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E的智能互联可视系统硬件设计

时间:2022-05-25 04:34:16

基于PoE的智能互联可视系统硬件设计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PoE供电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PoE的智能互联可视系统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该方案包括最小系统、PoE供电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扩展四个部分,并对系统处理器的选择和PoE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板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PoE;嵌入式;可视对讲;智能互联

引言

PoE (Power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供电,这是一项创新的供电技术,通过CAT5/5e/6 类非屏蔽双绞线,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 ) 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而且一般的终端设备也可以从这项技术中获益,将极大地减少部署终端设备的电源和管理成本。

一个完整的PoE系统,由供电设备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PSE) 和受电设备 (Powered Device,PD) 两部分组成。PSE 是为以太网客户端提供电源的设备,同时负责对PD的检测、分级、上电、断路检测等功能,是PoE系统的主要设备,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端接式PSE (Endpoint PSE),另一种为中跨式PSE (Mid-span PSE)。而 PD 是接受供电的PSE负载,是POE 系统的客户端设备。

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PoE智能互联可视系统的研制主要包括PoE供电系统、核心控制平台设计、可视对讲系统、无线接入设计以及系统交互设计,既完成了网络取电和点对点的音视频实时传输,又实现了远程无线视频监控和对讲功能。

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核心控制板、PoE供电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和可视对讲模块等四个部分,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a)室外机总体框图

(b)室内机总体框图

图1中,核心板即为主控芯片最小系统模块,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ARM微处理器,1Gbyte NandFLASH和256Byte/16位mDDR,晶振及其他电路。

电路包括PoE供电模块,A/D模数转换,D/A数模转换,显示模块,摄像头视频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各接口电路。这些接口模块在核心板的控制下实现PoE供电和音视频实时传输。

PoE供电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电源和实现各级电压的转换功能。键盘模块主要实现对门铃的应答、监控、查阅、开锁、调试等功能。

无线接入模块采用的是自行设计的2.4G WiFi模块,通过SPI接口与系统相连。其主要功能是无线数据链路的时分复用。

2 处理器的选择

在基于PoE智能互联可视系统硬件方案设计时,最先考虑的是处理器的选择。本系统设计的两个主要功能是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和无线网络接入,所以在处理器选型时主要基于这两点进行选择。

本系统采用的是三星公司的S3C6410处理器,它是一个16/32位RISC处理器,其采用了高性能的ARM1176JZF-S内核,最高工作频率可达667MHz,具有JaVa加速引擎,片上模块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有相机接口,液晶显示控制器,系统管理,MPEG-4编解码器,AC-97音频编解码器,DMA控制器,SPI控制器和SSI控制器,USB主设备和SD主设备等。

S3C6410处理器具有多媒体加速特性,其eMMA(enhanced Multimedia Accelerator,增强的多媒体加速器)模块能够对大运算量的MPEG-4解码部分进行硬件加速,从而减少了系统消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多媒体加速器模块包括了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后处理和预处理四个子模块,其提供的视频加速功能能使CPU在视频处理时减少开销。

3 PoE供电模块设计

PoE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板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网络接口板主要由交换控制芯片VT6510、2M 的SGRAM 缓存、POE 供电控制芯片MAX5982、微控制器STM32F103 及相关器件组成。其中,VT6510交换芯片可提供8个10/100Mbps Base T/TX交换口及2个符合802.3z 、802.3ab标准的Gigabit交换口,支持双工传输模式和802.3x 流量控制,具有VLAN功能、高效能交换引擎及IP多点传送功能。MAX5982为提供一个完整的接口电设备(PD)的符合IEEE 802.3af/at标准的POE供电控制芯片,其与整流稳压电路配合完成 PSE 设备功能。

4 结束语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可视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必将成为其中的建设重点。而基于PoE的智能互联可视系统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特点,其良好的扩充性、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低成本、节能降耗等诸多优点,使系统更加简单,便于系统升级、拓展和日后的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胡云.对以太网供电(PoE)技术的研究[J].通讯与网络,2011(6):40-43

[2]刘凯,张立民,张兵强 .POE 技术在座舱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0(11) :37-40.

[3]杨博,董喜明.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的供电机制及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33( 3) : 85 -88.

[4]何加铭,曾兴斌,等. 嵌入式32位微处理器系统设计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5]徐霖. 基于 ARM11 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叶华杰(1979-),男,讲师/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电子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数据流概念漂移分类和挖掘研究综述 下一篇:嫦娥一号卫星2C级数据条带噪声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