风险尚未显现,现在就研讨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演绎清楚,毫无疑问,对深化后勤改革是有利的。

一段时期以来、“剥离”一词频频出现在后勤改革的相关内容里。但是,何为“剥离”?怎样“剥离”?类似问题的回答并不是很多,更谈不上理性阐述已很到位。但有一点看来可以形成共识,高校后勤实体真正完成“剥离”任务,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仅仅依靠高校的各种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制后,经营状况依然不佳,……其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公司制企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的调控,就是要让实体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在竞争中壮大。因此。促使高校后勤实体避免短期效应,力足长远目标,是调控的重要内容。

三、对后勤实体调控的主要举措

我们所说的调控,目的是为了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调控的内容、力度等方面,确有研究的必要。内容繁杂、包罗万象,势必带来操作方面的难度,也会给后勤实体以无所适从的感觉。由于多年的积淀,后勤队伍存在着人员老化、知识水平偏低、竞争意识和能力不足等缺陷,我们的调控举措方案,不能脱离上述现实。据此,笔者认为,调控的举措主要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后勤实体的财务调控

无论采用何种体制、机制管理和运行,后勤实体的财务工作都是起关键作用的。后勤的财务是基石,在搞好它的基础上,才能搞好其它各种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后勤改革后的今天,财务工作愈发显示出它的价值。

一般地,高校领导和后勤实体的管理者都是很重视财务工作的。我们还可以从后勤消费资源的特殊性方面研讨,进一步明确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后勤的消费资源是相对固定的,对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的后勤服务任务的获取,并不主要源于后勤实体的市场竞争力,而是高校管理层面通过综合考虑,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结果。如果固为财务方面的管理失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形成投资的重大失误,引起分配上的不公,不但会造成后勤实体的重大损害,还会引发消费者对高校的不满,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高校后勤实体一般是由学校投资的,从这个意义去理解,高校加强对后勤实体的财务调控是完全应该的。实体的管理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配合学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在财务调控的诸多内容里,起关键作用的是财务委派制度。后勤实体的会计曲学校负责委派,这部分财务人员的编制仍属学校财务部门,其收入由学校支付,在后勤实体中不享受任何物质利益,在管理上,在履行财务委派职责的前提下,服从后勤实体的统一管理,并接受学校财务部门的监督。这样的管理机制,保持了委派人员相对于后勤实体的独立性,使他们更好地履行会计委派职能,代表学校调控实体的日常财务开支和财务分配,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力求增值。

(二)对后勤实体的战略调控

较之社会第三产业,后勤实体是以“弱势群体”身份步入企业行业。如何在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增强实体的竞争实力,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应成为实体战略发展的有力后盾,对其发展予以战略调控,是对实体的一种潜在的扶持和指导。

涉及到实体战略发展重要方面的是关于实体的投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方向、投资数额。对于投资方向,尤其是关系到实体发展方向的投资,作为高校要适时地予以指导,使得该项投资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也使实体在该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对于投资数额,高校要确定投资审批额度,尤其是在实体步入市场之初,高校更要在这方面把好关,使有限的财力投入收到良好的效益。战略调控主要应通过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调控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实体在全社会意义上的竞争力和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前瞻性。

(三)对后勤实体的物流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个实体所需要的物资,也许就是其它实体的产品,很可能是它们千方百计推销的商品,在这一点上,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有了材质的变化。高校后勤实体所需的物资,具有较为单一、用量较大的特点。加强对后勤实体物流的调控,是廉政建设的需要,是降低后勤成本的基础性条件,是体现后勤教育属性的重要一环。

调控的关键环节是规范招标采购制度。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性特点,对物资的要求更为严格,首先是质优,其次是价廉,因此对于提供物资的单位资质要严格审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实现这样的有效调控,最佳途径是招标采购。就过程而言,要规范招标采购程序,工作中要遵循既透明又保密的原则,以确保每道程序的公平,打破采购渠道的垄断。为确保物资采购的质优价廉,满足师生员工及校园建设对后勤服务的要求,招投标过程中应有学校工会、纪检、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介入,发挥指导和监察作用。

总之,无论是财务调控、战略调控,还是物流调控,它们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高校对于实体的调控,必须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后勤实体尽快融入市场,迅速壮大,提高竞争力。

上一篇: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 下一篇:现代课改理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