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热线到底有多热探访北京电视台热线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5-25 10:54:44

电视热线到底有多热探访北京电视台热线背后的故事

题图为《谁在说》工作人员接听观众热线

它们外表是普通的电话,但是,它们却是连接观众和电视台栏目组的桥梁,因之而特殊,这就是电视台的热线电话,有些栏目的热线电话,不但热,甚至烫,它会响个不停。不要小看这个“热线”,它小能解决收视问题,大能关乎生命大事。因此,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电视台几个最热的热线,揭秘其背后的故事。

求偶三年接坏七八部电话

热线促成63对夫囊

热线电话挂E就响,每天都情数百通,三年多接坏了七八部电语机……这就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选择》节目热线电话的现状。栏目制片人庄严告诉记者,这部热线电话是节目的核心渠道,9.9%的嘉宾通过热线电话报名参加节目的。

每天电话几百个,电话机已经接坏七八部

《选择》节目的热线电话真是名副其实的热线,从早上10点到晚上11点,电话响个不停,编导们轮流值守,还有两个实习生专门负责接听,每天都得导接上几百个。“我们的电话可以说是挂上就响,编导有甘寸候把电话转到手机上,—会儿就打没电。电话机已经换了好几轮了,生生接坏了七八部电话,现在的电话机还是从别的栏目组‘偷’来的。”在这些打电话的观众中,不光有北京地区的,还有外地的,“很多观众很热心地给我们打电话,聊得挺好的,问第二天能不能来录节目。结果他们在辽宁、在天津。不能很快赶过来。”

遇上某位上节目的嘉宾条件很好、特别招人的时候,热线电话就更热了。“有位姓李的先生,50多岁,条件不错,节目播出后,接到了271个热线电话,都是想跟他联系的。我们按照李先生的条件把这271个电话筛选了一遍,选出20多位。前后做出两份表格,都会交给李先生。像这种热线反馈比较多的嘉宾,我们还会把他(她)再次请到节目中来进行选择。”

两对离婚夫妻先后打热线电话想上节目,结果复婚了

从2009年1月1日开播至今,通过《选择》走进婚姻堂的夫妻已有63对,像第一对结婚的夫妇张瑜和张庚敏、相识12天就领证结婚的谭玉福和祁会君等,他们的故事很多观众已经非常熟悉。庄严告诉记者,还有离婚的夫妻通过《选择》又复合的,“有—对离婚的夫妻先后给我们打电话想上节目,先录了其中—个人的,隔了两个月,另—个又来了,沟通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两个人的故事重叠性特别大,一问才知道他们曾经是夫妻。后来我们现场连线,给他们做了工作。这两人又复婚了。还有—对离婚夫妻,其中一位上了我们节目,另一位看到了,给我们打来电话,后来这两人也复婚了。”经常有人打电话让编导给私下介绍对象

在北京地区播出的生活类节目中,《选择》的收视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的知名度也不断攀升。随着《选择》的火爆,栏目组也遇到了不少烦心事。“很多人误解我们是个婚介节目,经常有人打电话让编导私下给找一个对象,甚至还要给编导钱。每次我们都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还有很多婚恋网站、机构给我们打电话想合作、想找婚托,甚至直接到录制现场在观众席上拉单身的人。”对于喜欢《选择》、想参加《选择》的观众们,庄严再次强调,“上节目前必须要出示离婚证、丧偶证明等证明单身的证明材料,而且我们节目在线下不做任何活动,只要打着《选择》的旗号收钱的,都是假的。”求助

王芳两小时热线电话打消观众轻生念头

“靠近我,温暖你!”是《谁在说》的宣传语,如同这句话一样,五年多来这档在BTV青年频遭播出的谈话栏目,温暖了—颗颗求助者的心。而架起栏目组和观众之间这座爱心桥粱正是热线电话。“我们的选题来源全靠热线电话,每天都要接到一两百个电话,专门有两个工作人员负责回复,还会定期安排专家接听电话。”提起热线电话,《谁在说》制片人孔曼丽有一肚子话要说。

对热线求助的残疾女孩小雅一帮到底,解决了工作还介绍了对象

《谁在说》的热线电话从早九点到晚九点,12小时接听。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部分是想当爱心传递志愿者的热心观众,工作几员记录后归入资料库;另—部分是向栏目组求助,这些归入选题库。在通过热线求助的嘉宾中,小雅的故事备受关注。为了帮助这个坚强的残疾女孩,孔曼利同事们付出了大量脚心血和努力,“小雅是个漂亮的年轻女孩,两岁多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手。她给我们打电话求叻是因为爱情,在大学相恋四年的男友扛不过父母的反对要和她分手。第一次走进《准在说》的小雅哭得像个泪人,但啦身上那股坚强的力量令人动客。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当天就收到了几百个热线电话。有两三百名老板打来电话表示愿意给用雅提供工作岗位,我们从中选择了几十八。之后,我们遨请小雅第二次来到节目中,观众席坐着30多位cEo,都希望她能到自己的公司来工作,小雅非常感动。后来,我们节目组帮助小雅成立了网店,授权她家销售《谁在说》听有专家的签名书籍和光盘。再后来,我们又为她做了一期节目,帮她找男友。一位热心观众的儿子从海外留学归来,条件非常好,他和小雅谈起了恋爱,现在两个人过得很甜蜜,经常给我们打电话秀幸福。而且,我们的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小雅父亲单位领导的关注,她已经成了铁路系统的正式员工。”在小雅看来,《谁在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如同她的娘家—样,“一有重点进展,小雅就会向我汇报,总是说:我结婚。娘家—定会来人的。”

除了小雅,还有很多打电话求助的观众,因为《谁在说》改变了生活,甚至命运。“一个叫小小的女孩儿,去年5月她父亲因癌症去世,离高考还有70多天的她感觉自己要崩溃了,给我们打电话说不想参加高考了,没勇气,也没信心。她来录节目时,我们耐心地劝,认真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小小想了。后来她不仅参加了高考,还考上了本科,她妈妈感激得不得了。”热线电话劝说两小时,王芳打消观众轻生念头

节目播出五年多来,热线电话接了无数,其中也有一些非同寻常的求助。2008年7月15日,—个男人拨通了《谁在说》的热线电话,他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我有很严重的问题,我要找王芳。”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凭着职业的敏感,把这个叫杨新村的人约到办公室见面。杨新村来到节目组后说的一句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我犯法了,我要见王芳,我要自首。”之后,在主持人王芳和民警面前,他交代了自己杀^后潜逃一年多的经过。这样的“自首”热线只是个例,而同样令人揪心的轻生者的电话栏目组一年总要接到好几次,孔曼丽告诉了记者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天我们接到一位母亲的电话,她说自己在天桥上,已经对生活彻底绝望了,就想打最后一个电话,跟王芳聊聊。当时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王芳已经结束工作回家了。得知这件事后,她马上赶了回来,和那位母亲在电话里沟通,我和编导、摄像一直在旁边,记录下了全过程。因为那位母亲始终不愿提供自己的位置,王芳只能在电话里劝她,一直劝了两个小时。最后,那位母亲表示愿意再尝试一下,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上一篇:哀牢族属再议 下一篇:浅析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