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文”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时间:2022-05-25 12:26:12

【摘 要】作为世界人类文化的经典,《论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向我们完美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同时为人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体验。本文主要将《论语》中的“文”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论语》中的“文”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来深入探讨《论语》中的“文”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关键字】《论语》中的“文”;内涵;后世影响

中国古典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源头之一,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基石,《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在世界人类原典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语》自汉代起被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价值导向,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从《论语》的文学性上来说,作为我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无论在文学成就、文学影响还是文学性方面来说,都具有巨大的价值。可是,我国学者对《论语》中“文”的探讨却鲜少见到,本文将在这种现状下以《论语》中的“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论语》中“文”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论语》的主要文学色彩及影响

孔子生活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产生着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摒弃了以往信奉神灵的观念,而越来越开始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孔子所处时代最为显著的变化。孔子作为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思想与文学追求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倾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学、教育等各个方面,每篇文章百余字,记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可是却向人们传达了极为深刻的内涵与哲理,具有着极强的文学感染力对亚洲与欧洲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具有区别于中国之前散文文体的鲜明独特性,是我国散文发展早期较为成熟的作品,语言风格通俗、简洁、精炼、活泼明快,又有着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论语》散发出别样的艺术光彩。

二、《论语》中“文”内涵

2.1文饰之“文”

《论语》的文饰之文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

①文辞的修饰,文采。在《论语》第六篇中有这样的对话: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在传统的注释中将“文”理解为外在的礼乐修养,可是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则将“文”引申为对文辞上的修饰和文采一意。而且在《论语》中出现的“文质彬彬”一词不仅论述了文学层面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更为后世的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观念。

②掩饰、遮掩。在《论语》第十二篇中有这样的描述: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小人所犯的过错也要掩饰。曾经有一大批文人对文饰的这一含义进行过攻击,但是,我们需要用较为理性与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不能一味的对这一现象进行诋毁,也不能对这一作用进行夸大,而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发挥运用。

③礼节、仪式。这一用法在我国古典礼乐制度中最为常见。它不仅很好的体现了我国文字语句隽永的优点,也蕴藏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底蕴,这两者相辅相成,使我国的古典文学著作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论语》的“文饰”之“文”对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拓展,对文学的魅力与力量也做到了很好的彰显,让我们从《论语》中感受到了醉人的文学之美。

2.2《论语》中的“文德”之“文”

“文德”在出现的最初被解释为品德之意,后来又用来表示文学方面的修养。《论语》中也对“文德”观念有着一定的体现。

在《论语》第五篇中曾有这样的问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传统的注释将“文”解释为谥号之意,是有相当意义上的偏颇的;现代人将“文”解释为文德之意,不仅能够完美诠释对话含义,对孔子的文学成就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在《论语》第十二篇《论语・季氏》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顿。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这里的文德主要是指礼乐道德和人文修养。孔子的文德不但在其文艺思想中有所体现,在其教育理念中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沿袭与渗透,对后世的文化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论语》中的“文”对后世的影响

3.1《论语》中“文饰”之“文”对于后世的影响

《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着正统的地位,再加上皇室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推崇,使得孔子的地位被推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论语》的发展,对后世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仁、义、礼、志、信等合乎道德规范的思想深深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一直流传至今,这对中国两千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语》中“文饰”之“文”对“文”与“质”这一关系命题的讨论与争议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第六篇《雍也》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是文质关系的起源。“质”主要是指道德修养,而“文”则主要指文化礼仪,孔子主张君子的“文”和“质”之间发展要平衡,不能过于偏重某一点。到了汉朝后期,杨雄在孔子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万物皆文质,这进一步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也为“文质”理论的延伸奠定了基础。而南朝梁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则又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新的想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情”和“采”与“文质”理论相互联系,认为“情”能够代表“质”,而“采”则能代表“文”,只有将“情”与“采”相结合,“文”与“质”才能相互呼应,才能使文学创作达到极致超然的境界[3]。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论语》的“文饰”之“文”对后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3.2《论语》中“文德”之“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论语》中“文德”之“文”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后世人们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上。

汉代的思想家与文学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曾提出“人无文德不为圣贤”的观点,认为文章和道德应是一体的,文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他的文章充分表达出来,同时文章的优劣也能从一定的层面上反映出文人的思想情感。这种“文德”观念在后世有着相当程度的发展。

魏晋时期的曹丕在其作品《与吴质书》中提到过关于文德的论述,《文心雕龙》作为刘勰最杰出的作品也有关于文德观念的论述,认为人在努力写出好文章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而陶渊明高洁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文品格更是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称赞。

唐宋时期,韩愈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则提出了“文以载道”之说,极力强调文学的政治教育与感化功能,进一步加强了对撰文者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文德”观念作为文学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仅能起到对创作者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与人文修养的督促作用,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提高与繁荣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瑰宝,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讨论《论语》中“文”的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化产生的影响角度来进一步对《论语》做出阐释,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2-116.

[2](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9-36.

[3]阎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53-65.

上一篇:我国反跨国公司避税问题初探 下一篇:从亨利?马蒂斯得到的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情感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