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德育思想初探

时间:2022-05-25 05:31:01

颜元德育思想初探

摘 要: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秉承经世致用之风,在反对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皆善”与“义利兼重”的独特观点。颜元以培育“实才实德之士”为目标,创立了“实学”与“习行”相统一的德育思想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颜元德育思想对现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颜元;德育;实学;习行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32-02

颜元(1635-1704年),原字易直,更字浑然,号“习斋”,人称“习斋先生”,河北博野县人,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青年时期笃信宋明理学,但在学习和实践中发觉理学之弊端,转而大力批判程朱陆王学说,反对其空谈心性、脱离现实,进而主张恢复尧舜周孔之道,注重实行,倡导经世致用之风。颜元的教育思想大致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个部分,本文主要从德育方面对颜元的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一、颜元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德育”原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而我国现行“德育”概念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可见,它是一种超越“道德教育”范围的“大德育”。纵观颜元的德育思想,也无不体现出“大德育”的特征。

(一)颜元德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1.“人性皆善”的人性论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在传统儒家学说中,影响甚大的人性论主要有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二程、朱熹“性即理”和陆王“性即人之本心良知”等命题。颜元的人性论思想是建立在批判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人性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将人性分为“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天理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与恶的区别。颜元则认为人性是理与气的统一,不应把二者分开,人的本性是纯善的,其中没有丝毫的恶。既然“人性皆善”,那么人性中的“恶”又是从何而来呢?颜元答曰:“其恶者,引弊习染也。”人性本是纯善,但在后天生存环境的影响下,会受到财、色等外物的引诱,人性中的“善”便被“恶”所蒙蔽。因此,要去“恶”就必须要“实学”、“习行”,重视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磨练心智,增强抵御“恶”的能力,使人们不断向“善”。颜元关于人性观的论述既论证了人在后天接受德育、自我修身的必要性,又论证了后天德育使人向善的可能性,为其德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以义为利,义利兼重,道功并收”的义利观

颜元是属于较为典型的重利学派,这与视功利为洪水猛兽的宋明理学家的思想截然相反,这与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逐利行为,长期以来受文人所不齿,颜元却认为:“以义为利,圣贤平正道理也……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正谊便谋利,明道便计功,是欲速,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颜元强调“利”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否认“义”的重要性。颜元鼓励人们谋利致富,但只能在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规范下进行,不可不正当谋利,损害他人利益。只有坚持“义利合一”、“义利兼重”,经济才能发展,才能国富民强。

在此基础上,颜元强调天下富强安定的关键还必须要造就一批管理政治和经济的专门人才,而学校教育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最佳场所。在颜元看来,不是非要全德全才的人才能成为圣贤,只要有一技之长,并能持之以恒,为民众谋利益,也可成为圣贤。另外,人们要想立志成圣,除了具备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做到“千万人中不见有己,千万人中不忘有己”。既要有“利济苍生”的忘我精神,又要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立业与修德相统一,做一个有德、有才、有责任感的圣贤。

(二)德育内容:“六德”、“六艺”、“六行”

颜元十分反对只重读书论道、不考虑实际需要的传统教育方式,认为真正被社会所需要的“实才实德之士”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智能,即学习知识的技能和办事情的能力;二是德能,即修身养性,以德服天下的能力。为此,颜元决定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将德育内容全部设置为关乎国计民生、能对国家有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实学”,即以“六德”、“六艺”、“六行”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所谓“六德”是指知、仁、圣、义、忠、和,“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行”是指孝、友、睦、姻、任、恤。“六德”为德育内容的理论要求,是颜元对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抽象概括;“六行”则是“六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和具体体现,要求学生要德行一致。值得一提的是,颜元非常重视“六艺”的教育,并以此作为其实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他看来,“六艺”是“三事”的基础和前提,“六艺”既可以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又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把“六艺”与“六德”、“六行”相结合,则可以使人身心俱修,既具备强健的身体和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另外,颜元在《习斋教条》中还对其德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做出进一步规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孝父母、敬尊长、主忠信、申别义、禁邪僻、勤赴学、慎威仪、肃衣冠、重诗书、敬字纸、习书、讲书、作文、习六艺、行学仪、序出入、轮班当值、尚和睦、贵责善、戒旷学”,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才实德之士”。

(三)德育方法:“实学”与“习行”相统一

颜元认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必须注重“实学”、“习行”,关于道德的修养和学习要“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懈”。他站在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上,认为“行”在先,“知”在后,由“行”才能至“知”。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内容都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亲自融入实际生活并躬行实践,才能达到对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的真正认识。在颜元看来,“实学”与“习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言行一致。看一个人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仅看口、笔之上的德性是不足为凭的,只有听其言、观其行,做到言行一致,这才是真正的德行。另外,为了使“实学”与“习行”更好的结合,颜元创立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方法。自评是采用立日记的形式,对自己进行自评自查,事事反省,事事记录,毫不隐瞒的记下每日自己身心行为的每一细节。颜元还创立了“规过会”这样专门性的德育评价组织,人们可以彼此辩论学问,对对方做得好的地方进行勉励,对对方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规劝,以便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成员间也可以把自己的日记互相交换,自我阐述与外在评价相结合,从而达到规过劝善的最佳效果。这种督促对人产生一种内在压力,从而使人更好的严于律己,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内在品质。

二、颜元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颜元德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对人性、义利观等基本问题提出独到性见解,也创建了自己的一套“实学”、“习行”的德育体系。颜元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复兴儒家经世致用之学,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这在当时都是突破性创举。但是,颜元对宋明理学的全盘否定以及过分强调经验认知、忽视理论逻辑探究的观点也是其思想的不足之处。不过,总的来说,颜元的德育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直至今日,其德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义利关系提供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食品安全一直令人担忧;虚假广告令人眼花缭乱;空气质量持续下降,雾霾天气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可以说,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某些人不正当的趋利心理造成的。另外,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严重,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人心愈发浮躁,这些都是义利关系处理不当的显现。因此,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就具体方法来说,在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义利观念,在德育课程中设置专门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正确分辨“义”与“不义”,使其言行一致,不做不义之事。另外,大众传媒也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媒体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曝光社会问题的同时积极宣传正确的道德观念,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第二,为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方法论指导。首先,有利于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双主体关系。在颜元的德育思想中,老师与学生应处于同等地位,教学要以学生需要为主。因此,老师要学会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学习与成长,令师生的双主体关系发挥最大作用。其次,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颜元的德育思想,我们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教育内容方面应针对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多涉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贴近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供学生集体探讨;教育形式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组织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采取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我们应直面现实,对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勇于革新。研究颜元的德育思想,我们要在充分把握和理解其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的转化,汲取其中的先进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实学”与“习行”的结合,期待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才实德之士”。

参考文献:

[1]颜元.颜元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7:4;163;671;425.

[2]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山榜.颜元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38.

[4]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覃贯文.颜元德育思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熊吕茂.颜元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

[7]陈山榜.颜元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上一篇:我国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转变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新原人.自然》映照下的先秦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