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

时间:2022-05-25 06:04:49

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

摘要 使用教师评定法对279名3-5岁儿童进行研究,探讨幼儿同伴侵害现象及其与社会能力、适应问题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中存在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现象,部分儿童同时受身体和关系两种形式的侵害,身体侵害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与不受侵害的儿童相比,受侵害儿童的外化问题明显偏多;问题行为在儿童社会能力和半年后身体侵害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儿童社会能力和半年后关系侵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身体侵害 关系侵害 社会能力 适应问题

分类号 B844.1

1.问题提出

同伴侵害(peer victimization)是个体遭受同伴攻击的经历。近期许多研究指出,同伴侵害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儿童青少年都曾经甚至长期受到同伴的攻击。对幼儿同伴侵害问题的研究揭示,同伴侵害也是年幼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10%到22.6%的幼儿持续或经常受同伴侵害,且同伴侵害形式与年长儿童相似,主要包括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两种类型。其中,身体侵害是指同伴以打、拧、踢等方式攻击受侵害儿童,关系侵害是同伴通过支持他人或控制社会交往情境而攻击受侵害儿童。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早期同伴侵害具有明显情境性特征,即攻击者并非攻击特定的对象,而是攻击众多的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儿童才成为攻击者稳定的攻击对象,特质侵害才出现。随后以5至7、8岁儿童以及童年中期儿童为对象的追踪研究表明,在此年龄阶段中,有些儿童成为稳定的受侵害者,而有些儿童却成功地脱离了受侵害者身份。由于以往研究较少考察5岁以前儿童中的同伴侵害现象,不能确定稳定受侵害者身份是否在学前阶段就已经形成。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短期追踪研究考察3-5岁儿童中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的特征以及跨时间的稳定性。

焦虑脆弱性假设指出,儿童之所以成为受侵害者与其本身具有问题行为有关。近年来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表明,受侵害儿童的社会能力较差,他们通常缺乏社会交往所必需的一般社会能力,如友好、合作、亲社会技能、幽默感等。同时,同伴侵害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同伴冲突事件往往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儿童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等内化问题以及违纪、攻击等外化问题。亦有许多研究者探讨了儿童社会能力以及本身所具有的问题行为对其以后同伴侵害状况的影响,以学龄儿童为被试的追踪研究发现,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差以及抑郁、低自尊等因素能够预测一年以后同伴侵害的增长,稳定的同伴侵害与退缩行为、同伴拒绝有关。这些研究表明,同伴侵害与儿童社会能力、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同伴侵害影响儿童的社会能力与问题行为,反过来,社会能力与问题行为对儿童以后的同伴侵害也会产生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儿童社会能力不仅能够预测儿童未来的同伴侵害,而且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儿童社会能力越差,问题行为越多。近期研究亦揭示,社会能力差与问题行为之间具有共发性,低社会能力是问题行为的基础。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推测,受侵害儿童本身具有问题行为,且儿童社会能力对其未来同伴侵害的影响必定依托儿童本身具有的内外化问题作为中介变量得以实现。由此,本研究假设,儿童问题行为可能在社会能力与同伴侵害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概言之,本研究拟以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我国文化背景下同伴侵害的特征、跨时间的稳定性,同伴侵害与儿童即时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问题行为在儿童社会能力和未来同伴侵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幼儿阶段攻击与同伴侵害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普通公立幼儿园抽取3、4、5岁幼儿294名,第二次测评时有15名儿童因生病、转学等而流失,完成两次测评的被试共计279名,其中男孩160名,女孩119名。3岁组72名儿童,其中男孩为41名,女孩为31名;4岁组儿童94名,其中男孩为59名,女孩35名;5岁组儿童113名,其中男孩为60名,女孩为53名。

2.2研究工具

2.2.1同伴侵害的测量

使用Crick等编制的幼儿同伴侵害问卷(教师版)。问卷共6个题目,包括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两个维度,其中3个题目描述身体侵害,3个题目测量关系侵害,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8和0.77。Crick等发现测评身体侵害的第三题“别的小朋友给他/她起难听的名字”不属于身体侵害的范畴,故在统计分析时删除。本研究根据教师访谈结果,把原问卷中第一题“别的小朋友打、踢或拧他/她”改为两个题目,分别为“别的小朋友打他/她”和“别的小朋友踢或拧他/她”,故身体侵害维度仍由3个题目构成。本研究中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2和0.75。问卷采用4点记分法,0表示从未发生,1表示很少发生,2表示有时发生,3表示经常发生。

2.2.2问题行为测评

用儿童行为记录表——教师评定版(TRF)中的相关项目测评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内化与外化问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均为0.90。问卷采用3点计分制,0表示无,1表示有些或有时出现,2表示非常明显或常常出现。

