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几种教学策略

时间:2022-05-25 04:26:14

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几种教学策略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都是“灌输式”地教,很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而新课改则提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快乐和富有激情投入数学的学习中。一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便会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关键词: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学策略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民主的教学观、学生观。以往的课堂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而新课改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应是鼓励、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批评,更不是责骂或羞辱。其次,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平易近人的外在形象。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授课,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期许的目光、充分的激励,如,“不错!真棒!好极了!老师为你骄傲!”等发自内心的赞叹,将对学生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情绪高涨,促进学生大方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伴交流。再次,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追求知识,就要首先让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快的情绪感染学生,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认识时分”时,对于“1时=60分”这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龟兔赛跑的游戏,跑道就是钟面(圆形轨道),他们的起点都在12时,我选一名学生喊“开始”,让全班仔细观察在相同的时间内乌龟和小白兔各跑了多少,只见学生一个个兴奋得都像小裁判一样,密切注视着比赛的进程。最后都要争先恐后地“宣布”赛况,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白兔走了一圈,也就是60分,而乌龟慢腾腾地才走了一大格,也就是1小时,又因为他们所用的时间一样,所以有结论1时=60分。

很显然,此处我设计了学生熟知的龟兔赛跑游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果只是由教师一味地“给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谈不上主动地参与教学,但如果教师引入有趣的教学情境,那课堂效果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保障学生主动参与

1.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此外小组合作还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在小组里尽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使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的机会。

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当教学“13-9=?”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共同总结一共有多少种方法。生1:“我是这样想的,13的个位上是3,就把9分成3和6,先13-3=10,再用10-6=4,所以13-9=4。”生2:“我是用13-10=3,3+1=4,把减数9看作10,因为多减了1,所以还要再加1。”生3:“我还有不同的办法,我是做减法想加法,因为9+(4)=13,所以13-9=4。”生4:“我也有想法,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如上的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充分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2.通过动手操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动手操作活动是思维的起点,能力的源泉。它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变成有快乐的、有趣的、带有思维形式的游戏。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但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声有色的学具操作,让他们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耳、动脑,实际操作、体验和表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自主参与,他们会倍感兴趣。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要学”。

如,在教学“千克和克”后,学生都对“1千克大约有1个菠萝那么重,1克大约有一枚2分的硬币那么重”牢记于心,但叫学生在物品后填写适当的重量单位时,往往错误率较高,有时甚至还会闹笑话。如,有学生填:1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是35(克),1个鸡蛋约重40(千克)等。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对这些物品实际称一称。于是,我让学生带一些日常生活物品在课堂上称,只见学生都情绪高涨,忙得不亦乐乎,有用台秤称苹果、橘子、梨等水果的;有用天平秤称文具盒、书本、钢笔等文具的;还有的在用体重秤称自己或他人体重的。通过此类操作活动,学生都极大地丰富了感性认知,对物品的重量都能有较准确的判断了。

3.通过开展竞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实践证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的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乐胜、争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等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解题方法最佳的是谁”“比比谁最聪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比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全班比赛,男女同学比赛,小组比赛等,如果教师适当地用小奖品(练习本、铅笔等)奖励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那么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其在今后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数学教学中。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上一篇: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下一篇:试论对服装工艺课教学反思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