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她是“三好女”

时间:2022-05-25 04:19:10

在人们的印象里,她好似一幅固定的画卷:50多岁,身材瘦小,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每天没有挺闲的时候,总是在急匆匆地奔忙中还在想着有什么事情需要做。这就是我的外甥女何艳华,人称她是“三好女”。

儿媳怀孕之后,她每天乘坐公交车,从桥西区的“联强小区”到长安区的“谈中园小区”,为儿媳做合口的饭菜,每月120次的公交车月票不够用。儿媳剖腹产住院,她白天、晚上24小时在床前陪护,儿媳说,只有婆婆在身边,她才放心。儿媳出院之后,何艳华和丈夫干脆搬到儿子家住,与儿子、儿媳、孙女5口人挤在一套不足70平米的两间房里,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她承担起了全家人的家务,至今连孩子的一只袜子都没有让其他人洗过一次。孩子没奶吃,何艳华便每天为儿媳用1个猪蹄配中药煎熬,一次熬制3小时,熬了21天、21个猪蹄,用坏了几个砂锅。她患有胃病和慢性阑尾炎,有时疼痛难忍,因为怕影响照顾儿媳,坚决不接受医生输液治疗的建议。那段时间,本来就瘦小的她体重掉了5、6斤。如今孙女3周岁了,她每天都把孙女打扮得人见人夸,孙女对她格外亲,就连她感冒发烧,孙女也只让她陪着睡觉。儿媳与娘家的母亲同住在3号楼里,楼上、楼下相距咫尺,儿媳却愿意和她这个婆婆挤在一起住,且无话不说。儿媳的母亲既高兴又妒忌地说:“我等于给女儿的婆婆生了一个闺女。” 儿媳夸何艳华是个好婆婆, 3号楼的人们称赞她:“像这样的好婆婆真是少有。”

何艳华在当好婆婆的同时,还尽心尽力地照顾80多岁、体弱多病的娘家老母亲。几年来,何艳华一面照看幼小的孙女,每天还无数次从3号楼的5层,上上、下下,到同一个小区6号楼的2层,去照顾老母亲。她主动对母亲的家务大包大揽,经常帮母亲买菜、做饭、洗涮或者买这买那,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只要母亲有什么事情,她都会第一时间跑到跟前。母亲几次住院,她陪床、做饭,跑前跑后,常常刚从医院回到家里,母亲又让人打电话找她。母亲便秘,她就用手为母亲抠大便。每遇周六、周日,来娘家看老母亲的人比较多,她都会主动去帮忙做饭、做家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毫无怨言。何艳华姊妹6人,在娘家,不管谁有什么需要,她都会热情帮忙,从不计较得失。有人给她开玩笑:“你是学雷锋吧,心里只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何艳华平静地说:“只要大家都高高兴兴,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老母亲看在眼里,既高兴,又心疼,经常对别人说:“我家的华子怎么就不知道个累啊!” 母亲夸何艳华是个好女儿,6号楼的人都说:“像这样的好闺女不多见。”

何艳华的丈夫兄妹6人,他排行老三,婆婆没有工作,40多岁就守寡。何艳华的性格温和、贤惠孝顺,深得婆婆的欢心,是婆婆的主心骨。她从进婆婆的家门至今,每年主动给婆婆购买衣物,从不等婆婆开口。婆婆患了青光眼,托熟人、办住院的事情都是何艳华和爱人安排的。婆婆住院时,何艳华的工作也很忙,而且她的宿舍、工作单位与医院相距都很远,但是她无论自己受多大的苦和累,甚至连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也顾不上照顾,也要想方设法伺候好婆婆。一次,婆婆不小心摔断了胳膊,婆家人电话告诉她之后,她马上赶到婆婆家,一个人带着婆婆到医院。打石膏之后,每周到医院复查一次,都是她一人陪婆婆去,所有费用也由她负担。有医生问她婆婆:“你就这一个女儿吗?”婆婆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儿媳。”何艳华每月除主动多给婆婆生活费之外,每周都会带不少东西去看望婆婆。她对婆家的其他人也是有求必应。有一个妯娌患病,何艳华和丈夫几次到远离市区的一个专科医院,联系安排住院治疗。之后,又让自己的儿子开车去接这个妯娌的父亲,到医院去看望他的女儿。这个妯娌的父亲说:“让你既出钱又出力,这样的好人真是少有。”何艳华对最小的小姑子,从9岁到25岁出嫁,每年至少给买一身新衣服。这个小姑子生孩子时,她6个晚上、8个白天在医院陪护,还帮小姑子做小孩棉衣、被褥。另外两个小姑子也曾经住院做手术,何艳华同样对待。她说:“我这样做也是让婆婆放心,她年纪大了,又心疼女儿,看到女儿有人管,婆婆也高兴,我的困难只好自己克服了。”婆婆夸何艳华是个好儿媳,她的婆家人都说:“像这样的好媳妇实在难找。”

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是儿女的天职,是我们一生的作业。外甥女何艳华身体力行,诠释着做个好婆婆、好女儿、好儿媳等各种角色肩上的责任,她的言行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人。

上一篇:2O3的微波合成及其循环伏安特性'> 剑状Bi2O3的... 下一篇:紫荆花中氨基酸的测定与营养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