2.2.3社会能力测评

使用教师版儿童评定量表(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如“邀请别的孩子和他一起玩”)相关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问卷采用三点计分法,0表示不符合,1表示有些(有时)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

2.3研究程序

测评共两次,秋季一次,第二年的春季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为6个月。第一次测评内容包括同伴侵害、社会能力以及问题行为。教师评定问卷由每班的班主任老师在幼儿园会议室统一完成,由于评定项目多,故分三次进行。第二次测评内容为幼儿同伴侵害,测评方式同第一次。使用SPSS13.0录入并分析数据。

3.结果

3.1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征

为了鉴别出极端受侵害儿童,根据Crick等鉴别受侵害儿童的方法,把超过所在年龄组身体侵害一个标准差的儿童定为受身体侵害儿童,超过所在年龄组关系侵害一个标准差的儿童定为受关系侵害儿童。第一次测评中鉴别出的所有受侵害儿童中,仅受身体侵害的儿童28名(男孩20名,女孩8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36.84%,仅受关系侵害的儿童27名(男孩17名,女孩10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35.53%,同时受身体和关系侵害的儿童21名(男孩10名,女孩11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27.63%。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表明,儿童类型与性别(X=3.67,df=3,P>0.05)和年龄组无关(X=7.00,df=6,P>0.05)。第二次测评中鉴别出的所有受侵害儿童中,仅受身体侵害的儿童15名(男孩11名,女孩4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23.08%,仅受关系侵害的儿童27名(男孩14名,女孩13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41.54%,同时受身体和关系侵害的儿童23名(男孩11名,女孩12名),占受侵害儿童总数的35.38%。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表明,儿童类型与性别(X=2.78,df=3,P>0.05)和年龄组无关(X=12.11,df=6,P>0.05)。

为了考察同伴侵害的稳定性,我们把两次测评中均受侵害的儿童称为连续受侵害儿童,仅第一次测评受侵害的儿童为不再受侵害儿童,仅第二次测评受侵害的儿童为变得受侵害儿童,两次测评均不受侵害的儿童为不受身体侵害儿童(见表1)。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表明,受身体侵害儿童类型与性别无关(X=4.56,df=3,p>0.05),但与年龄相关(X=19.31,df=6,p0.05)。

3.2同伴侵害与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

3.2.1同伴侵害与即时社会能力、问题行为的关系

四类儿童社会能力、问题行为(包括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2。方差分析表明,外化问题上儿童类型主效应显著,事后分析(LSD)表明,三类受侵害儿童的外化问题均显著高于不受侵害的儿童,三类受侵害儿童之间两两差异不显著。虽然社会能力和内化问题上儿童类型主效应不显著,但事后分析(LSD)表明,受身体侵害的儿童内化问题仍显著高于不受侵害儿童,而社会能力显著低于不受侵害儿童。

3.2.2儿童社会能力、问题行为与半年后同伴侵害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儿童社会能力与问题行为对其以后同伴侵害的影响,首先对第二次测评的同伴侵害与教师评定的社会能力、问题行为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第二次测评的身体侵害与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能力显著负相关;第二次测评的关系侵害与外化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能力显著负相关。

3.2.3社会能力对半年后同伴侵害的预测作用以及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

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第一步,以儿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以社会能力为预测变量,以儿童半年后的同伴侵害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以儿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以社会能力为预测变量,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三步,同时以儿童社会能力和问题行为为预测变量,以儿童半年后的同伴侵害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上述回归分析在儿童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计算,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对身体侵害的回归分析表明,问题行为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儿童社会能力通过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间接影响身体侵害。对关系侵害的回归分析发现,外化问题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以内化问题为中介变量对关系侵害的回归分析中,第三步检验发现,内化问题对关系侵害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故进一步做Sobel检验,结果发现内化问题部分中介作用亦显著(z=6.03,P

4.讨论

4.1同伴侵害发生的一般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幼儿受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的发生率在13.62%和17.92%之间,与Crick等以幼儿为研究对象的结论相似,也与我国学者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结论大体相同。这表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幼儿阶段就已经存在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现象。但是,并非所有受侵害儿童同时遭受同伴的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两次测评中同时受两种侵害的儿童人数分别占所有受侵害儿童的27.63%和35.38%,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表明攻击者实施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所选对象并不完全相同。这可能与两种同伴侵害的性质有关。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作为同伴侵害的亚类型,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的性质,但也存在某些差异。其中,幼儿身体侵害的发生多源于儿童之间物品的争夺,而关系侵害带有明显的社会排斥性质,由于这两类同伴侵害的发生原因以及表现形式不同,导致两类侵害的互动群体不同。

