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5-25 08:49:04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实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数学课堂高效是数学教师在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一种教学行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率不高。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只有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探索与创新。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构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大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就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新知、对等对话的过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往往是因为害怕出错,害怕老师批评,或者他们在自始至终就没有得到过老师的任何肯定等等。再加上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更加抽象,数学老师也经常摆出一副“师道威严”的架子,所以学生对数学老师和数学科目都是望而生畏的。要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数学教师必须放下“一本正经”的面具要有亲和力,要去了解学生,和学生去做朋友,从学习和生活多方面去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另外,有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最高的时候,往往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因此,当老师能够和学生真正做朋友的时候,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才会没有任何的顾虑,也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他们的思维才会更活跃,才会有更多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来。

二、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好数学的标准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及创新意识。对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教者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让学生亲自体验、尝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新课题,联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从形式上看,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但它的内容却是客观的、具体的。因此可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活动和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提出问题。如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教者可提出:你能不过河测得河宽吗?你不上这座高山,能知道这山的高度吗?这样做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什么知识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现在的教师已开始重视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但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还不够深入。新课标指出教师灵活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要落实大纲这一要求,教师应注意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素材组织教学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找出合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解决, 达到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完美结合。所以只要教师平日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在生活和各行业活动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就能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人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才能取得学习的成功。学会反思,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监控,才能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承担责任。英国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才能进行创新性学习,而教师的引导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初中几何四边形一章,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较多,学生在应用中张冠李戴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开始,将所有图形的性质都用表格按边、角、对角线及对称性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而将判定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构建发展结构图,并在以后的每堂课前多次重复再现,直至所有的图形。实践证明,不论从什么角度,处在怎样的环境下,只要涉及这方面内容学生的反应都很敏感,而且在梯形的学习中,通过反思学生自己就可以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纳入结构。创新离不开反思,人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才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实践证明,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并能在反思中有所创新。

四、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已成为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初中思想方法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不断自我摸索的方式下学习到数学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使学生将已有的思想方法运用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提高学习效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是各地试卷考查的重点,因此,也应注重初中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高效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将所学知识消化、融汇贯通。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这样的数学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多给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数学数学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斌英中学)

上一篇:如何创建高效实用的英语试卷讲评课 下一篇:浅谈课堂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