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与贡献

时间:2022-05-24 11:20:01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做记者要善于交朋友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诸有钧发表过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和成功的独家报道,他认为采访工作成败的关键是和被采访对象打交道。如果被采访对象接纳了记者,记者就能发掘出所要报道的内容,精心组织稿子。他说,自从担任记者以来,采访过的各种人物成百上千,换一句话讲,也就是交了成百上千的朋友。20世纪60年代初,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当时,中国的体育事业还很不发达,中国队夺冠的将士们自然成为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宠儿。诸有钧当时作为中新社体育记者采写了许多有影响的稿件对外播发,受到海外报道的关注。此后,随着对他们经常性的连续报道,他们就成了记者的朋友。当年的体育名将后来有的当上了中国体育总局的领导人,有的成了著名教头,但始终和诸有钧保持着密切的朋友关系。1994年诸有钧调任香港中旅集团副董事长,当时香港乒乓球队的总教练是他曾经采访过的归侨运动员,知道他喜欢打乒乓球,专门送给他一副他自己制作的乒乓球板。这副乒乓球拍诸有钧一直珍藏着。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交朋友,切忌实用主义。诸有钧的体会是要尊重他们,有一些谈话内容虽然很有新闻价值,他们如果不愿公开,就绝对不能公开报道。这样,他们也会尊重你。相互之间的友谊就会与日俱增。

1986年,诸有钧调任中新社美国分社社长,他很快结交了许多台湾新闻界的朋友。1987年的一天凌晨,一位台湾新闻界同行突然来电话,告知蒋经国逝世的消息。诸有钧立即报告了总社,使中新社成为最早获知这一消息的大陆媒体。也在这一年,一位台湾同行问诸有钧,台湾有两位记者想到大陆访问,行不行?中国新闻社能接待吗?诸有钧觉得这是两岸新闻交往中的重大事件,立即同总社联系,并安排了两位台湾记者到大陆的路线。1987年9月15日,在中新社总社的协助下,台湾《自立晚报》李永得、徐璐两位记者终于成行,实现了38年来首次台湾记者到大陆采访的突破,开创了台湾记者访问大陆的先河。

不认同西方新闻观

诸有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中新社领导岗位,在他担任美国分社社长时期,国际上各种思潮包括西方的意识形态、西方的新闻理念都随中国的开放大潮涌入中国,对中国新闻界,包括外宣战线的同志产生一定的影响。

诸有钧在美国工作期间,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对美国新闻界的现状认真观察,所见所闻让他茅塞顿开:在那个号称“自由世界”的国家里,专门司职对华宣传的“美国之音”,全部新闻性节目完完全全是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歌功颂德,没有一篇报道是对美国社会生活的负面报道。它们的庞大开支全部由美国新闻署提供。纽约有一家世界闻名的时报,它对世界各国的报道,批评性或攻击性居多,连篇累牍。为此,诸有钧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事实写道:所谓“新闻自由”,“客观公正”,是以某种利益为前提的。诸有钧在1989年回到中新社总社任社长、总编辑,就经常以他在美国新闻界的所见所闻教育年轻的编辑记者,对外宣传应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保证中新社对外报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继承发扬“中新风格”

廖承志是中新社的主要创办人,他十分重视发挥中新社的独特作用,对中新社的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做出大量十分具体的指示,廖承志是“中新风格”的最早缔造者,是中新社永远的“社魂”。诸有钧长期在廖承志的领导下工作,对廖承志的新闻思想有十分深刻的理解。他经常告诉大家,对外报道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方针,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前提。我们的对外报道,目的就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中国正确的形象,针对少数西方传媒的攻击造遥,要以中国发生的变化和进步的事实予以澄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疑释惑。

中新社是中国对外宣传战线重要的一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已经形成独特的色彩,摒弃面面俱到或者杂乱无章的报道内容,努力精心选择海外感兴趣的题材,呈现给读者。

诸有钧认为,为海外渎者乐于接受的报道手法是中新社的看家本领。人云亦云的报道,千人一面的新闻,不会得到海外受众的青睐。中新社的新闻必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他说:“要求记者采写的新闻,从新闻导语到结尾,通篇都是新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反之,如果我们采写的新闻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印象,也是失败的报道。”1982年冬天,廖承志副委员长接见一批香港同胞,披露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是当时中国领导人首次公开发表这样的谈话,意义重大。诸有钧在采写这则接见新闻时,突出了这个重要的内容。第二天,香港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则报道。

积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

如果说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历史从1991年开始,那么诸有钧参与的两岸新闻交流活动还要向前提4年,因为他曾积极促成了两名台湾记者于1987年到大陆访问,前文已讲述了这一故事。

诸有钧担任中新社社长后,积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使中新社走在开展两岸新闻交流的前列。1991年8月12日,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和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首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打破了冻结两岸新闻双向交流厚达42年的坚冰,开启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首页。

谈到推动大陆记者首次赴台采访,诸有钧深有感触地说:“两岸交流,新闻应该走在前面。”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两岸新闻界同行的认同。新闻是两岸都能接受的东西。我们做新闻工作的跟政治家不一样,我们是两岸沟通的媒介,可以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

1992年11月,诸有钧率领包括著名学者童大林、任继圣、萧灼基等在内的大陆经济学者代表团首度赴台湾访问,并在岛内举办由两岸媒体首次合作的经贸研讨会。

台湾“中国新闻学会”会长楚崧秋在他写的《新闻与我》的书中这样描述当年的活动:“为了使海峡两岸热络的经贸关系和蓄势待发的金融交往,朝着互利和正确的方位走去,台湾《中国时报》特邀请大陆派出经济学人和有关业者,一行9人来台参加为期两天的精致型研讨会。其中担任团长的北京中国新闻社社长诸有钧先生,他的专业虽非经贸,但以其在大陆新闻界的身份和他所主持的业务,仍然欣然率团来访,这无疑可看出主邀与被邀双方都十分重视新闻从业者,在两岸一切交流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可能产生的作用。”

在两岸新闻理论交流中,诸有钧有很多自己的见解:

1.新闻交流应走在其它交流的前面,好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2.大陆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新闻改革也是其中之一,在新闻风貌上正在作出不少改变。

3.自1992年18位大陆记者访台,两岸新闻人员开始迈向双向交流,希望今后大陆有更多的从业者前往实地了解。

4.只要记者能做客观公正的实际报道,就可以普遍增进了解,有益于双方的良性互动。

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台湾新闻业者的认同。台湾学者楚崧秋评价说,“新闻交流应走在其它交流的前面”这一见地,不独与他个人一贯的想法和看法不约而同,而且亦正是两岸希望双方关系真正走向良性发展的人士所持的观点与怀抱的期许。

回首近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两岸新闻界人士积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功不可没,而诸有钧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做出的尝试与贡献值得肯定。

责编:吴奇志

上一篇:一位前辈的外宣智慧 下一篇:应运而生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