研究证实了幼儿阶段同伴侵害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特点,受侵害儿童的身份随年龄的增长发生了某些变化,有些儿童首次测评时为受侵害儿童,但追踪测评时却不再是同伴攻击的对象,发生率在4.56%至16.67%之间。这些儿童成功摆脱了受侵害者的身份,可能与他们自身的某些特征,如具有良好的友谊关系,或采取了某些特定策略有效处理了同伴冲突有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这些儿童成功摆脱受侵害身份的内在机制,为同伴侵害的干预提供相应的实证依据。

但是,仍然有许多儿童成为稳定的受侵害者,发生率在2.78%到15.93%之间,两次测评均为受侵害儿童的比例因同伴侵害类型以及年龄的差异有所不同。从人数比例来看,连续受关系侵害的儿童要比连续受身体侵害儿童的比例高,具体到不同的年龄组,连续受身体侵害的儿童人数比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5岁组儿童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3岁组和4岁组儿童。连续受同伴关系侵害的儿童人数比例虽然5岁组儿童的人数比例比3岁组和4岁组高一些,但年龄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同伴侵害现象尤其是身体侵害在幼儿早期阶段确实与Perry等所述相符,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攻击性儿童可能会攻击周边任何一名同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某些特定品质的儿童逐渐成为同伴攻击的靶子,同伴侵害的稳定性逐渐增强,5岁甚至更大一些的儿童受同伴侵害的身份可能会逐渐稳固下来,成为稳定的受侵害者,对此尚需要其他形式的研究(如观察研究)以及长期的追踪研究予以证实。

4.2同伴侵害与社会能力、适应问题的关系

本研究证明,同伴侵害与儿童社会能力、适应问题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同伴侵害与儿童当前的社会能力、问题行为有关,与不受侵害儿童相比,受侵害儿童的外化问题多,受身体侵害的儿童内化问题多而社会能力却相对要低。另一方面,与研究预期一致,儿童当前的社会能力通过问题行为对其以后的同伴侵害具有预测作用。研究发现,问题行为在社会能力和未来身体侵害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能力差的儿童,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又导致他们更可能遭受同伴的身体侵害。但是,儿童问题行为在社会能力和未来关系侵害之间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一方面,儿童社会能力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同伴侵害,即儿童社会能力越差其以后遭受同伴关系侵害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社会能力又通过问题行为间接影响关系侵害,即社会能力较差的儿童,问题行为较多,而问题行为多的儿童容易受同伴关系侵害。

以往研究发现,受侵害儿童通常具有较高的攻击,他们因为攻击同伴而遭受同伴的还击,从而陷入攻击互动之中,同时这些儿童通常不被同伴所喜欢,容易被同伴所排斥,这可能是受侵害儿童外化问题较多且社会能力又通过外化问题进一步预测以后遭受同伴侵害的原因。同样,社会能力较差的儿童,缺少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技能,参加同伴互动的机会较少,容易被同伴所忽视,从而易产生内化问题,而其内化问题又会导致同伴关系更差,从而可能被同伴选为攻击的靶子。概括而言,受侵害儿童与其同伴相比具有更多的问题行为,而儿童本身社会能力较差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问题行为,从而导致他们更可能遭受同伴侵害,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5.教育启发

本研究使用教师评定法对幼儿阶段同伴侵害的稳定性、同伴侵害与儿童社会能力及适应问题的关系做了短期追踪研究,所得结论尚需要其他研究方法以及较长时间的追踪研究予以验证。尽管如此,本研究对同伴侵害的干预仍具有某些启发意义。

第一,同伴侵害干预应该在幼儿早期阶段进行。本研究发现,幼儿早期就存在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现象,但是还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尤其在3-4岁间,同伴侵害的情境性较强,而稳定性较差,连续受侵害的儿童比例仅在2.78%至8.33%之间,而有5.56%至16.67%的儿童半年之后摆脱了受侵害者身份,同时又有5.56%至12.50%的儿童半年之后加入到受侵害者行列。这说明,特质性受侵害儿童尚在发展形成阶段,此时进行有效干预可使儿童避免稳定受侵害身份的最终形成,减少长期同伴侵害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二,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半年后的关系侵害,同时还通过问题行为间接影响未来的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这表明,社会能力对儿童具有保护作用,社会能力强的儿童受侵害的可能性减少,同时社会能力强的儿童,问题行为少,再次成为攻击靶子的机会减少。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讲,采取措施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是降低儿童再次成为受侵害者的首要任务。

第三,对儿童的问题进行干预,减少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在社会能力和儿童未来身体侵害中,问题行为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社会能力通过问题行为间接影响以后的同伴侵害,而在社会能力和儿童未来关系侵害中,问题行为也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充分表明,问题行为是儿童成为同伴攻击靶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干预过程中,对那些稳定的受侵害儿童,教育者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如同伴交往能力、冲突处理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等,还采取措施减少这类儿童本身具有的内化与外化问题,降低他们继续成为攻击靶子的可能性,使他们早日摆脱受侵害者的身份。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研究进展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小企业招聘的要求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