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时间:2022-05-26 05:35:50

浅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摒弃大量讲解阅读教材的教学法。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语文功底自会加深,语文能力自会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即便老师用尽心思地讲解,成绩也总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便成为语文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反复联系运用,才能慢慢提高阅读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认识。

一、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把阅读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一般的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怎样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就初步学到了阅读方法。接下来的工作是,教师鼓励把学生所获得的方法不断运用于阅读实践中。

二、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反复运用,逐步巩固熟练,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把各个阅读方法设计为一个个训练项目。每组教材围绕一个训练项目,把若干个课文组合在一起。一个单元一般编排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几部分,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运用的训练过程。教师按照教材设计的这种思路进行教学,便比较容易使学生一步步地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怎样读书。在以后的课内外阅读中,要不断运用,以求真正掌握,化为一种阅读手段,形成一种阅读能力。

三、边想边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味……”说明边读边想,杜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样想,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想什么,其实文本中所包含的字词句段都应是阅读时所思考的范围。比如,不懂的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像《鸟的天堂》里的“……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时间存折》中“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中的“早已”一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另外,不懂得或不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列入思考范围。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什么,可以有所侧重。如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同的词语,提出不懂得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哪些启发、教育;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总之,一边读一边想,所想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阅读时要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只记老师讲的东西,从而推动独立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发扬民主,加强训练,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探究、领悟、获取、掌握,这些归根到底都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由别人代替。要达到“自能读书”的地步,一定要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在训练中,教师教为学生学服务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加以引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比如在教《春蚕》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谈谈读后印象,接着可以引入品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谈的虽然不一定能讲到点子上,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一定是学生自认为印象深、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信。教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活跃了,对于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必然会有不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会有些什么想法,虽然教师可以在课前作一些分析估计,但是往往会出现教师很难预料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他们这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五、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活是阅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只有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改变学生被动阅读、效率低下的局面,并能够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把读到的故事同自己的知识、生活体验等联系起采,如此,抽象的语言文字就能够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画面,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受到教益。“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博览和精读。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精心设计,引导并训练学生。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边想边阅读的方法;发扬民主,加强训练,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上一篇:浅论中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摭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