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存在性分析

时间:2022-05-26 06:21:37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存在性分析

[提要] 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情况,如生产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等。那么,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经营结构序列?本文着重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结构序列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4日

一、问题的提出

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发现,各个国家的顾客不同,国家基础设施不同,不同的市场中竞争对手也不一样,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在思考和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理念,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

现有的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研究,多是从战略的角度对跨国公司进行分析,也有从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模式不同而进行研究,如生产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等。但很少有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结构的序列进行研究,故本文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模型构建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横向序列结构。根据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过程中序列结构不同,我们可以将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按照横向进行排序,如图1所示。(图1)在图1中,对跨国公司本土化进行排序可以有多种组合,表格中仅列出几种,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本土化进行排序时是按照跨国公司表现出来的相对意义的本土化而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本土化。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纵向序列结构。如果以本土化程度为横坐标、以价值创造为纵坐标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得到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纵向序列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

三、案例选择与研究

(一)诺基亚在中国。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九十年代中期,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诺基亚在中国设有20多家代表处、8个合资企业和6个研发机构,拥有员工超过6,000人。“秉承全球经验,致力中国市场”,这是诺基亚在华发展的战略构想。目前,诺基亚已经在中国实现了生产、研发和移动应用全方位的3G本地化能力,并全力将在全球和亚太地区3G市场取得的宝贵经验与中国分享,积极营造繁荣的3G产业链。

(二)案例研究。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对诺基亚(中国)公司的发展历程简单描述如下:

1985年设立诺基亚北京代表处――进入中国;

1995年成立诺基亚第一家生产GSM系统和手机的大型合资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生产本土化;

1998年诺基亚在北京成立诺基亚中国研究院,通过诺基亚6150发送中国首个中文短信――研发本土化;

2005年中国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的手机销售市场――企业文化本土化;

2010年诺基亚在中国推出特别为新兴市场设计打造的全新诺基亚生活通服务――企业文化本土化;

……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来,在诺基亚(中国)的发展历程当中,本土化开始最早的要属生产本土化。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截至2006年,诺基亚在中国员工总数超过6,5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5%以上,许多中高层管理职务都由本地员工担任,首席科学家为中国人,中国公司的总裁也由华人担任。诺基亚公司同时也采取了营销本土化,如构建销售渠道、在影视剧中播放品牌广告等,都为诺基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图3)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在进行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需要进行本土化,而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存在本土化的结构序列问题,即横向经营本土化和纵向经营本土化。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过程中进行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是不是所有的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扩张的过程中,面对本土化的问题都要选择从低级到中级、然后高级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由于时间及能力有限,笔者仅对上述问题给予提出,有待日后进一步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美).休曼特拉・戈歇尔(英).跨国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迈克尔・波特(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3]毛蕴诗等.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薛军,西村豪太.在华日企经营管理当地化分析.日本学刊,2006.1.

[5]Geoffrey Jones[2005] Multinationals and Global Capitalism from the Nineteenth to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Freyssent,M.,Mair,A.,Shimizu,K.and Volpato,G.[1998].One Best Way:Trajectories and Industrial Models of the World's Automobile Producer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一篇:开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下一篇:二元模糊语义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