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好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5-24 11:09:10

浅谈学好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定位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确,语文素养既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让学生从小学习经典诗文,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好古诗词,对于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感悟经典,传承文化,开启智慧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文学经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也找回了忘却的梦想和沉寂的激情。

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吟诗引句

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是诗文的源泉。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体验,到大自然之中去吟诗观景,就是要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自然界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历代诗人的慧眼彩笔留下许多赞美四季风光的不朽诗篇。在春季,校园里的几棵柳树抽出了新绿的嫩枝,学生们立刻捕捉到了这一春意,吟诵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田野里,学生们望着飞上蓝天的风筝,体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愉悦。在夏季,新荷尖角露出水,蜻蜓萦绕之时,把学生们领到池边观赏,在那蜻蜓站立荷尖的瞬间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惬意怡神。夏日雨后,指点学生们去观赏雨后清荷,微风中吟诵诗句“微风忽然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拾级而上,于萧瑟的秋风中惊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于阵阵菊香中品味“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铮铮傲骨。在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去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

引导学生在广泛接触大自然和观察大自然的情境中去发现美,引用诗句表达美,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强表达效果。

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积累古诗文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古诗文名篇,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三峡》《小石潭记》等,抒发自己豪情万丈的《登幽州台歌》《观沧海》《水调歌头》等,充满哲理性文章的《陋室铭》《爱莲说》《孙权劝学》等。教师可配合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辅读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推荐学习其《后出师表》深切体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情怀,让学生欣赏、背诵,使学生在绚丽的语言中加深理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可效用此法。

为避免遗忘,教师应把所学古诗按教材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归类合并。如有的教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再赏读《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等一系列送别诗,并引导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名句,使学生对离愁别绪有更多的感受。又如将《春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坡羊潼关怀古》、《朝天子咏喇叭》等归并为忧国忧民篇,这样归类辅读,以熟带生,新旧渗透,融会贯通,可以收到系统积累的良好效果。学生会随着年长事更,逐步明之、解之、融于心,就能调度于笔。

四、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引用诗句名言

文章恰当地引用诗句名言能增强表达效果,给文章增添色彩。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引用诗句名言可采用例文评析的方法,即将学生引用得好的例文抄录出来示范讲评,以典型引路。如学生在写《一件好事》一文中,不自觉地在文中引用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既使文章增色不少、又使明晰了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采用提示阅读资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列举一些文章篇目供学生阅读参考。如写《我的理想》可引领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去寻找身边的榜样,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透过古诗文的阅读,他们可感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平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还可采用因文指点的方法,即根据某次作文的具体内容,启发学生在文中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

学生年龄虽小,但老师却不可低估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欧阳修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所表达的向往自由与学生的天性产生共鸣,犹如深谷回声,反响迭起。他们针对学校、家教时弊、发出心底的呐喊,终于写出了《请不要把小鸟关在笼子里》、《金笼画眉我们同情你》等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优秀载体,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记忆的最佳时期,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学滋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让他们受益终生。同时吟诵鉴赏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优秀的品质时时激荡着学生、滋养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精神得以净化、道德得以规范、品德得以高尚,使他们成为富有进取精神,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维持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