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曾国藩“八本”论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启迪

时间:2022-05-26 03:29:21

浅析曾国藩“八本”论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启迪

【摘要】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八本论在官场、士林、商界,乃至于三教九流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有着启迪作用。高校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公文观、亲情观、养生观、修养观、持家观、从政观和治学观,科学地吸取曾国藩“八本”论中合理成分,扬弃封建糟粕,切实推进当今廉政法治建设。

【关键词】曾国藩;八本论;高校;廉政法治;教育;

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致澄弟》一信中写道“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曾国藩的家书,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且曾氏“八本”之说在官场、士林、商界,乃至于三教九流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对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有着启迪作用。

一、曾国藩的“八本”论

(一)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

曾国藩强调读书以训诂为本,有三层见解:1、居官以读书为本。曾尽管身居高位,仍然强调耕读传家,并把它作为防止走向骄奢淫逸的务本要务;2、读书以训诂为本。在封建社会要成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必须要精通经史子集,必须扎实打好小学基础,如此方能博览群书,避免望文生义、浅尝则止;3、训诂以作文为本。曾氏批判的是咬文嚼字、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

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思想源于他日记中的“三乐”观: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栖息,三乐也:1、气势识度情韵趣味相结合。气势奔放侧重于言辞组织、篇章驾御方面的修炼;识度侧重于才干与见识;情韵趣味则是阅读此类文章所产生的心灵感受、思想触动;2、思路宏开,气象峥嵘。就是说面对实际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实际上指出官员应该认真思考问题,敢于严肃讲话,善于讲新话,不要官僚;3、文字宜专从简当着力。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观点实际上深刻地针对八股腔,针对文牍主义,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文风。

(二)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因为儿子身居高位,父母长辈必然成为腐败的重要关防。曾国藩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思想包含如下见解:1、做各房及子孙之榜样。上是长辈,下是晚辈,晚辈要得长辈欢心,必须根据长辈示范的居心行事而居心行事,否则家庭文化会趋向堕落、没落,就无法得长辈真正之欢心;2、孝友为家庭之祥瑞。曾国藩认为孝体现为勤劳、谦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家庭带来吉祥和谐;3、不望富贵,愿代代有秀才。就是说让父母无限宽慰欣喜的是家里可持续出能勤俭持家的君子、人才,不一定非得是能够争权夺利的大官。

曾国藩讲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很有创意:1、药能活人亦能害人。体气康强是为官从政、封疆牧民的要件,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一生都在和疾病作斗争,却活到62岁,留下千万字的著作和显赫事功,原因首先在于其不迷信医药。就是说养生离不开医药条件,但要充分认识医药的利与弊,不过度迷信和依赖;2、重视养生五事。曾国藩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养生的要义,重点强调少生气、多运动,这非常有见地;3、听天命亦是养生之道。听其自然,不过分追求,是养生正道,曾国藩因此进而提出借山水花竹以养身心,襟怀高淡胜过南面王的观点,主张融入自然,淡薄名利,益寿延年在其中。

(三)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曾国藩主张的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按其本人理解就是不扯谎,表里如一,不虚伪,不伪装,提倡“拙诚”: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认为官员应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主敬”,即严肃庄重,不乱说乱动;2、长傲多言为凶德。曾国藩认为官员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暇与浑,好整以暇,举重若轻;不轻易议论是非长短,默默无闻;3、去机巧,求笃实。曾国藩主张拙诚,置身在官场,不争权夺利,用拙诚对待,确实是曾氏的独创。

曾国藩笃信“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古训,十分重视家庭建设,视官宦为客栈,视家庭为根本:1、以杜门谢客为好。他在《禀父母》说道:“且此门一开,则求者踵至,必将日不暇给,不如一切谢绝。今大人手示,亦云闭门谢客。此男所深为庆幸者也。”2、不买田起屋。买田起屋,做起土财主,就会丢弃寒士家风,走上养尊处优;不做土财主,是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关键内涵,黎明即起不是做守财奴,而是保持勤俭的习惯;3、恪守祖父八字箴言。曾氏在《致澄弟》:“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就是让整个家庭建设处于勤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之上。

(四)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作为大清国命运挽救者,恪守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实是大清三百年第一人:1、不存做官发财之念。曾国藩面对金银不动心,一是立下规矩,不取一丝一毫公款;二是在衙门中带头,自奉颇俭;三是严禁家属利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得利;2、莫怕寒村悭吝,莫贪大方豪爽。一是在朝为官的兄弟抓好作风建设;二是对管理范围之类的经济收入,做到能收尽收、颗粒归仓;三是要求在老家经营家务的做到爱惜物力,勤俭节约;3、散财最忌有名。曾国藩是现实主义者,他在《谕纪泽》中说道:“凡散财最忌有名,总不可使一人知。至嘱至嘱。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曾国藩有自己一整套带兵治军理论,提出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是其军队廉政思想的集中体现:1、整治水勇逃逸,将官冒功。不扰民首先要有严明纪律作保证;2、须臾不忘爱民之意。曾国藩亲眼目睹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所以日夜思考尽快结束战争,这是体谅百姓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考虑军队为地方百姓造福;3、驾御好部队中有才无德者。曾国藩预防腐败的对策是用其所长,疏远其人,保持距离,时刻警惕。一支庞大的部队,不可能全部保证人人廉洁,关键自己心中有数,做到不腐败,团结大多数办大事。

