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纯超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体会

时间:2022-05-26 02:27:08

浅谈单纯超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超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2月采用贝朗(Premilene Mesh LP)15×7.5CM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均无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异物感轻,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关键词】超轻平片;疝修补术;体会

自1984年Lichtenstein创造了“无张力疝成形术”的新概念以来,此种手术方法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可靠的治疗效果,被认为是疝手术的里程碑,金标准。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的迅速开展,目前术后复发问题已不再是医生主要关注的,而术后疼痛、缺血性炎、萎缩、痛、不育等问题已突显重要。现将我院在该手术上的一些体会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8例。均为腹股沟疝,其中腹股沟斜疝52例,直疝15例,骑跨疝7例,复发疝4例(均为传统手术修补后复发)。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及腹壁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股沟疝分型和治疗方案分型:Ⅰ型疝5例,Ⅱ型疝53例,Ⅲ型疝16例,Ⅳ型疝4例。

1.2材料本组病例应用的疝修补材料均为贝朗(Premilene Mesh LP)15×7.5cm平片,补片缝合采用单丝聚丙烯不可吸收线。

1.3手术步骤

1.3.1 寻找并处理疝囊麻醉起效后,取自腹股沟管内环至耻骨结节连线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游离腹股沟盒,辨识并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将精索与被盖的提睾肌一起从腹股沟管底部游离,上至腹股沟管内环,下方游离超过耻骨结节2 cm,将精索连同提睾肌一同以纱布条提起加以保护后寻找到疝囊并处理疝囊:①斜疝:于腹股沟管内环水平下1 cm处纵向分开提睾肌纤维,在精索内寻找到疝囊,小的斜疝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缝扎疝囊后还纳并切除远端疝囊;对于较大的阴囊疝,寻找到疝囊后切开并横断疝囊,近端缝扎后还纳,远端疝囊细致止血后留置,不予切除。②直疝及骑跨疝:游离精索后即可发现疝囊,自腹股沟管内环至耻骨结节切开腹横筋膜,游离疝囊后还纳腹腔,以可吸收线无张力缝合腹横筋膜,重建内环使其与精索间仅容一止血钳尖通过,以防止疝自内环处复发。③复发疝:寻找到疝囊,游离方法同前,还纳疝囊后缝闭疝环。

1.3.2置入补片首先将贝朗轻量15×7.5 cm平片进行裁剪,宽约6.5 cm ,使其下端符合腹股沟管形状,上端剪一开口底端留一圆孔仅容精索及提睾肌通过,尾叶长度大于3.0 cm,内侧占2/3,外侧占1/3,提起精索,于精索后方置入补片,上端剪口处包绕内环处精索,下端展平覆盖耻骨结节下1.5~2.0 cm,内侧铺至腹直肌外缘深面,于外侧平腹股沟管内环水平将补片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一针,再将补片下端与耻骨结节表面腱性组织缝合固定以防止补片移位,内侧端不做缝合.

2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诊3~30个月,均无复发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步行回到病房,有5例患者服用口服镇痛药物,患者均于2~3周左右恢复正常工作,治疗效果满意。

3讨论

本组病例采用超轻量聚丙烯平片,因其稳定性强,强度高,生物惰性好,容易操作等特性,使其成为广泛应用于疝修补领域的一种人工合成材料。但补片的重量和网孔孔径的大小对腹壁的修补和重建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重量大,孔径小的补片置入后会产生更多的瘢痕组织,导致更长时间的炎症反应,患者术后异物感时限长,尤其是体型消瘦的病人更加明显。轻型聚丙烯平片的质量轻,网孔直径大,相对于重重量补片会减轻补片周围的炎症反应,减少结缔组织的生成进而减轻了补片的植入后引起的异物感【1】。补片的柔韧度好,更容易手术中操作摆放及展平,避免由于操作造成补片的卷曲和皱褶而引起的异物感,补片的网孔大,易于组织长入,使其术后更好的适应机体活动,降低术后的不适感【2】。

本组术式保留了提睾肌的完整性,其优点在于避免过度剥离提睾肌损伤神经,血管及输精管引起术后慢性疼痛。在精索内不做广泛的解剖,避免损伤精索的静脉丛及静脉回流,避免了因补片与精索内血管及输精管直接接触引起粘连,防止术后缺血性炎、萎缩、痛、不育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注意保护腹股沟区神经,尤其是生殖股神经,因而减少了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几率,巨大的阴囊疝不切除远端疝囊避免了缺血性炎、萎缩的发生。避免损伤输精管防止因炎症刺激造成其堵塞引起不育,报道单侧输精管损伤由于产生了抗精抗体也会影响生育【3】,这更说明避免补片与精索直接接触的必要性。手术中减少缝合针数及补片内侧不缝合也体现了无张力手术的宗旨,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该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易于掌握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的满意度高,复发率低,推广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手术恐惧感,达到更好的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 Schumpelick V,conze J ,Klinge V . Preperitoneal meshplasty in incisional hernia rpair: a comparativ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72 operated incisional hernias . Chirnrg ,1996 ,67 : 1028-1035.

[2] Bondavid R 郭仁宣,主译.腹外疝外科治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2-247.

[3] Litwin D.Risks to fertility with laparoscopic mesh repair .In:Arregui ME ,Nagan RF ,eds .Inguinal hernia:advances of controversiesOxford , England : Radcliffe Medical Press , 1994:191-194.

上一篇:Trima Accel和MCS+两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下一篇:五苓散的临床治疗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