二、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启迪

高校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大程度上担当着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人类文明以及重塑高尚社会文化的使命。在整个社会构成当中,大学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造乃至技术的创新,都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了社会人才的质量、社会文化的成色以及社会前进的方向和速度,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法治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乃至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一)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公文观

“读书以训诂为本”对当今高校廉政法治教育启迪有三:一,要习惯。把读书当做学习的第一习惯,远舞榭歌台,茶楼酒肆,挤时间,静心思,捧书本,以书卷气抵御脂粉气、烟酒味、铜钱臭;二,要基础。把学理论当读书的第一要务,打好学术底子,避免事务主义、形式主义;三,要实践。把理论运用当做读书的第一要求,深入实践,深思、明辨、慎行,克服读死书、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乐读书,树立有水平、有知识的学者形象。

“作文以声调为本”有三点启示:一,要动笔。不事事依靠别人,应该学习曾国藩研究文章之道,能够自成一派成为文章大家;二,要动脑。曾氏幕府,高峰期曾云集天下二、三百名知名文章高手,发出的奏章号称天下第一奏折,但是曾国藩对重要文稿都自己亲自拿主意、定思想、谋篇布局,措辞遣句务求精到妥当;三,要动口。开短会,作短报告,发短材料,不讲套话、废话,讲话作文没有官僚气。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公文观,树立有眼光、有主意的学者形象。

(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养生观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劳苦谨慎。让妻儿子女可以尊、可以敬,自己劳苦谨慎为亲朋戚友示范;二,要孝友和睦。自己可以让、可以亏,只要有团结和谐的氛围,反对逞强逞能,要做到尊老,敬长,爱幼;三,要人才辈出。亲戚中能不断出人才,这是长辈最开心的事情。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努力杜绝亲戚为非作歹、好吃懒做、骄奢、碌碌无为。要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善事亲,树立有感情、有原则的长者形象。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自强。不要有病就往医院跑,杜绝住院腐败、无病生吟,若真的是病怏怏的身体,工作生活都会蒙上阴影;二,要锻炼。杜绝健身腐败,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先天不足,坚持散步、静坐。自己坚持锻炼,自然阳光而又阳刚;三,要乐观。杜绝休闲腐败,花鸟虫鱼,松竹梅兰,可以开胸襟、养志气,适度休闲,放松自己可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清醒的头脑、更愉悦的精神投入工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善养生,树立有精力、有体魄的健康形象。

(三)树立正确的修养观和持家观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对于当今高校廉政法制教育启迪有三:一,要言不妄发。有些领导讲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乱表态,乱拍板几成通病,要向曾国藩学习居敬工夫;二,要举止庄重。要学习曾国藩在个性修炼方面的厚重学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特别是媒体形象;三,要忠贞诚实。学习曾国藩“拙诚”思想,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有诚信的、有讲究的教师形象。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重要启迪有三:一,要低调。不关心跑官要官,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把家庭变成拉关系、走后门、权钱交易的场所;二,要俭朴。吃穿住行,艰苦朴素,不一味追求家庭高档消费,做官一阵子,居家一辈子;三,要勤劳。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曾国藩官居两江总督之时,夫人带媳妇、女儿等亲自在督署后堂纺纱织布,自己做小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持家观,在校园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树立有追求、有底线的当家形象。

(四)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和治学观

“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思想上不要钱。聚敛钱财,搜刮地皮,为文人从政第一可耻之事情。思想上要钱,就为日后腐败开一缺口,思想上不要钱,就为日后廉洁筑一长城;二,战略上不怕钱。曾国藩为公事用过、接触过、审批过、争取过的银钱不计其数,恪守不拿一毫一钱一丝作私用的信条,所以不怕金钱,金钱也打动不了他,在金钱面前有高级干部的高尚文人人格;三,行动上不聚钱。不为子孙积聚田泽房产、金银财宝,积极散财,自己为官收入大部用于公益事业,确实堪为为官楷模。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学习曾国藩注重名望,淡看金钱。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重要启迪归纳为三:一,严肃军纪。曾国藩是秀才带兵,书生治军,议军,把军队纪律作为第一抓手,就抓住了治军的牛鼻子;经验二,全军爱民。建设服务型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绝参与地方黑恶势力、参与经商走私、寻衅滋事,收取保护费等腐败行为;三,以德治军。驾御好部队中廉洁干部和非廉洁干部两类人,让有才有德者、有才无德者、无才有德者、无才无德者共同在廉政建设大潮中不断追求正义,不断调整思想行为,从而办好事、当好差。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治学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更要注重师德教育,清除害群之马,培养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九峰耿耿明月在,不见当年曾剃头。曾国藩作为大清国末的长城柱石,对其事功自有历史学家研究探讨。他提出的“八本”思想,却绽放廉政法治光芒,颇值得我们品味把玩。高校要科学吸取其中合理成分,扬弃封建糟粕,切实推进当今廉政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清)曾国藩,著.曾国藩全集[M].湖南:岳麓书社,1986

[2]郑慧芳.曾国藩教子家书的现代意义[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56-58

[3]刘铁铭,曾长秋.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39-142

[4]段瑞芬.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5]唐书怡.曾国藩的为官艺术与德育思想[J].兰台世界,2013(24):132-133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